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斐然 专家:加强研究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取得了众多可观的成就,推动了沿线国家间的交流与发展,提高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水平。近日,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教授在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讲座上不仅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就,也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杨恕从国际反响、项目合作和贸易投资三个角度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取得的成就。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了国际积极响应。已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18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签署范围自亚欧大陆拓展至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另外,联合国已通过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意大利决定参加“一带一路”建设,是第一个参与的七国集团成员,英国、瑞士、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和政府部门都有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迹象。

第二,合作项目取得示范效应。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框架,推动一批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巴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等建设顺利推进;铁路建设方面如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竣工通车,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建设稳步推进,雅万高铁部分路段已经开工建设;港口建设方面,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科伦坡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建设运行顺利,阿联酋哈利法港战略合作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缅甸皎漂特区项目谈判持续推进。航空合作方面,中国已与45个沿线国家实现直航,共有37个沿线国家的90家航空公司运营至我国52个城市的定期航班;中欧班列方面,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3个城市,已实现“去三回二”,重箱率达85%;在园区建设方面,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成为“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典范;能源合作方面,中缅原油管道投用,中俄原油管道复线正式投入使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按计划推进。

第三,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扩大。五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年均增长7.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5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9.2%。同时,我们还不断放宽外资准入领域,营造高标准的营商环境,吸引沿线国家来华投资。自贸网络建设不断扩大,目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正在形成,我国已经与巴基斯坦、新加坡等13个沿线国家签署或升级了5个贸易协定,还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定,与俄罗斯完成欧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联合可行性研究。

中亚国家间关系不睦使得地区合作水平低。多年来,不稳定已成为西亚多个国家的常态,直接影响地区发展,也会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阻碍。

中亚—西亚间的经贸交流存在低谷。“除了中亚国家与土耳其联系稍多,中亚与西亚在互联互通、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并不紧密。这主要表现在中亚与西亚之间交通运输线路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相互之间贸易额小,产业结构单一,贸易结构相似,贸易便利化水平低等。”杨恕提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新疆要成为“重要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教科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但是新疆存在发展条件欠缺的问题。杨恕说,新疆GDP仅占国内经济总量的1.3%,新疆外贸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0.5%,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在外贸方面主要从事转口贸易,对境外的经济辐射能力很低,使得其优越的地缘条件难以发挥。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杨恕给出六点建议。加强对“带”与“路”关系的研究;加强对六大经济走廊之间关系的研究;加强对中—吉—乌铁路的研究;加强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研究,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最少;深化对提高中欧班列经济效益的研究;深化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提高对“一带一路”的宣传水平特别是国际宣传水平,要更多关注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杨恕总结道,“对“一带一路”这一有着巨大合作空间的建设来说,五年只是一个开始,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规划。任何急于求成、不实事求是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只有不回避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来源:中国贸易报记者 林畅 实习记者 王曼

投稿/建议:geyan@ccpi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