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债券通”上线五年来,运行平稳高效,为内地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和开放、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
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债券通”五周年论坛暨“互换通”发布仪式上公布两项新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一是启动香港与内地的“互换通”,二是建立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常备互换安排。
“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发展,是中央既定的大政方针,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潘功胜表示。
什么是“互换通”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债券通给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成本较低的参与中国债市的渠道,同时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随着中国金融开放步伐加快,债券通扩容空间很大。”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2017年7月3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正式开通。5年来,“债券通”运行平稳高效。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总量以年均约40%的速度增长,目前持债总规模约3.7万亿元。
具体而言,“互换通”是在“债券通”的基础上,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连接,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一项机制性安排,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互换通”是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交易推出的产品,通过“互换通”,人民银行持续推动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稳步开放。
从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来看,自2006年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以来,人民币利率互换作为主要品种,经过多年稳步健康发展,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主体日益丰富、风险管理功能有效发挥,2021年成交21.1万亿元。
“利率互换产品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衍生品工具之一,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管理利率风险,同时,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促进金融市场价格发现,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光大银行宏观金融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
在保证交易秩序和控制市场总体风险方面,“互换通”采用报价机构交易模式,发挥报价机构稳定市场的作用。参考沪深港通机制,初期实施总量管理,在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的同时防范市场风险。
其次,“互换通”强化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间的风险管理安排。综合考虑国际上金融衍生品交易、清算结算、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将电子化交易和中央对手方清算相结合,制定稳健合理的系统连接安排,确保“互换通”业务严格遵守宏观审慎原则,全环节多层面采取风控措施,重点防范跨市场风险溢出,织好防护网。
最后,深化监管合作。人民银行将与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等部门保持紧密沟通,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并在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方面进一步密切合作。
怎么买?谁能买?
遵循“债券通”的先例,“互换通”初期也先从开通“北向通”开始,即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境内投资者参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南向通”将在未来适时研究扩展。
专家表示,“互换通”初期开放的是北向通项下的利率互换,将在6个月之后上线。
在交易模式方面,“互换通”也有两大创新,一是境内外投资者可通过相关电子交易平台的连接开展交易,不改变交易习惯。同时,“互换通”创新了衍生品清算机构互联模式,由两家中央对手方共同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利率互换的集中清算服务。境内外投资者可在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和集中清算。
“在不改变境外投资者交易习惯的情况下,可以基于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既可以买卖境内债券,也可以进行汇率和利率风险的套保,从而锁定债券收益。”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志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互换通扩大了央行与香港的货币互换协议的配额,提高离岸人民币供给有助于稳定币值,也是继续金融开放的信号。利率市场的互换通将为国际债券投资者提供在岸对冲工具,可降低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有助于稳定外资信心。”王丹对记者表示。
吸引境外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而言,“互换通”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在境外投资者更多涌入中国债券市场的当下,如何利用外汇期货交易,同时确保外币资产或外币负债的价值不受或少受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也是进一步吸引境外投资者的方面。“互换通”将与“债券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方便持有内地债券的国际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
王志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更多是投资于国债或者政策性金融债,信用风险较低。因此从交易角度,他们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套保渠道和工具足够丰富,境外投资者才能更放心大胆地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在汇率风险方面,这几年已经不断放开。而本次拟推出的‘互换通’业务,正是在利率风险方面给予境外投资者提供的套保工具。”王志毅说。
同时,在此时发布“互换通”服务,不仅可以继续深化与香港的务实合作,同时也将稳步提升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冰鉴科技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国际金融报》表示:“近些年,东南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业务也紧随其后,蓬勃发展,特别是新加坡,大量金融机构在新加坡设置地区总部或者分支机构,一些超级富豪也开始选择新加坡作为财富管理地点,这对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如果没有内地支持,香港很可能被新加坡取代。”
“互换通的开通,有利于境外资本更加方便快捷通过香港投资内地银行间衍生品交易市场,也有利于境内资本通过香港投资全球,这将带动银行、私募基金、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香港设置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进行资产配置、财富管理,从而有利于保持香港金融市场的竞争优势,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王诗强指出。
潘功胜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扩大开放是实现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的强大推动力,也是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之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和独特优势,是内地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梁,也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先行先试”的重要试验场。
“近年来,国内持续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稳慎推进金融业对外双向开放,让市场主体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发展。”周茂华表示。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