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揭秘!澄海这个华侨家族将家乡资产全部裸捐!原来他们在新加坡竟然是……

近日,祖籍澄海的新加坡华侨李伟南先生的后人回到家乡,为家乡人民带来一份厚礼——李伟南先生在汕头遗下的23处房产悉数捐给澄海人民医院,专门用于发展家乡医疗事业。这是汕头市澄海区近十年来单笔最大的华侨资产捐赠。

李伟南(1880~1964),字英豪,澄海县澄城镇外埔人。民国21年(1932),任新加坡四海通银行总经理及董事长。又曾先后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第十七届会长、潮州八邑会馆总理、广东会馆首届会长等职。李伟南先生一向热爱祖国,积极参与祖国在南洋所发动的救国、‘救灾运动。民国30年,在日军进占新加坡时,曾两次被拘,他忠贞不屈,大义凛然,均安然被释放。

这次捐赠,无疑为澄海特别是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当前,澄海区正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创建“卫生强区”,全力构建多层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记者了解到,捐赠资产将由区政府拍卖后将所得资金划归澄海区人民医院,部分用于未来新建大楼的启动资金,部分用于购置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所需的大型医疗设备及设备所置楼层修缮,并设立医疗救助基金,专项用于救治贫困患者。

李氏家族一行莅澄期间,还先后参观了澄海区的陈慈黉故居、樟林古港、华侨医院、宜华木业城和外埔社区,在外埔社区与社区干部座谈,详细了解家乡的历史人文环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李氏成员对于澄海区充分发掘和弘扬优秀的潮侨文化纷纷表示赞赏,并感叹于澄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希望家乡经济文化发展越来越好。

李氏家族热心家乡公益

据介绍,新加坡李氏家族奠基人李伟南先生是澄海区凤翔街道外埔社区人,出生于1880年。16岁时就随父亲闯荡南洋。凭着勤奋和毅力以及独到的投资眼光和经营策略,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网络。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李伟南先生热心教育、爱护侨校,曾任端蒙学校正总理兼该校信托人,又担任树人学校筹校董事,筹措经费,改革校务。他又倡办义安女校,接收华侨女子入学,担任董事长。

旧中国百废待兴,社会事业千疮百孔,李伟南先生心系祖国,全身心投入救灾救亡,1929年主持豫、湘、甘等省的救灾募捐工作。1939年救国筹账时,他任潮帮筹账分会主任及推销自由公债主席,并率先认购巨额公债。

民国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写给李伟南先生的原迹手稿

忙于商海、爱国救亡的李伟南先生时时不忘家乡。1913年至1940年间,他委托族亲李汇(时任外埔“养义善社”第一届理事),多次通过外埔“养义善社”为家乡兴办福利。在物资紧张的年代,他多次以寄批和物资关心照顾本乡族亲,热心帮助远到新加坡落脚谋生的外埔乡亲。上世纪50年代,李伟南先生捐赠外埔学校铜鼓队设备。1958年,外埔乡始建电力厂,也得到李伟南先生的资助。

李伟南先生的后人不忘祖训,大力传承弘扬李先生热爱家乡、乐善好施的精神,多次捐资支持家乡公益事业。1988年重建外埔小学校舍时,李毓记公司赠建“伟南教室”一间;李毓鋆、李毓方、李毓铿先生赠建“秋茶教室”一间;李毓堂先生赠建“美琴教室”两间。外埔乡历史上多次遭受水旱之灾,曾多次受到侨胞的资助,其中李伟南、李伟卿先生曾捐资于北堤之上建造雨亭,取名“含彩亭”。

时至今日,李伟南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热心公益的善举仍在外埔广为流传。

捐赠仪式上,李伟南先生遗产执行人李秀麟先生与澄海区人民医院签订捐赠协议书。

将23处房产全部捐赠家乡

此次新加坡李氏家族将位于汕头市金平区的23处房产全部捐赠给家乡澄海,正是将李伟南先生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精神发扬光大之举。

李伟南先生的孙子、新加坡澄海会馆会长李秀炎先生告诉记者,李氏家族约相隔三四年就会组织回乡访问,2016年初回乡时,就与接待方澄海区侨联提起捐赠房产之事。

李秀炎先生说,李氏家族已在新加坡定居多年,这23处房产留在族人手中,并无法发挥其价值,“但如果将其捐给家乡人民,这些房产的价值将被放大。

提出这一想法后,李秀炎先生就开始对这23处房产进行清算。在2016年初,这些房产初步评估价值约1400万元人民币。由于其中有部分房产在李伟南名下,而李伟南先生已过世,无法作为捐赠人,必须将房产过名。为了办理这些手续,李氏家族足足花了近两年时间。而手续一办理完成,李氏家族便踏上了回乡之路。

