X

中华民族实现千年梦想鼓舞世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史、新中国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经过几十年的接续奋斗,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这个源于《诗经》的古老词汇,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在今年完全变为现实。在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世界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是党带领中国人民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建党百年来,数亿群众摆脱贫困,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阔步迈入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奥地利《标准报》报道,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在上海成立时,中国还非常贫穷。如今,如果在北京、上海或深圳漫步,就会发现新车的密度远远高于维也纳。在美丽的中国,人们找不到贫民窟、铁皮小屋和乞丐。餐馆里坐着乐观的一代人,他们都拿着智能手机。如果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可能计划到欧洲度假。西班牙圣巴勃罗大学教授、国际贸易专家恩里克·凡胡尔表示,中共领导了一个伟大的经济转型进程,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经济革命,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在如此短时间内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生活水平提升。尼日利亚《民族报》称,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话普及率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登记车辆只有36.5万辆,很多地区贫穷、沉寂……但只用了几十年时间,一切都改变了。

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党的百年接续奋斗,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磅礴之力,奠定坚实基础。德国《柏林日报》评论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故事之一,正如千年之交时中国领导人承诺的那样,中国现在已成为一个富裕、繁荣的社会。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苏克拉尔表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如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国始终保持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是其他国家需要借鉴的重要经验之一。中国制定的发展规划并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得到了充分落实,逐步推动中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塞尔维亚议会塞中友好小组主席奥布拉多维奇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实现了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发展。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和社会方面在短时间内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找不到相同的例子,中国的进步速度超出西方国家的想象。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表示,中国选择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是一条正确的发展转型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党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就生态文明之基、绿色发展之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易卜拉辛·塞奥表示,我们看到中国在环保领域确定了明晰的方向,并展现出坚定的决心。中国的环保决策向全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国的环保努力不仅为中国人民带来福祉,也将利好全球人民。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债券为世界之最,“中国正向着绿色能源转变,将带来更清洁的能源革命”。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中国致力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生态保护方面力度大、举措实,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前所未有,为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不仅体现在承诺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我们党一以贯之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文化条件。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评论,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引领社会思潮建设。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表示,中国共产党成功改变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状态。在这100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从曾经遭受的耻辱中发展崛起,创造了积极、乐观和团结的局面。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副校长洪风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在发展中融合东方智慧,与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五大建设任务繁重,三大攻坚战更是难啃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事业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当前,我们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不利因素,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让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肯尼亚执政党朱比利党总书记拉斐尔·图朱表示,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祝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奇迹,因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奇迹是不可能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做法是促成中国奇迹的原因。希腊前外交部长、左联党影子内阁外长乔治·卡特鲁加洛斯表示,绝对贫困在中国已经成为过去时,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带给世界很多启发。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认为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匈牙利工人党主席蒂尔默·久洛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经济、科技及军事等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老百姓的事当作最大的事,所以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尼日利亚国际问题专家奥维·拉萨姆法说,中国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保障人民获得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各项权利,“中国共产党想人民之所想,把道路修到最偏远的乡村”。

要从组织上根本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怀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着力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下功夫。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表示,中国共产党显示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力,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保持重要原则的同时,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帮助党前进。近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内部经济发展问题和外部挑战的全面回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表示,在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政府充分发挥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制度优势,全国上下齐心与贫困斗争的故事让他倍受感动和启发。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指出,中国制度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中国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要优于其他国家政府。也门副议长穆赫辛·巴苏拉表示,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保持强大凝聚力的政党,也正是因为有强大凝聚力和良好的治理,中国才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上了一条发展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人民昂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不仅是中国发展的里程碑,也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小康社会”从概念提出到全面建成,40多年间中国走在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造就了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多次访华的埃及共产党总书记萨拉赫·阿德利认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成功的关键。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表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持续连贯的发展理念且善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伊朗前议长哈达德·阿德尔表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在于没有教条地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是成功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先进性、道路启迪性、制度优越性、文化亲和性更加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驶入快车道。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前副议长、社会党全国委员会委员斯托伊洛夫指出,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成就回答了事关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前民主德国领导人克伦茨在《我看中国新时代》一书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希望所在。”南非共产党总书记布莱德·恩齐曼迪表示,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下一步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提供了中国方案,全体社会主义政党都为此感到自豪。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美国《时代》周刊、法国《世界报》、德国《明镜》周刊等西方媒体争相报道中国,一个个封面故事都在转述一个改变世界政治版图的事实:社会主义中国正在世界东方崛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充满活力,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俄罗斯《真理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成就让人们依然相信“十月光芒”。波黑“一带一路”促进与发展中心主任法鲁克·博里奇表示,“历史非但没有终结”,中国还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于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特色道路,令世界惊叹中国制度的优越和成效。

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活力,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表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步履维艰的年代,中国不但挺住了,还成为通往共产主义社会道路上的引领者。今天,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接下来的成就。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也向发展中国家表明,存在可替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案。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的中国现代化,证明“历史的终结”是个伪命题,中国的崛起和21世纪的前20年显示,“历史没有终结,而是站在新的起点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路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的发展经验向发展中国家表明,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只有西方模式一条,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中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拉加德曾以三座桥为喻,形容中国之于世界的角色——“通往世界之桥”“通往繁荣之桥”“通往未来之桥”,称赞我国持续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宏伟目标,任何一个不涉及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规划,都很难谈得上意义重大。而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规划。展望未来,一个中国与世界共同创造的可持续、公平、包容、互利共赢的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验日益丰富和完备,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日本前参议院议员浜田和幸表示,中国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克服不利挑战,在确保社会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的努力和成绩值得尊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和路径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经验。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亚·罗穆阿尔多表示,中国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树立了全球榜样,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和认可,“我们见证了这些脱贫举措提升了人口的福祉,也期待学习更多的中国经验,因地制宜地解决我们自己的现实问题”。

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背后揭示的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这些理念和模式为世界进步与发展带来了有益启示。日中友好协会顾问、东日本国际大学客座教授西园寺一晃表示,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能成为不对外侵略、不搞霸权主义的全世界“第一个和平富强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挥领导作用。乍得前总统代比表示,中国的经验向世界表明,我们可以改变自身地位,可以让一个贫穷的国家变得富裕,中国是成功的典范。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标志性里程碑,也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现代化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选择。正如国际舆论所言,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中国理念、中国道路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的上升是时代潮流、历史大势,“中国号”巨轮定能抵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作者系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