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邵逸夫为何成功?儿子被绑,他冷静决绝;教育慈善,他永不止步

十二月的无锡,愈发冷了起来,凛冬将至,亦如我此刻的心情。窝在被窝里,百无聊赖地翻着影视集。看着窗外的无锡,真的好陌生。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生活,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或许成年人的不安真的是悄无声息的。就像苏洵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这时,手边的电脑弹出“邵氏出品,必是精品”的弹窗。邵氏…邵逸夫,想想邵逸夫的一生。可不就是苏洵说的这种人啊。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出生于1907年的浙江宁波镇海。享年107岁,是全球在任时间最长的CEO。在家排行第六。人称“邵老六”。来香港后,人们都喊他为“六叔”。毕竟,他所有的成功与努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邵逸夫一家人,本来在上海开始发展。毕竟,上海在旧中国那会儿,可是一个繁华大城市,是当时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而那时候的香港,还没有发展起来,经济水平远远不及上海。

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是当时上海有名的颜料店老板,经营了一家“锦泰昌”的颜料品牌。在当时的上海,名气也算挺大的。邵家在当时也是个大户人家。甚至在生意好的时候,将一家名叫“笑舞台”的剧院给盘了下来。收入更是翻了一翻。但,好景不长,颜料的生意越来越不如从前,邵氏的“锦泰昌”越来越不景气。

桐华曾言“有时候看似是困境,也许只是像蜘蛛织网。蜘蛛结网,看似把自己困在了网中央,可最后被网缚住的是飞来飞去的蝴蝶。”

家境的衰败,就是邵氏兄的们所遇到的蜘蛛网,令人欣慰的是,他们成为了,在网中任意驰骋的蜘蛛,而不是被困住的蝴蝶。

直到1923年,邵氏的家业也随着父亲的离世,而变的越来越衰败。邵家当时所有家业里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这个早已经衰败过气剧院。

但也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剧院,成为了邵氏复兴的关键。

这时候的邵逸夫还是刚刚中学毕业的孩子。都说,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经历了家族事业大起大落的邵逸夫,决定与哥哥们一起开始打拼。乳嗅未干的邵逸夫看到街上耍武术的人周围都是人,便认为,倘若能将“笑舞台”打造成一个笑“武”台是否会有所改变。

邵氏兄弟们便用一决死战的决心,将那仅剩的一幢房子卖了。还将卖房子的积蓄都一股脑子的全部投入了“笑舞台”。甚至全家都搬进了“笑舞台”。

幸运是,他们赌赢了。

在“笑舞台”成功变成“笑武台”时,舞台上的打戏也越来越精彩,台下的人也越来越多。似乎一切都在像大家所想的,慢慢的在变好。邵氏兄弟,似乎并不安于现状。或许成功的商人的骨子就是这样的,总是擅于观察各类商机,总是有着超前思想,提前抓住商机。

在20世纪20年代时,他们发现电影好像特别受欢迎。只要有放映机的地方总会围着一圈又一圈的人,“笑舞台”也成为了“笑剧院”。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于是,兄弟几个凑钱买了一个摄像机,打算自己拍影片。兄弟四个轮番当导演、当制做人。没有钱请演员,家人,朋友就是演员。挣的钱越来越多,后来他们成立了“天一影业公司”。

1924年,由邵氏兄弟编导的《立地成佛》,腾空出世。并且大获成功,虽然这不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但却是全部由华人拍摄出来的故事片。1931年,邵氏兄弟拍摄了中国首部的有声电影《歌场春色》,能片上发声。这在当时,可算个大新闻。可也因此邵氏在上海影业有很多敌人。

于是,邵氏兄弟们便派邵逸夫与三哥,下南洋去宣传自己的电影业。过程可是非常的艰苦。因为当时有钱人都是去西洋留学,有想法后学术人都是去东洋留学,那南洋呢,便是最穷苦的福建、广东那些最底层人民所在的地方。

邵逸夫和自己的哥哥不惧艰险,背着放映机,去遍了南洋每一个小乡村。功夫不负有心,兄弟俩终于在南洋干出了一番事业。在抗战开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百多家电影院和一个大型院线公司。

在抗战胜利后,邵氏几个兄弟又去香港发展。成立了电影界佼佼者的邵氏兄弟有限公司。邵逸夫也与心爱的女人黄美珍结为夫妇。在这之后,邵氏电影公司生产的量越来越大,电影内容也很值得现在那些只顾量不顾质的电影人去学习。

