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5年没买新衣 宁迟到也不搭德士,80大寿慷慨地捐8万

无论去哪里都搭巴士和地铁、几乎不到餐馆吃饭,甚至过去5年没买过新衣,保安员省吃俭用多年,去年在庆祝80大寿时,却慷慨地捐出8万元(约24万令吉)善款。

育有两名孩子和3名孙子的保安人员戈文丹,目前与妻子居住在裕廊西的4房式组屋。他说,自己不认为需要奢侈过生活,而是应该“了解金钱的意义,用在帮助他人身上”。

今年81岁的戈文丹,目前担任私人公寓保安员,一星期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坚持搭地铁上下班。 “就算我要迟到了,也不愿花费20元(约60令吉)搭德士,我觉得这太浪费了。”

戈文丹几乎只吃妻子煮的食物,若出门用餐也只选择在小贩中心或咖啡店。他唯一纵容自己花钱的地方,只是每年出国旅行两三次。

跟车员尽力助人 10年来每月坚持捐款

尹女士过去10年来,每月捐出八分之一的薪水,给西北区善心100俱乐部

月薪800元(约2400令吉)的校车跟车员过去10年来,每月坚持从薪水捐出100元(约300令吉),同时进行各种大小捐款,希望尽一分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58岁的尹女士是武吉班让第六区居民委员会的副主席,经常在老人院和社区活动做义工。

她在西北区善心100俱乐部(Club-100 @ North West)2008年的推介仪式上了解到善款的用途,决定尽一分力,每月定期捐款,让区内有需要的老人和低收入家庭等能获得食品购物券等援助。她也不时捐钱给慈善机构、教会和庙宇等。

尹女士与在船厂工作的61岁丈夫育有一对儿女,27岁儿子与他们同住在武吉班让政府组屋的5房式单位,25岁女儿则已婚,搬到武吉巴督的政府组屋居住。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同时也是公务员。

尹女士接受媒体《海峡时报星期刊》访问时说:

“我已经把孩子养育成人,不觉得他们需要我的帮忙来买屋子。相反的,我认为社会上有很多人,包括老人、弱势或残障人士更需要我的帮助。他们大多数无依无靠,所以才需要从福利组织获得援助。”

退休工程师以父母名捐款

莫先生捐出200万新元善款给陈笃生医院社区慈善基金

退休精炼厂工程师莫先生(73岁)两星期前以父母名义,捐出200万元(约600令吉)给陈笃生医院社区慈善基金。

他说,父亲向他灌输施舍的精神,并且也在上世纪50年代,捐款1000元给同济医院。

“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慷慨的人。我只是想当一名好公民,毕竟我一生都很幸运,也有足够的钱生活到90岁。”

莫先生的父母在80年代过世后留下一笔财产,而他把钱投资在股票和股份上长达18年。

去年7月和今年1月,他因肌肉无力入院治疗,当时身体非常虚弱,他一度还认为自己“时辰已到”,但最终挺过难关,恢复健康。

莫先生育有一对儿女,两人都已婚。他说:“我已经完成一名做父亲的责任。我供他们上大学和帮助他们买政府组屋,也认为他们应该自己赚钱,而我应该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