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店屋,建筑里的新加坡近代史

街道两旁成排的店屋

散发着浓郁的亚洲传统和文化气息

也见证了上世纪星洲被殖民的历史

城市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变化

店屋(shophouse),是新加坡最有南洋特色的老建筑,名字来自于“下店上屋”的建筑功能,通常一楼是店铺,二楼和三楼是民居。广州的传统建筑骑楼便是源于店屋。

乌节路上的马六甲风格店屋

这种建筑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彼时,自由贸易的政策吸引了很多人来到新加坡,但主要是英国人在做开发。按照管理殖民地经验,英国人把当地不同种族划分为不同片区,中部的大片土地留给了欧洲人,而边缘地区分别划出中国人、印度人和马来人的小片居住区。

华人下南洋

总督莱佛士造就的“混血”新加坡

在早年狭小而拥挤的华人社区中,“临街”店铺是珍贵的商业资源,同时又要解决商人、工人和移民的居住问题。

看到这一情况的英国人莱佛士担任苏门答腊岛的总督期间,为其制定了“蓝图”,开始规划出新的街道,在街道两旁建设整齐狭长的联排房屋,同时规定了店屋的建筑标准,如楼层高度、地基材料、牌匾位置等等。

英属东印度公司的雇员莱佛士担任苏门答腊岛的总督

其实当时在英国人开发新加坡时,马六甲海峡的真正主人是荷兰人,因此阿姆斯特丹建筑风格“瘦民居”,对新加坡店屋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新加坡热带气候天气炎热多雨,且需要建设临街商铺,所以经过一番设计,出现了店屋这种新的建筑形式。

按照规定,店屋的临街面要留出五英尺(5 feet)的公共空间,也就是著名的“五脚基”。为了预留五脚基,店屋的一楼后缩,只留下两根柱子来支撑上层的楼房。各家店屋的五脚基相连,成为连续的走廊,从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在炎热多雨的热带,走廊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雨,成为不受天气影响的商业通道。

虽然店屋的正面狭小,但店屋有内部庭院和敞开的楼梯间,也有采光和通风用的天窗,为幽暗的室内空间带来光明和新鲜空气。

牛车水街头

五脚基成功的解决了当地的气候问题,因此被大量效仿。就连没有强制规定的乔治城和马六甲也开始广泛使用五脚基。而从南洋返乡的华人,也在华南地区建起类似的骑楼。

不同种族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口味,装饰出形式各异的店屋,不同风格的元素甚至会混搭在一起,共同装饰同一间店屋,留下别样的混血魅力。

中式巴洛克

早年的店屋,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

男主人在一楼的柜台上卖货,妻子在厨房准备晚餐,孩子们在楼上踢踢踏踏,隔着窗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在早期鱼龙混杂的华人社会中,店屋见证了华人生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风格变迁:建筑里的新加坡近代史

因建造年代不同,店屋展现的建筑风格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风格的店屋呈现出极简主义,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到了1930年代,过渡时期和装饰派艺术风格时期,屋主则喜欢在店屋立柱和拱门上装饰华丽瓷砖和饰物,大胆使用色彩和花哨的瓷砖,并巧妙吸纳中式、马来式和欧式建筑元素等;再后来,建筑的风格呈现出多元文化的融合,既有质朴优雅风格的一面,也有精简的现代魅力。四五十年代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广泛推行,令建屋变得更坚固、方便且便宜,但店屋因此而变得现代而单调,越发失去了个性。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巧妙融合的画面——中式的贴片中楣和蝠翼状通风口,配搭以马来式的木制回纹饰、法式的栏杆窗户、葡萄牙式的百叶窗和古希腊科林斯柱式壁柱。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新加坡独立后,店屋突然变成了落后的象征,人们迫不及待地住进了整齐划一的组屋,店屋被整栋整栋地拆除,变得日渐稀少。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

李光耀祖居

八十年代的新加坡,虽然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这座制造业发达,满是银行和跨国公司的现代都市,却失去了其特有的魅力。曾经急着告别过去的新加坡人这才惊醒过来,想起要保护所剩无几的店屋。在政府的强力政策下,店屋得到全面的保护——新型建筑材料替代了脆弱的木结构,现代化的排水和空调设施也被引入店屋,墙面上被替换上了清新的颜色,各色装饰也翻修一新。

现在,如果你去新加坡市中的黄金地段逛一逛,仍然能看到这些历史悠久的房屋(据统计目前新加坡仅有6500座店屋),改造后的店屋聚集了不少情调餐厅、咖啡店,但也保留了传统建筑特征:

陶土连锁瓦、均匀分布于立面的法式百叶窗、华丽的成型灰泥装饰,并带有宽度一致的、带遮蔽的“五角基”连廊人行道……

法式百叶窗

游客们流连于此,无论是拍照、购物、享用特色美食,店屋都是狮城必打卡的旅游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