帮家乡办好“最要紧的事”

3月16日,澄海区举行李氏家族房产捐赠仪式。捐赠仪式上,李伟南先生遗产执行人李秀麟先生与区人民医院签订捐赠协议书,李氏家族代表与区政府和区人民医院相互赠送纪念牌匾和纪念品。

仪式上,澄海区委书记刘永铭也向李氏家族乡亲介绍了澄海区发展特别是医疗事业的基本情况。近两年来,澄海区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去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8200万元,改扩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推进莲华、盐鸿、莲上3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接受爱心企业捐资5000万元重建莲下中心卫生院,不断为全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据了解,今年,澄海区还计划融资8亿多元,在新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52.6亩、床位800—1000张的三级综合医院,并争取与广东医科大学合作,打造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主阵地,不断为全区人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捐出房产用于发展民生事业,正是我们的心愿。”李伟南先生的第六个儿子李毓方先生已经86岁了,此次也回到家乡见证这次有意义的捐赠。

李先生说,父亲李伟南先生在世时始终心系家乡,对家乡民生事业尤为关注。而医疗事业发展是人民群众最要紧的民生大事,李氏家族希望,能够帮助家乡把这一“最要紧的事”办实办好。李先生说,李氏家族将持续关注家乡发展,希望家乡越变越好。

对此,刘永铭也表示,在众多爱国侨胞和热心乡贤的鼎力支持下,澄海各级党政将为老百姓办更多更好的民生实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最大的图书馆-李伟南图书馆

新加坡仍有一处批局保存完好

新加坡在旧时潮语中称“石叻”,也有称之为“叻”,是华侨下南洋的几处首要选择地之一。在潮汕俗语中,有“一上二香三叻四暹五汕六棉”的说法,这是旧时潮汕人谋生、居住最舒适的地方排名,新加坡位于第三,仅次于上海与香港。时至今日,新加坡的华人族群中,人数第二多的是潮籍华侨。

因为坐拥马六甲海峡这一天然地利,新加坡在历史上也成为了侨批在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集散地。据1946年的数据显示,仅在新加坡便有80家潮汕人开设侨批局。侨批局是收送侨批的机构,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内海外汇兑功能收归邮政系统后,侨批渐渐式微直至消失,侨批局也大量被改建,能留下的往往只有影像与记忆。

再和成伟记信局

不过在新加坡,仍有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批局——再和成伟记信局。在汕头侨批文化馆二楼展厅,介绍批局的展板上大幅图像便是印着由前泰国中华会馆理事长许茂春提供的再和成伟记信局外部图片。

再和成伟记信局的创始人名叫李伟南,是汕头澄海人、潮籍著名侨领。1890年,16岁的李伟南随父往新加坡,先后在多家批信局任职。几年后,与黄松亭、廖正英、蓝金升等人组建四海通银行,1909年-1910年被推荐为四海通银行经纪,1911年被董事会任命为新加坡总行副司理,1913年提升为正经理。李伟南于1910年又开办再和成伟记批信局及万益成汇兑信局。

由于再和成伟记信局坚持快捷、准确,很受侨民青睐。再和成伟记信局还承接马来西亚、印尼、北婆罗、荷属东印度等地批信的经转业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接收的批信几乎占新加坡批信总量的1/3,且持续时间最长,一直至国内全部于1979年结束私办批局之后,再和成伟记至今仍照常营业,接收少量批信,服务性地经银行替转到国内侨眷家中。目的是使受雇用的员工善始善终,也由此而成为唯一一家开业超百年的批信局。

在新加坡再和成伟记信局中,仍可见到当初部分装饰,这在潮邦批局中绝无仅有。

这处位于新加坡大坡二马路的“百年老店”参观。不仅其门面保存完好,招牌犹存,内部的墙面还保存着批局原始的装饰,有“三秋芳信托邮心,千里春风劳驿使”的对联,还有一个木制的信箱,上面写着不同姓氏,用以整理批件。此外还有一个德国产的红木保险柜,用以存放银钱。据悉,这是目前仅存不多的潮帮批局中所能看到最原汁原味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