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宋楠:综合研判“60式”履带牵引载具技战术及历史定位

在1950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际,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志愿军)开始大规模换装苏式装备。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状态,不允许我军拥有自主研发/制造的重型装甲(轮式)装备。在我人民志愿军北朝鲜作战急需大批量苏式装备时,唯有引进现役装备来提升我军战斗力。

在2020年2月17日,笔者刊发了《宋楠:解放军“大V8”东方红665重型载具技战术分析(实战篇)》一文中,插入了1张关于“60式”履带牵引载具拖拽1门“59式”130mm口径加农炮,在非铺装道路进行机动的配图。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原创撰写及发布对“60式”履带牵引载具技术状态深度解析,禁止任何公众号或网站转载。

伴随我军军衔制的实行,1955年换装的苏式装备几乎与苏军同步。上图中这款型号为“AT-C式”中型履带载具,为苏军在1952年定型并列装,1954年成为人民解放军炮兵制式牵引载具,并在1956年国庆阅兵式中正式亮相。随后,“AT-C式”中型履带载具又成为我军地空导弹部队制式装备,用来牵引“C-75”型地空导弹系统、75kW电源车,并可承载3吨弹药辎重。

“AT-C式”中型履带牵引载具,于1950年代初列装苏联红军,自重12吨、最大载载荷3吨、可牵引自重16吨火炮或履带装备。其使用及战术主要用以牵引中口径与大口径火炮, 诸如152毫米榴弹炮和100毫米高炮等。利用该车底盘改装的变型车有“BM-24T型240毫米口径12管多管火箭炮”等。

上图是“AT-C式”中型履带牵引载具侧向图。清晰可见V-12缸柴油增压发动机纵向布置在驾驶舱内,经过传动轴将动力输出值后部减速器。这种动力-传动布局属于二战时期坦克“前置动力、后轮驱动”的模式。动力舱向前突出、双平头驾驶舱、小轮缘负重轮、平衡轴式半独立悬架的技术特征,决定了“AT-C式”中型履带牵引载具属于二战之后至1960年代(美欧苏装甲技术兵器第二次井喷发展时期)之前带有过渡性质的装备。在苏军装备后2年后,开始出口至中国和多个东欧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即从苏军中退役并由“AT-C59式”中型履带牵引载具接替。

1、“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研发背景:

195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建设在苏联援建支持下全面展开。一汽的大解放“CA-30”系列5吨级6轮越野卡车,首先被用于牵引中小口径火炮。并在“CA-30A”基础上研发原本用于镇压西藏第一次XX打击“ZD”的“64式”轮式装甲车。由于在汽车工业领域落后太多,即便“强行恶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出可靠的重型轮式载具。

196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一汽解放“CA-30A”系列载具被用于牵引“红旗-2”对空导弹,但是用于牵引重型火炮,则有些力不从心了。

59式130毫米口径加农炮自重8.5吨,炮班8人,由CA-30A卡车牵引,射速6-8发/分。最大射程27千米。随后融合了122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榴炮的炮架和结构设计,使得59式的全重减轻了2.1吨,射速提高到8-10发/分。命名为59-1式。

继承了苏军大炮兵主义精髓的解放军炮兵,在1950年代-1960年代列装了大量可被轮式“CA-30A”越野卡车牵引的122mm口径-152mm口径的多款重型火炮。可是轮式载具的牵引能力与整合质量可靠性,并不能满足解放军在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战略方向的全副机动的技战术要求。

1958年,“中国兵器”下属的20X所开始研发解放军第一款履带式装甲车-“63式”(于1963年定型)。

同在1958年,20X所在苏军“PT-76”型水陆坦克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国产化“63式“水陆坦克。

20X所综合“63式”履带装甲车”与“63式”水陆坦克的特点,以“型号牵引”模式研发出“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这款全新的火炮牵引载具,用于满足团/师属炮兵集群战区弹药补给与重型装备(15吨级)牵引的作战任务。

2、“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外观特征:

