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来源:人民日报

在菲律宾马尼拉,孩子们身着可再生材料制作的服饰参加“儿童游行”。新华社发

德国柏林一处儿童游乐场内,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本报记者 李 强摄

在新西兰黑斯廷斯,孩子们在花车吹出的泡沫中嬉戏。新华社发

在丹麦比隆儿童图书馆内,孩子们正在看书。资料图片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旨在推动全球各地更好地把儿童福祉融入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很多城市在规划建设和治理中,越来越重视儿童友好的理念。站在儿童角度审视城市发展,不仅体现出对儿童成长需求的重视,而且将为城市带来更多活力和创新力

德国柏林

更好地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本报记者 李 强

在德国考驾照,教练总会反复向学员强调:注意画有儿童嬉戏图样的指示牌。看到这个指示牌,表示附近有儿童游乐场所,车速必须降至5公里/小时以内,否则会直接判定不及格,这是当地驾照考试最重要的考点之一。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对儿童安全的重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在德国,儿童游乐场数量很多,需要定制专门的指示牌。

在德国,提供更多更好的适儿化基础设施,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社区的主要任务。其中,儿童游乐场是重要的抓手。

根据《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规划手册》,游乐场和儿童友好型公共和绿地空间能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空间创造了互动机会,建立了儿童、看护者和城市环境之间的亲密连接。

以首都柏林为例,该市于1995年通过《儿童游乐场法》,明确将儿童游乐场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柏林总人口有364万,儿童游乐设施建设按照常住居民人均1平方米的目标展开,每年柏林市政府都要向市议会提交相关建设进度报告。目前柏林各级政府已投资建成1858个公共儿童游乐场,占地面积332万平方米。

这里的“儿童游乐场”,并非需要购票游览的大型游乐场,而是在社区和街道公园里开辟空间,铺上沙子等柔软材料,并布置秋千、滑梯、跷跷板、攀爬架等儿童运动游乐设施。

为了保障儿童安全,德国早在1976年便出台了首个针对公共游乐场设施的标准,此后还专门制定了《儿童活动器具和儿童活动场地地面安全规范》,对儿童游乐场设施的材料、强度、规格等进行严格规定,设施扶手的粗细程度、开口直径、跌落高度和空间等均有详细的数据规范,甚至连覆盖游乐场地的沙土也有定期维护的要求。正是因为这些严格的标准和法规,游乐场里,家长基本无需时刻盯着孩子,大都是坐在远处聊天,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在老龄化问题突出、噪声管理非常严格的德国,孩子玩乐的声音难免会带来扰民问题,很多人会因此诉诸法律,抵制类似游乐场、幼儿园的建设。但为了更好地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德国政府修改了《联邦污染控制法》,将儿童嬉闹声从噪音污染中去除,避免了类似的诉讼纠纷,为推动儿童游乐设施建设、维护儿童游乐权益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保障。

德国政府发言人塞伯特表示:“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对儿童友好的国家。我们愿意接受孩子的一切天性,包括喧哗玩耍、嬉笑打闹。”

此外,在游乐场建设过程中,“德国儿童友好社区协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方案的制定和管理者,该协会常常邀请孩子和家长一同参与制定规划方案,并将这些意见反馈给专业设计师。设计师则根据不同街区情况和需求因地制宜,避免了千篇一律,增加了游乐设施的针对性和丰富度。

形态各异、数量众多的游乐场所,也催生了专门为儿童游乐提供服务的民间平台。在柏林,很多有小孩的家庭会经常登录一个名为“儿童轻松”的网站,输入街区或是邮编点击“搜索”,就会出现附近儿童游乐场的清单,上面不但有游乐场的设施介绍、适用年龄,还有趣味程度评级等,家长可以根据相关信息为孩子们寻找喜欢的游乐场所。

除了游乐场,“儿童轻松”网站还提供适合儿童的运动场馆、博物馆、图书馆、天文馆、艺术工坊、趣味课程等诸多服务信息。同时,网站还搜集各类活动信息,家长可以使用RSS订阅功能,选择参加感兴趣的活动。疫情防控期间,网站还联合民间儿童机构,共同开发了一系列居家亲子互动活动,如在客厅搭野营帐篷、在浴缸里涂水彩、用激光手电玩逃脱游戏、制作黏土模型、种植花朵草药等。

正是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柏林在适儿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诚如柏林市政府的口号:“与孩子们一起游览柏林,对整个家庭都是一件趣事,柏林是一座儿童友好城市!”

