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面对面丨宁可变卖大厦 也要支持厦大 陈嘉庚长孙追忆祖父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建校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作为该校创办者“华侨领袖”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在校庆大会上致辞,追忆祖父当年的选择。

视频加载中…

白手起家成“橡胶大王” 回乡捐资兴学

1874年,陈嘉庚出生在福建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也就是今天的厦门市集美区。1890年,16岁的陈嘉庚告别家乡,只身下南洋投奔在新加坡开设米店的父亲,凭借着诚实守信以及敏锐的商业头脑,陈嘉庚用20年时间成为南洋最大的橡胶生产和制造商,名副其实的东南亚华侨巨富。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陈嘉庚开始在家乡兴办教育,他出资创办了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在内的十多家学校,这些学校统称“集美学校”。

陈立人:南洋百分之九十多的老外都会识字、读书看报,我们中国人过去有些好吃懒做,有些变成赌徒瘾君子,很多不认识字,怎么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学校读书,知书达礼。

记者: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是最需要工夫的,从幼儿园开始打造教育体系把它打牢,这是一个多大的工程?

陈立人:一个非常难的工程,要禁得起时间的考验,一天天慢慢摸索,一针一线慢慢缝制好,一步一步把路走好。

既为国家强盛之未来,也为家乡学子之教育完整,陈嘉庚决意要在一片荒芜中开辟一所大学。1919年,他从新加坡回到祖国,要为家乡建一所大学,他承诺将为此捐资400万洋银,其中当年捐出100万作为厦大的筹办费用,另外300万分12年付完,作为厦大日后运行的日常费用。当时一户普通的五口之家维持基本生活的开销一个月大概只要两三元,这400万洋银,无疑是一笔巨资,这也是陈嘉庚的全部实有资产。

记者:1919年那段时间很动荡,400万银元是全部家当了,他为什么不自己留着,而是把这些钱全投回来?

陈立人: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所以外人跟他说他都不会听,就想一定把事情做好。我爷爷想,如果我不建这个大学,这些小朋友念完中学是不是每人都有钱往北去念大学?他当年就撑着一支拐杖,后面跟着六七个人天天那么走,一点一点讲我要建一栋什么样的楼,从这里到那里中间要放多少根柱子,你给我在这里做一个楼梯上去,就这么做。

历经3年艰难的建设,1921年厦门大学终于建成,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吃稀粥 佐以花生仁” 举债维持集美和厦大

厦门大学建成后,鲁迅、林语堂、顾颉刚、孙伏园等著名学者纷纷南下到厦大任教,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半个北大”都来了厦门,厦大朝着陈嘉庚所预期的方向发展。然而,20世纪30年代世界动荡,陈嘉庚在国外的生意遭受重创。生意收缩,入不敷出,陈嘉庚不得不靠举债来维持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的运行。亲友曾劝他,削减汇给厦大的经费,但他却说:“我吃稀粥,佐以花生仁,就能过日子,何必为此担心”。到二战前夕,生意愈加萧条,陈嘉庚开始为教育而变卖家产。

陈立人:爷爷住的房子边上有两栋,一栋给我爸爸,另一栋给我叔叔,后来生意箫条的时候全部都卖了,除了还债,爷爷把所有的钱都寄回来用作学校开支,担子很重。

1937年5月,在独立支撑了16年后,陈嘉庚已经再无财力支持厦门大学的运行,他致电时任福建省省主席的陈仪和教育部部长王世杰,没有提到任何的回报,只是反复强调办好厦大的重要性,就这样,他将付诸自己半生心血的厦门大学,无偿捐给国民政府,改为国立厦门大学。

抗日救亡  坚信“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将厦门大学捐赠给国民政府之后,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嘉庚义无反顾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他领导南洋华侨,为祖国抗战募集巨款,甚至在重庆投资设立制药厂直接为前线供应药品。

陈立人:我觉得爷爷是一个相当顽强的人,他认为这件事情比大学还要重要,是为了整个中国,甚至是延伸到为了东南亚的所有中国人。他自己主动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按照他的想法,“如果我不一马当先,谁会跟着上?”

记者:他就想尽办法帮助这个国家解决问题?

陈立人:对,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包括移民到东南亚的都是一家人,都希望为国家付出多一点力量帮助国人。

滇缅公路是当时向国内运送物资的唯一通道,但能够修理汽车的机工不足,影响了运输的效率,陈嘉庚在南洋举行巡回集会,亲自登台发表动员演讲,到1939年共有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响应号召,冒着枪林弹雨驾驶汽车将来自全世界的援华物资,源源不断送入国内。1940年,陈嘉庚还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亲临重庆抗战前线进行慰问。也就是这次重庆之行,让陈嘉庚看到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国民党政府的官员却在重庆过着腐败、奢靡的生活。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他冲破重重阻力去了延安。

陈立人:他见了蒋介石以后,一直说我要去探望一下毛泽东,国民党就说你去那边很辛苦的,就想阻拦他不要他过去,但爷爷是一个非常坚决的人,说我一定要过去看,我才能够做出一个比较,哪方面比较好。后来爷爷到了延安跟毛主席一起吃晚饭,有一个小兵拿了一封电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就问那个小兵吃过晚饭没有,小兵说没有,然后毛主席就留小兵一起吃晚饭,就这一个举动打动了我爷爷。他觉得共产党这边,毛主席带头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他就坚定了要留在这边。

穿着缝缝补补 向子女募捐 他是“抠门”爷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国庆庆典中,75岁的陈嘉庚登上天安门城楼。自此之后,他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再也没有离开祖国,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务。上世纪五十年代,陈嘉庚回到家乡,亲自主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修复和扩建工程。

晚年生活,陈嘉庚更加节俭,他给自己立了要求,每月的生活费不超过15元,其他的全部捐出。陈嘉庚不在乎物质的享受,自己的衣服、鞋子,包括使用的雨伞,都要打上补丁一直用。除了自己省吃俭用之外,陈嘉庚经常还向自己的子女募捐,陈立人仍记得当时的情景。

陈立人:五十年代这里经过一个很大的台风,爷爷就写信回去给我爸和姑姑,跟他们要钱维修。当时收到信后,我们全家就开会,就讨论钱怎么汇过去,当时汇钱不是容易的事。

1961年8月12日,87岁的陈嘉庚在北京病逝。临终前,他将自己最后的300多万财产,全部捐为集美学校的校产。据不完全统计,他总共捐出了近一亿美元的钱款和物资,用于资助祖国的教育发展。直到今天,“嘉庚精神”仍是一面旗帜,激励全世界的中华儿女,爱国报国、生生不息。他用脚步丈量过的厦门大学则是中国公认的最美大学。

制片人丨张士峰

记者丨董倩

策划丨黄瑛

编导丨王惠东

责编丨王枫

编辑丨张宏飞 黎佳易

摄像丨王忠仁 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