笔者拍摄的这台保存完好的“60式”实际借用了部分“60-1式”改型履带式牵引载具车体。

事实上,“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后文简称为“60式”)立项于1956年,研发于1958年,由北京20X研究所承担主要研发与样车生产任务。同一时期,20X所承担着研发“63式水陆坦克”的任务。在请示上级主管单位并经批准后,20X所决定采用“技术牵引”模式,研发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最终在1961年2月完成了装备定型任务,并最终命名为“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利用同时期并已初具雏形的“63式”水陆坦克的底盘、悬架、动力和整车架构,通过驾驶舱、车身上半部结构,降低动力输出功率、增加牵引分系统性能而形成的一款全新装备。利用“技术牵引”模式,降低了研发风险与周期。

“60式”长宽高为6117x2600x2618毫米、自重13吨(含绞盘)、搭载一台12160L-1型号12缸4冲程V型水冷散热柴油机、最大行驶速度42公里/小时、最大行程400公里。

备注1:“技术牵引”与“型号牵引”为研发装备(汽车、飞机等技术装备)不同模式。技术牵引以现有技术为基础,经过升级、整合,构成一款全新装备;型号牵引为先确定技术参数与装备尺寸后,再研发相匹配的全新技术。

以下为“60式”部分技术参数:

战斗全重:16吨-17吨

空车自重:12吨(含绞盘)、11.5吨(不含绞盘)

长宽高:6117/2600/3015mm

发动机型号:12150L-1型 12V水冷柴油机

标定输出功率:220千瓦/1600转/分钟

最大输出扭矩:1420牛米

最大行驶速度:48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 400公里

最大爬坡度(满载不牵引)58%

武器口径/型号/数量:12.7mm/高射机枪/1挺

枪弹基数:400发

“60式”的驾驶舱带有典型苏联GAZ66系列越野开车风格。扇独立设定(可从车内手动由内向外开启)的前风挡玻璃、三具独立设定(左中右)前照灯、8幅横向(倾斜)进气格栅的散热器罩,都构成“60式”独特的时代风格。

在笔者看来,“60式”前部造型风格,与80年代-90年代在北京运营的“京一”牌无轨电车有太多神似之处。

备注2:“京一”牌无轨电车,底盘由CA-10A修改而来、引入进口吉斯卡车部分悬架技术、车身结构与“斯柯达”相似。北京市无轨电车制配厂出品。

“60式”前散热格栅可以通过拆卸下方与前保险杠固定的螺栓从驾驶舱分离。因为“60式”采用的是“短平头”的设定,动力舱包含在驾驶舱内,要想对纵向布置动力总成进行大修或整体吊装,就要拆除驾驶舱内的动力舱罩(将连接管路或附件拆除)。

“60式”的前风挡玻璃可以通过车内手动开启或关闭,玻璃通过16颗螺栓固定在风窗框架内。车顶两端安装有转向灯,前风窗框架中央设定了一具手动控制角度的照明灯。

两前风挡玻璃中央上端的架竖格栅处,镶嵌了一具与前照灯可互换的周视照明灯。这具照明灯,通过车内控制扳手进行左、右、上、下转动,起到照明道路和炮兵阵地辅助作用。

“60式”前照明灯采用玻璃材质灯面,可独立更换。笔者拍摄的这台“60式”转向灯并非原车备品,而是由其东风EQ2100系列越野卡车转向灯替代。

全钢制造的前保险杠两端和中央,冲压出脚蹬的凹槽,即可辅助蹬车又可穿入螺栓与钢索,被牵引之用。

上图“60式”侧面特写。“短平头”的前驾驶舱,由1+2人构成(1名驾驶员+2名炮兵班载员),两前门供所有乘员进出。后部货运舱(平台)用来搭载乘员与弹药补给。

从后向看“60式”,几乎不能区分出与传统轮式卡车的区别。履带挡泥板遮盖掉大部分主动轮、货运舱(平台)的挡板可以从上向下翻倒,备用履带隐藏在后牵引钩两侧,独立圆形转向灯左右各一只。

