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读︱刘士永:在殖民与医学交错的经纬之间

17世纪以来的西方殖民浪潮中,疾病因素始终与殖民成功与否紧密相联。因此不论是否视之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医学都是殖民史研究者无可回避的议题。从早期飞利浦·柯定(Philip Curtin)由非洲与拉美帝国经济利益及殖民者保护的角度,开启了近代殖民医学史专题研究以来;乃至于上个世纪晚期戴维·阿诺(David Arnold)和马克·哈里逊(Mark Harrison)等人,借用当时西方流行之底层社会(subaltern society)视角,重新发掘殖民社会与帝国医疗服务间的对抗及共生性。这些先行研究铺陈了后来华人殖民医学史研究的基础,但也令习惯援引西方前沿研究的东亚学者们,不自觉地为其研究设下了诠释上的条条框框。

杨祥银著《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香港东华三院中西医服务变迁(1894-194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

《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香港东华三院中西医服务变迁(1894-1941年)》一书作者杨祥银教授对此等华人殖民医学史研究的潜在局限性,不仅有相当的自觉,而且进一步提出反省:“……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基于对西方殖民医学在整个殖民地社会的传播过程的考察,……显然忽视了殖民地社会的地区差异,……而将整个殖民地社会视为一个西方医学传播的同质空间。”(页27-28)这般省思虽说将全书的写作推向一个史观与史学方法上的高度,却也为作者的论述预设了极高的研究门坎。所幸英属香港,这个仅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地域空间,不至于让地理上的歧异性过于干扰作者的铺陈与论述,甚至更有利于其从中外医疗文化的差别与殖民经验的时间纵深里,淋漓尽致地发挥他对殖民医学与相关权力的理解,终能为当前华人医学史与殖民史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比于西方殖民医学史的研究,华人学者直到1990年代才开始这个领域的研究,但多半却仅将台湾作为主要研究之对象。因此,尽管许多台湾殖民医学史研究十分有趣也颇有见地,但还不至于能从根本上撼动英国殖民医学史——此一西方殖民医学史研究核心的主流论述。仅仅以英国经验作为西方殖民医学史范式,并非毫无问题的。细考从1980年代以来英国殖民医学史的各类发表成果,学者早已发现,过多英属印度的个案才是真正建构该论述的来源。相较于此,1960年代以前诸多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如缅甸、马来亚与新加坡(时合称“海峡殖民地”,The settlement of Strait),与华人社会为主的香港,其实都在后来学界建构英国殖民医学论述的发展中缺席了。

然而,香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实占有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它既是中国窥看世界的门户,也是西方走进中国的庸道。可惜相较于华人学界对于内地中国医学史或台湾殖民医学经验的关注,香港殖民时期的医疗历史,这个混杂了华人医疗文化与西方医学价值的轨迹,却长期地被中外学者所忽视。据此,尤其显现杨祥银能以香港东华三院为例,展现与西方殖民医学史主流论述对话的雄心,确有其慧眼独具之处。

东华三院文物馆

除去导论及结论不说,《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并不走常见亦较为容易的制度史写作模式,而采用“以事件为本、就史料说话”的精神,直探中西医疗体制,尤其是医院医疗(hospital medicine)在西方帝国主义——港英政府控制下的迂回与调适。全书论证之核心集中于第2-4章,以香港东华三院的发展为全书铺陈之聚焦点,引领读者去玩味作者在结论中之大哉问:“(中西医疗)复杂关系背后所隐藏的是……殖民话语(colonial discourse)、殖民权力(colonial power)与空间生产/改造(production or reconstruction of space)之间的互动关系。”(页245)就此话觇之,作者确实有在史料与史释的字里行间,铺梗港英时代医学与殖民经验的交错和交锋经历;藉此展示华人医疗文化面对西方殖民医学压境时,仍具有独特的调适弹性与学习韧度。个人以为作者这些诠释及发现,正是本书给予近代殖民医学史、华人医学史研究者的主要启发。

