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AlphaGo之父”从游戏迷到远离游戏:孩子玩游戏,父母必看4点启示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介绍”AlphaGo(阿尔法狗)之父”戴密斯·哈萨比斯的文章。

忽然发现,这个集国际象棋大师、游戏开发者、神经学家和人工智能企业家于一身的”天才”,竟然小时候看起来像个沉迷游戏的”败家子”。

哈萨比斯一直以来都想创造一个能够像人类一样学习如何玩游戏,并达到高水平的AI。因此,才有了三年前AlphaGo打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两年前AlphaGo升级版又打败了排名世界第一的围棋冠军柯洁。

戴密斯·哈萨比斯

柯洁对战AlphaGo

从资深游戏迷,到成为专家级玩家,再到远离游戏,在哈萨比斯早年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家庭教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如果你的家里也有一个喜欢玩游戏的孩子,那更要一起来看看。

01玩游戏就要不循规蹈矩

1976年7月,哈萨比斯出生于一个多血统家庭,父亲是希腊裔塞浦路斯人,母亲是华裔新加坡人。他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一弟一妹。

哈萨比斯的父亲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年轻时当过创作歌手,后来开过玩具店,再后来做了教师。哈萨比斯说,”我的父母有点像是那种不受规矩束缚的人。”

正是父母这种不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才让并非科学世家出身的哈萨比斯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家里开玩具店的时候,父母就让小小年纪的哈萨比斯在玩具店里疯玩。哈萨比斯从那些五花八门的玩具和游戏中汲取营养,甚至自己创造一些玩具和游戏规则,带领弟弟妹妹一起玩。后来哈萨比斯说,”我就是这么学会游戏设计的!”

他不仅善于创造,还敢于质疑。大学期间,在一次课堂上,因为对”狭义AI”的教学课程有所质疑,哈萨比斯对身边的同学说,老师是在”给我们洗脑”。结果,他被逐出教室。而这个事情却让他更加坚定了以后要自己创办AI公司的决心。

在哈萨比斯身上,我明白了个道理:一个天才诞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给他创造一个自由的土壤和空间,让他不受束缚地生长。

循规蹈矩的孩子不好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德尔兹认为:循规蹈矩的儿童,长大成人必然为俗物。因为他们非常听话,总是唯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违礼俗、不犯过错;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而且对这样的东西从不表示怀疑,而后又把嫉妒、恐惧和挫折全都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不循规蹈矩,其实是给孩子”松绑”,让他自由地探索、成长和发展。

规矩与自由,不是单选题,两者之间,一定有一个平衡点。身为父母,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给孩子找到这个平衡点,既不过分放纵,又不能扼杀天赋。

02让游戏拉近亲子关系

哈萨比斯从小就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兴趣广泛。像许多孩子一样,他也非常喜欢玩电子游戏。8岁时,他用参加象棋比赛赢得的200英镑,给自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计算机。可是没过多久,他竟然又买了一台新电脑,将它拆开来仔细研究。

如果换了别的父母,看到孩子如此沉迷游戏,可能会大发雷霆。但哈萨比斯的父母不但没有反对,还会兴致勃勃地听儿子分享游戏心得。

“我的父母属于恐惧科技派,都不太喜欢电脑,在家里,我看起来像个异类、败家子。”哈萨比斯说,”当我的父母看到我对某些领域感兴趣时,他们都只是鼓励我,即使他们对那些领域一无所知。”

试问,哪个孩子不喜欢这样的父母呢?

早就有研究者指出游戏的社交功能,无论是插电还是不插电,游戏都可以很快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瞬间提升家长、教师的教育吸引力。

为什么中小学生喜欢玩游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结论是:”超过8成中小学生通过同学或朋友了解到网络游戏信息,因为网络游戏是中小学生交往中很受欢迎的话题,他们非常乐于通过游戏用语来表现自己的玩家身份和对网络游戏文化的了解,并由此体验到群体归属感。”

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游戏并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他们寻求归属感和友谊的重要渠道之一。孩子们总是一边交流游戏,一边倾诉自己的心声。

当今科技时代,孩子玩游戏早就成了普遍现象。父母即便不喜欢,也不要轻易说反对。因为你很可能因此错过一个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绝佳机会。

在游戏的沟通交流中,父母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比如探讨游戏的意义、游戏的伙伴、玩游戏的时间和充钱等问题,就会变得水到渠成,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从而避免了直接对话时的尴尬、对立和抵触情绪。

03让游戏成为通向新世界的窗口

哈萨比斯爱上计算机编程的理由十分简单,他想在游戏比赛中无限地玩下去,游戏术语叫“无限续命”。于是,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