“60式”作为牵引火炮与地空导弹以及其他辎重的履带式载具,后不得牵引系统,带有自锁、弹性减震等功能。隐藏在后货箱下端的双销备用履带在应急时,可由车组人员15分钟内替换。

上图是“60式”驾驶舱右前部特写。如图所示,右前门冲压出“八一”军徽。

“60式”车顶开有两扇天窗,左侧右前向后开启的天窗供驾驶员紧急进入用;右前侧天窗则加装了机枪支架并可旋转360度。

上图是“60式”驾驶舱副驾驶员一侧的自卫用机枪支架与舱口特写。左侧两支架为舱门开启后限位器(开启角度为110度),右侧为机枪支架并设有弹匣支撑系统。“60式”通常都会搭载一支12.7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副驾驶员或开窗射击或在车内隐蔽射击。

“60式”的副驾驶员座椅可以向前翻到,供后排乘员上下车。

3、“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内装特征:

上图是通过开启的驾驶员一侧前风挡玻璃,向驾驶舱内拍摄的特写。全车座椅已经被不知名的美系乘用车座椅替代,原车座椅已经荡然无存。

上图是“60式”驾驶舱内驾驶员席位和相关附件近距离拍摄特写

A:钢制仪表台

B:组合仪表(每只仪表均可单独更换)

C:驾驶舱内的发动机罩(钢制衬套覆盖皮质保温层)

D:左侧履带操作杆

E:右侧履带操作杆

F:换挡杆

G:驾驶员一侧风挡玻璃开始锁具

上图是从副驾驶角度拍摄“60式”驾驶舱特写。作为一款带有浓厚苏式特征的军用装备,内饰没有一丝多余的配置。

“60式”驾驶舱近距离特写

上图是“60式”的仪表台与控制系统特写。虽然“60式”为履带式行走机构,但是在控制上与传统轮式车辆相差无几,只不过方向盘被左右各一的操控杆所取代。离合器踏板最左、制动踏板居中、油门踏板最右,以及手动变速器控制杆的布置,都与传统轮式装备(汽车)相差无几。不过,生产与1960年代的“60式”,转向控制杆、制动与离合踏板甚至变速器换挡杆,都没有任何机械或电子助力系统伺服,操控起来绝对需要一副好身板。甚至在行驶中需要紧急制动时,驾驶员都要站起来深踩制动踏板。

履带式车辆的控制策略为:左(右)侧操控杆向前推,左(右)侧履带前进,反之向后拉操控杆为倒退;如果两侧操控杆同时向前推进或向后拉),为整车前进或后退;一侧操控杆前退或后拉、另一侧操控杆保持不动,整车转向行驶;一侧操控杆前推、一侧操控杆后拉,整车进行原地转向(此时转向半径最小)。

4、“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动力总成技术状态:

上图是,笔者站在货运舱(平台)拍摄的驾驶舱后的主变速器飞轮特写。因为年代久远,部分部件已经锈蚀。

上图是“AT-C式”中型履带载具搭载的发动机特写。因为采用的是动力舱前凸的设计,在打开前部的发动机舱罩后,可以很清楚看到B54-T型12缸V型水冷柴油发动机的散热器、两侧进气道等附件。

“60式”搭载的12510L型系列柴油机,源于苏军使用的B2-54A型柴油发动机,而B54-T型柴油发动机也是从B2-54A型柴油发动机改进而来。B54系列发动机因为试装于自重更小的履带式牵引载具,因此最大输功率为202kW。12150L基础型柴油机从1954年开始研发,1958年定型,原本用于“59式”中型主战坦克。“60式”搭载的12510L-1型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20kW。“60式”搭载的变速箱为5个前进挡1个倒挡的固定轴式结构,主离合器为多片金属摩控片式,转向机构为离合制动式。侧减速器是一对常啮合齿轮。

而12510L型系列柴油发动机,可以说是我军坦克装甲车辆以及部分民用重型卡车发动机鼻祖。12150L型系列柴油机形成了V型12缸机和直列6缸机系列,相应地还发展了V型12缸机和直列6缸机民品柴油机系列。如果没有我军科研技术人员对12150L型柴油发动机的不断改进,就不会在201X年研发成功适用于99式主战坦克的全铝多燃料发动机。