丹麦比隆

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中学习

本报记者 任 彦

今年暑假,读小学五年级的托马斯和父母一起到丹麦小城比隆度假。他们一家和本报记者住在布鲁塞尔同一栋公寓楼里,听其母亲介绍,去年因为疫情没有去比隆度假,托马斯整个假期都有些无精打采,今年终于可以再次去那里待上几周,孩子高兴得不得了。“比隆是儿童的乐园,大人也觉得那里很有趣。在疫情发生之前,我们一家人每年暑假都去那里。”

位于丹麦西南部日德兰半岛的比隆,是该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这里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常住人口不足300人。20世纪30年代,乐高玩具厂在该市建立,1968年全球首家乐高乐园在这里建成。作为乐高积木的诞生地,如今的比隆拥有丹麦第二大机场,街道上满是外墙色彩鲜艳明快、看上去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而成的房屋,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上百万的游客前来观光。

比隆市市长伊布·克里斯滕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丹麦语中,“乐高”的意思是“玩得好”。“玩得好”不仅是乐高集团的奋斗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比隆市的发展方向。2010年,比隆市政府决定将该市打造为“儿童之都”,让比隆成为儿童的乐园,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中学习。

“当今世界日趋复杂且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过去的经验或将难以解决当下及未来遇到的难题,只有具备想象力和创造力才可以有效应对危机。”克里斯滕森说,多项科学研究表明,玩耍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梯。在玩耍中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16年竣工的比隆儿童图书馆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内有岛屿、海洋、沙漠、山岭、稻田等造型,色彩缤纷,错落有致。这些设计独特的造型不仅是空间景观装置,也是书架、滑梯、小屋和桌椅等。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摆脱成人社会的规范,自由玩耍嬉闹,去发现和探索奇妙的世界。在该图书馆设计者看来,这里就像知识的乐土,不仅适用于儿童,还可以激发各年龄段人内心深处潜藏的那颗童心,通过趣味化的多元空间激发成人从孩子的角度去学习、去审视世界。

在比隆,孩子们可以尽兴玩耍的地方有很多。有占地面积达45公顷的乐高乐园,还有水上乐园、自然与野生动物区、雕塑公园等。“要想成为‘儿童之都’,必须要有足够多元且差异化的儿童游乐设施。”克里斯滕森说,“过去10年间,比隆扩建和增建了一系列儿童活动空间和设施,特别是户外设施,这对于儿童释放天性、亲近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比隆,孩子们有的玩、玩得好,但这还不足以让这座城市成为‘儿童之都’。”克里斯滕森指出,比隆在城市规划决策中赋予儿童平等参与的权利,相信儿童和成年人一样,有能力作为城市主体表达自身观点。在比隆人眼里,儿童不仅仅是重要的消费群体,更是这座城市的主人。

为了保障儿童的城市主体地位,比隆市政府、媒体和其他一些儿童发展机构会定期邀请一些孩子担任一天的“市长”“总编辑”或“机构主管”,在决策过程中听取他们的意见。此外,比隆市还建立了“儿童之都小组”,由9名中小学生代表组成,以儿童的视角参与到政策制定当中。“‘儿童之都’不是为儿童决策,而是让儿童决策,儿童在城市规划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克里斯滕森说。

2019年,比隆的儿童代表提出,该市有10个区域对于儿童独自行走不是很安全,提议市政府改善这些区域的出行环境。市政府采纳了孩子们的提议,并把道路安全作为年度优先施政议题。在该市一所学校门口有一条隧道,开通该隧道的初衷是为了避开地面交通拥堵、方便学生安全出入学校,然而不少年龄小的孩子们并不愿意途经这里,因为隧道墙壁的涂鸦和内部的回声让他们感到不安。听取儿童提议后,市政府在隧道墙壁上画上了孩子们喜欢的图案,并对回声效果进行了改造。

新加坡

努力打造丰富多元的儿童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刘 慧

新加坡的郑先生和夫人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有了孩子后,他们决定搬回新加坡居住。在郑先生看来,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新加坡生活非常便利。在大多数社区附近,除了设有托儿所、幼儿园等,还有公园、游乐场、博物馆等公共设施,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有趣的成长环境,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考量。

新加坡的组屋设计中,几乎所有公寓都有“三世同堂”的游乐空间。一般组屋的底层是开放的公共空间,供居民灵活使用。捉迷藏、玩滑板,孩子们在这里拥有安全、充足的活动空间,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家长、老人们则可以一边看孩子,一边纳凉、聊天。社区里,空旷的地带设有露天的儿童游乐场,还有健身角。家长、老年人和孩子在同一个空间一起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理解。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在自然中玩耍的机会,2019年新加坡国家公园局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建设了“自然游乐园”。自然游乐园几乎全部用原木、砂石和竹子等天然材料打造,舍弃了常见的塑胶滑梯等设施。这样的设计理念,让儿童更多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自身的创造力。未来几年,国家公园局计划建造更多类似的自然游乐园。

除了城市和社区空间设计,新加坡注重通过政策、法律、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综合措施,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守护他们的成长。

新加坡出台了专门的《儿童与青少年法》,相关机构依法在儿童受到虐待或权益被忽视时进行干预。该国设立了专业的儿童保护网络,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作为主要负责机构,与警方、学校、医院、社会服务机构、法院等展开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儿童利益。家庭服务中心、儿童保护专家中心等社区机构为保护儿童提供了支持。如针对情绪和经济压力等原因影响家庭照顾儿童的情况,家庭服务中心会通过早期干预,提供诸如资金支持、咨询服务等,帮助父母更好地应对压力,照顾好孩子。

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保健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儿童可免费接种疫苗,6岁以下孩童还可免费接受儿童发育检测。进入小学后,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安排医生和护士到各学校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检查。除此以外,新加坡保健促进局与学校合作推出了各种健康计划,以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从国家立法到政策支持,从对儿童设施的投入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新加坡将儿童的发展需求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方面合力,为儿童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