一路还算顺利的邵逸夫,迎来了他人生一个小小的瓶颈。

1964年的时候,邵逸夫的长子邵维明在新加坡住所附近被绑架了。当时的邵逸夫,接到绑匪电话时,正在看样片,他只问了绑匪自己的儿子有没有受伤,这件事是否可以用钱来解决。当他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便挂了电话,继续看样片。

当时的工作人员震惊的看着正在看样片的邵逸夫,狐疑的问邵逸夫:“不需要暂停影片么?”没想到,邵逸夫说:孩子没受伤,说明,绑匪的目的只是钱。既然用钱就可以解决,就说明,这不是大问题。

在整件事件中,邵逸夫仿佛是个局外人,毫不关心。虽然,他付给了绑匪高昂的赎金,孩子也顺利的救回来。但这局外人的表现,不免让人觉得,邵逸夫对待亲情真的太冷漠了。不久后,又发生次子被绑架的事件。

这段时间,关于邵逸夫不管亲人的各种流言蜚语萦绕在邵氏公司天空久久没有散去。

后来又传出,邵逸夫竟然将他的孩子们一出生就跟在自己哥哥邵仁枚身边,父子很少见面。理由是,孩子跟在父母身边容易被宠坏。自己只身去香港打拼。

这样,更加让人们觉得他是个无情的工作狂。

直到邵逸夫的孩子们都来香港参加了邵氏的工作,并且持有股份,再后来邵逸夫的两个儿子长居新加坡,在那里打理邵氏家族名下的商厦及住宅,对父亲的影视帝国无接手的兴趣。作为父亲的邵逸夫也完全尊重他们的意见。这些谣言才不攻自破。

这件事让人们对邵逸夫的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一个无情的,眼里没有亲情的工作狂;有人说,若不是,邵逸夫如此的冷静与决绝,他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事实证明,邵逸夫的行为是正确的。毕竟提到香港影视圈,不得不提他这个曾叱嗟香港TVB的大人物,邵逸夫

邵逸夫取得成功的原因,当然和他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关系。每天都不停的看影片,任何突发情况都不会打断他。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之前的那段“冷血工作狂”。倘若,没他这么没日没夜的筛选影片。“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也不会如此深入人心了。

可见只要有所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呐

不知不觉中,电视业在悄悄的发展,邵氏兄弟的超前思想再一次出现。他们开始投资无线电视,也就是TVB。成为了无线电视的最大的股东。甚至在邵逸夫的领导下,香港无线的明珠台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华人电视台。

这些成就足以证明,邵逸夫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且也是一个大慈善家。1973年建立了邵氏基金会,1977年拿出600万来兴办香港艺术节,1985年开始,陆陆续续的向在内地捐资助学累计达32亿多元。无数学生因此而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2005年11月20日,他成为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中华慈善大会”首批“中华慈善奖”得奖者之一。他的行为让支援教育善款的雪球越滚越大。

除支持大陆教育外,邵逸夫早年也在香港捐款也很多,如今也有多个大学校园均能见以他为名的建筑,像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就是80年代他捐出1.1亿元而兴建;理大的员生楼及体育馆、浸大的逸夫校园等都是以他命名。打开地图,输入逸夫楼便发现,逸夫楼真的是遍地。

邵逸夫所从事的慈善事业,并未止于教育领域。每每遇到自然灾害,邵逸夫也总是毫不吝啬参加灾后重建。2008年,汶川大地震三天之后,邵逸夫夫妇在得知灾情后,立刻捐款1亿港元。2013年4月22日,邵逸夫夫妇再次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

1985年,邵逸夫曾捐赠1000万港元给中国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工程,保护了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在退休后,还将自己大部分股权馈赠给慈善教育机构。2014年,这个传奇的商人在107岁高龄时,在家人们的陪伴下功德圆满的毫无遗憾的离开了世间。

想着邵逸夫曾经的光辉年华,觉得这些或喜或悲的经历或许都给了不同人不同的感受。告诉陷入困境的人,不要焦急,多观察一定会找到其他出路。

告诉刚成功的人,不要轻易满足,一定要有进取心,相信自己可以拥有更大的成就;告诉已经成功的人,自己身上责任重大,利用自己所有力所能及的能力去帮助更多人。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

文/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