5、“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行走机构技术状态:

上图是“60式”行走系统特写

单轮缘负重轮、诱导轮在前、驱动轮在后、配合双销挂胶锰钢履带,这些配置在50-60年代,算是极为豪华的配置了。

铸造的诱导轮位于前侧,并附带调节履带涨紧功能。由于长时间机动行驶,履带与履带之间的间隙会变大导致,高速行驶或紧急制动时履带脱,因此为诱导轮加装可调节位置的涨紧机构,便于车组人员随时调整履带工作姿态提升机动性。

单轮缘负重轮外被橡胶轮边包裹,降低行走噪音,提升舒适性和履带与负重轮寿命。以笔者使用多年的诺基亚e90个人通讯终端参照,“60式”负重轮的直径大约为0.4米。有意思的是,“60式”在研发的时候,就确定了要与“63式水陆坦克”、“63式履带装甲运兵车”部分备件通用且互换。其中,“60式”负重轮、诱导轮以及主动轮,与“63式水陆两栖坦克”以及仍在服役的“63水陆两栖坦克”改型通用。

锰钢制造的履带接地面覆盖一层橡胶摩擦块,可以起到保护铺装路面、提升行走舒适性,以及延续履带寿命的作用。而几乎同一时间研发的“59式中型坦克”的履带并没有“挂胶”。此后,我军装备的“69式中型坦克”、“79式中型坦克”、“80式(系列)中型坦克”、“96式主战坦克”、以及最新款“99式(系列)主战坦克”也没有标配挂胶履带。唯独在1984年建国阅兵时,首次参加亮相的“69式中型坦克”使用了进口美国的双销挂胶履带(每条履带价值数百万人民币)。此后”99大阅兵“、“2009大阅兵”以及“2015大阅兵”所有履带式装备均采用国产“挂胶”履带。

“60式”的诱导轮在前、主动轮(驱动轮,动力从位于车厢后部侧减速器传递出)在后,6条中尺寸负重轮居中并采用扭杆弹簧系统作为悬架,第1、5、6对负重轮安装液汽减震。

上图是“AT-C式中型履带牵引载具”使用的小尺寸单轮缘钢制负重轮以及平衡轴式悬架特写。小尺寸负重轮自重低,拥有更好的地形适应性,但较短的行程不利于负重轮全寿命周期的延长。从设计优化角度看,含有大量“苏式”风格的“60式”悬架以及行走机构更适合多山地、丘陵等复杂路况下的高速机动。

从上图可清晰看到“60式”的扭杆悬架固定负重轮端的“肘”型固件

扭杆弹簧由穿越车体金属杆横向安装,一端固定在车体侧壁支架上,另一端通过车体穿出,与平衡肘相连,在行驶过程中负重轮的上、下跳动使扭杆扭转,以吸收地面对车体的冲击能量。每一个负重轮都与一根扭杆相连,扭杆数目与负重轮数目相同。扭杆的直径和长度决定着坦克装甲车辆的悬架特性。由于扭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单位体积吸收能量较多、动行程很大(理论上形成总长接近了2倍平衡肘的长度,也就是平衡肘向上和向下的近竖直状态),在车体内所占容积小,工作可靠,不易损坏。

而扭杆弹簧的工作原理与法国雪铁龙ZX系列(富康)后悬架工作原理相同

上图是“60式”全封闭底盘的特写。可见扭杆弹簧与悬架均被厚重的装甲所保护。在“60式”设计之初,虽然考虑到防护来自地雷的攻击,但考虑到作为二线辅助载具,在装甲防护水平上只具备防护7.62毫米口径步枪弹在100米之内的全向射击。

上图是,笔者在“60式”后侧,通过货运舱(平台)与底盘间隙,拍摄到右后主动轮制动蹄鼓特写。与早期轮式载具使用的“鼓式”制动系统一样,“60式”的主动轮也采用“鼓式”制动系统。只不过只在双侧主动轮配置制动系统。