“我爸会带我去Foyles(伦敦最大的书店),坐在计算机编程类书籍的区域,学习如何在游戏中无限续命。”哈萨比斯说。

11岁在”征服”编程之后,他又接触了AI,运用AI编写了一个黑白棋游戏程序,并战胜了他弟弟。

16岁他进入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2岁时成立电脑游戏公司”仙丹工作室”。

29岁时,他游戏公司生意做了一半,由于觉得知识不够用,又重返校园,到伦敦大学攻读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他要为成立DeepMind收集必要的信息,从大脑解决问题的方式中获得灵感。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电脑只是个特别一点的大玩具。但对哈萨比斯来说,这却是通向一个又一个崭新知识领域的窗口。

在打开这个窗口前,我想有两件事情是父母们要知道的。

  • 其一是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就是思考的开始。

哈萨比斯8岁时就在思考两个高难度问题:一是大脑是如何学习和完成复杂任务的;二是电脑是否也能做同样的事。

爱因斯坦说: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也有人说,天才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天才懂得如何思考,而不只是思考什么。

因此,父母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多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判断,也可以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激发并时刻保持求知欲,才能让孩子不断开拓新领域。

  • 其二是让孩子用行动来说话,寻找方法是王道。

思考必须落地才有意义,问题必须让孩子自己解决才会进步。但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人是天生不善于自控和坚持的,更何况是孩子。孩子很容易喜欢上一件事情,同样,也很容易放弃一件事情。

从游戏纯玩领域进入其他领域学习,光有热情和兴趣是不够的,遇到困难和阻碍是正常的,所以,当孩子想要放弃和妥协时,家长要做的不是插手帮助孩子,而是鼓励孩子重新燃起斗志,坚持初心,直到找到解决办法。

当孩子可以独立解决问题时,自信心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更增加了孩子探索和进步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04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世界

17岁时,哈萨比斯领衔开发了一款经典模拟游戏《主题公园》,一发布就销售了数百万份。但是后来,他开发的游戏《共和:革命》《邪恶天才》市场表现却很一般。

主题公园游戏

这让哈萨比斯开始反思。他甚至对大型多人游戏感觉失望,”我从来都无法真正融入游戏,因为虚拟人物看起来傻傻的。他们没有记忆,不会改变,也与环境无关。如果有学习型人工智能,游戏质量就能提升到新水平。”

于是,2011年,他创立了以”解决智能”为理念的DeepMind公司,开发一种叫作”深度学习”的新兴机器学习技术。AlphaGo就是DeepMind的明星产品。

他说,自己的最终目标是:理解时间、黑洞、我们在整个宇宙中的真正地位,把征途放眼星辰大海。

哈萨比斯之所以能跨越游戏的虚拟世界,走向科研的现实世界,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虚拟世界无法满足或实现他的需求,还有梦想。

孩子的心智发育很多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比如成就感、满足感;成人则需要在现实中自我实现。因此,如果儿时可以尽情地体验游戏,那么长大之后就会对游戏失去兴趣,会觉得虚拟的成功是浪费时间。

针对解决孩子”网瘾”问题,深圳某所学校分享过一个经验:邀请孩子们的”偶像”——知名战队的职业选手、知名游戏公司的游戏设计师和游戏策划,来学校进行交流。

一方面,孩子的视野打开了,他们看到了与游戏相关的更大的世界。另一方面,榜样的力量很有效,这些学历、能力和游戏力兼备的”偶像”向孩子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你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只玩游戏是实现不了的。

孩子只有在生活中找到足够有吸引力的事情,有想要达成某个目标的强烈愿望,才能真正远离虚拟,投身现实。

有”互联网之父”称号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评价哈萨比斯是“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之一”。而这个聪明人同时也是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

对于孩子的教育,哈萨比斯说:”我认为,应该鼓励孩子追随内心的渴望,如果他们还没找到,就尽可能多地去探索,直到发现真正热爱的事情,然后尽力做到最好。这样的生活才会幸福、充实。”

所以,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如果孩子真正热爱游戏,那就让他往游戏领域的更高端、更深层去探索和发展;如果孩子不是真正热爱游戏,只是把它当做娱乐消遣或逃避现实的过渡空间,那就帮助孩子找到他内心真正的渴望和热情,并努力做到最好吧。

作者:鱼不见,80后宝妈。岁月不易,世事艰辛,愿用温暖的文字化解心头的冰霜。岁月匆匆,世事变迁,满载闪光的思想踏上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