《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一书改写自作者的博士论文(叶汉明,序),因此尽管结论已做大幅修改,但对现今才有机会展书品味的部分年轻读者来说,由于缺乏香港殖民史的背景知识,以致全书读来可能会有些“见树不见林”的感慨。这实在是作者的“非战之过”,香港殖民史本就是个发展比较慢的研究领域,约莫到2005年前后才有一些稍具成熟的学术著作出现。其中有关近代香港医疗、疾病与卫生史的研究,更是一个相对新颖的领域。

综观目前近代香港医疗、疾病与卫生史的研究成果,大致包含几个主要方面: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编年史、医疗卫生机构史、疾病史、专科服务发展史、医学教育史、医疗传教史与医界重要人物史等方向。尽管这些多半属于比较宏观式的医疗制度史研究,但对于不具备香港医疗史背景知识的读者而言,此等辅助性的知识准备,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本书微言大义的读者来说,仍属十分必要。

就此,两本同在2018年出版,Yip Ka-Che等学者编辑之《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in Hong Kong》(香港大学出版社),以及罗婉娴的《香港西医体制发展史(1842-1990)》(香港中华书局),一并推荐读者作为与杨祥银专著做交叉阅读之用。这三位作者都根据东华三院的个案指出,中医在香港的长期存续甚至是发展,确实导因于港府不干预华人医疗事务的特殊体制设计,得以让自愿团体及华人领袖借着填补西式医疗施政不足的机会,既满足亦保存华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所致。但就个人针对某些章节论述做粗略比较后还发现,像是如华洋医学的矛盾是否仅存于文化面的解释,抑或也有英国治港模式的体制因素?或东华三院的中医治疗是香港殖民医疗体制的补救?还是满足华人医疗文化的现代化施善者?等等这类的问题上,杨祥银的《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都比另外两本香港医疗史专论,对英国殖民医学带有稍微强烈批判之态度。但我也须说明的是,这并就不意味着本书作者对英国殖民医学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举例而言,针对殖民政府如何透过检疫与西式医院,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华人对现代医疗的想象与就医文化等叙述,此三位专家即显示出相当一致性的看法。是以就我一个非香港史专业的读者来说,将三者并列阅读,正巧可以发现在港英殖民时代的当地传统医疗文化及组织,是如何地在医学的普世价值、殖民的差别对待,与华洋医疗习惯的摩擦中,寻找出妥协与桥接的交点——东华三院,这个模仿西方医院体制组织的中医医疗架构。又对于有志从事华人殖民医学史研究的同好而言,三位作者这种华洋医疗经验与制度混杂并存的特殊性与互异之批判角度,更有着启迪后续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亦提供反省当前研究史观与取径提供的立足点。

作为医学史的专业领域,尽管殖民医学史研究迄今没有固定的研究范式,殖民医学内涵丰富的历史进程,仍旧持续地吸引诸多学者的投入。从较为人熟知的医疗社会史到具备专门论述基础之殖民医学史,甚且演进到以STS或后殖民论述脉络中的新/后殖民医学史,体现了东亚与华人殖民医学史仍在年轻锐进的进程中。犹记得当初为杨祥银教授推荐《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书稿时,我仍在台湾任职,而殖民医学史尚为台湾医学史研究者的强项之一;而今再读这本书且为之作评之际,我却已然离开原职且感受到殖民医学史新研究重心移转的可能性。作为一名再读者的我来说,杨祥银所著之《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或许不只是一本以英属香港为个案基础,探究殖民医学与管制权力、中西医交错冲突及融合的专书,也有机会成为打开华人殖民医学史研究新视角、新基地的起身炮。就某种意义来说,研究殖民医学史已超越了研究殖民主义与医学关系的早期命题,更多的是从全球史的角度,判断殖民医学与医疗经验如何成为建构今日医疗卫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再读《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上述的研究意义又再次跃动于杨祥银的字字珠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