上图是“60式”后货运舱(平台)特写。在驾驶舱与货运舱(平台)之间增设左右各一只120升燃油箱。货运舱(平台)由钢制+木质围栏构成。

“60式”的货运舱(平台)的围板以木质为主,两侧加装长条板凳供士兵搭乘使用

驾驶舱与货运舱(平台)之间的加装了两只120升燃油箱。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拆卸并携带转移。

上图是“60式”货运舱(平台)驾驶员一侧长条座椅收起状态的特写

上图是位于货运舱(平台)副驾驶员一侧尾部围板操作后牵引钩具控制面板特写

“60式”在1961年完成了定型并在此后进行了多次技术升级,其中“60-1型牵引载具”较“60式”的战斗全重降低了0.5吨,提高了车辆的机动性能;传动系统做了较大改进,将金属摩控片改为铜丝石棉衬面结构,提高了主离合器的工作可靠性;将离合器型转向机改为二级行星转向机,增加了规定转向半径,减少了转向功率损失,此外还增加了转向指示灯;变速箱中加装了同步器,减少了换挡冲击,提高了变速箱的工作可靠性,减轻了操纵力;增设加温锅,提高了冬季起动性能;改进气动制动系统,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将蓄电池从驾驶舱内移至车外,使座位由3个增至5个;采取了密封和通风降温措施,改善了乘员工作条件。

“60式”与“60-1式”均发展出雷达牵引车。其中R914B雷达牵引车是由“60式”发展,R421雷达牵引车是由“60-1式”改进而来,其他变形车还有还有D421电缆车、火箭运载发射车。

6、“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载具历史定位:

就在“60式”和“60-1式”成为我军第一代履带式牵引载具时,苏军则持续对“AT-C式”中型履带牵引载具进行深度改进。从冷战初期的“ATC-59式”、“ATC-59改”,至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续生产的“DT-30”。单纯的履带式牵引载具已经转变为,具备通过铰接固定前后车厢的高机动全地形越野运输系统。

而这种介于传统轮式载具与履带式运输装备之间的全地形运输系统,更是被瑞典、新加坡等国家重视。

瑞典Pbv302系列铰接履带运输载具,从1961年开始研发,现在已经形成一整套功能完善的变形车族,并出口至多个国家。

从1960年代只2010年代,我人民解放军在履带式牵引(运输)载具方面的研发不曾停歇。因为意识形态与国家制度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在引进美、欧、日等过先进技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我军科研人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缩短基础材料、加工工艺、技术研发与整车制造方面的差距。

现在,我人民解放军已经对四款不同吨位的履带式运输(牵引)载具进行测试、列装与装备。

从哈尔滨至贵州分布着不少于X家研发、生产此类装备的特种单位

其实,履带式运输(牵引)载具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逐步成为特种行业与作战环境下的专用武器系统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周边安全态势,不同吨级的履带式运输(牵引)载具,首要要具备在地处严寒地区的中国与北朝鲜的国境线(高寒)、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与印度接壤的区域(高海拔)、随时准备横跨海峡登陆台湾岛的南京和广州战区(两栖)等地区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其次,不同吨级的履带式运输(牵引)载具可以承担辎重运输、加装武器基站等丰富的扩展性。

综合此前多方信息源研判,不少于两款不同吨级的履带式运输(牵引)载具,已经装备警戒印度驻训高海拔地区机动部队。

笔者有话说:

间隔50余年,从几乎“一穷二白”建国初期研发并装备“60式”,到现在作为汽车工业大国成建制服役“蟒”履带式运输(牵引)载具。在这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重工业、基础工业以及橡胶、化学、光学、燃料甚至轴承等行业,都在为国防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着最大能量。这50年不仅是我军装备发展至关重要的50年,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迅猛跟进的50年。

由小看到,履带式运输(牵引)载具,并非我军主流装备,即便如此,仍然有数家单位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发展。相信在主流的履带式装甲突击兵器、6(8)轮重型轮式载具等领域的发展成果更加瞩目。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