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提到无人驾驶相关的技术,我们一般会认为它们是一个专业行业的“PPT技术”。
怎么定义“PPT技术”呢?大概就是说这个技术概念喊了很多年但只存在于专业领域的试验场里,呼声很高但除了行业大拿或是从业者几乎没有什么普通人体验过,它只存在于媒体体验稿件里,在大众圈层并没有什么实际感知。比如无人驾驶和汽车行业的基础设施通信技术(V2X技术)和车路协同技术在领域里已经存在数十年,但他们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的落地。
9月26日,我们再一次乘上了百度Robotaxi的自动驾驶汽车,这次乘坐让我们兴奋了一些——原因是:百度Robotaxi已经在长沙真正落地,这次普通民众也可预约乘坐;长沙政府从宏观层面给百度提供了一段更好的道路环境,比如重新划定了智能驾驶车道线,范围达到了100公里,还开放了红绿灯相关广播数据用于车路协同;而第一批的45辆自动驾驶汽车全部由百度技术和红旗汽车前装改造,这意味着它已经具备了批量总装的能力,而不是之前“试验式”的买车然后“破坏式”的打孔改造。
有了这样一个状态,百度Robotaxi自动驾驶车体验还顺畅平稳,能把人从A点载到B点,这已经足够让我们兴奋了。
兜一圈?
这一块测试区被称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它位于湖南湘江新区,2016年开始建设,占地1232亩,总投资约18.96亿元。
据PingWest品玩(公众号:wepingwest)从现场了解,这个测试区也不光是百度Robotaxi的落地测试区,它更具系统性,比如提供了高速公路测试区、乡村道路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无人机起降测试区以及管理研发与调试区等等。目前,百度Robotaxi处于城市道路测试区。
我们今天整个体验时间大概持续了10分钟,我们从长沙环湖路出发,连湖一路,接梅溪湖路口掉头最后驶向节庆路,最后回到乘车的地点,道路全长4.5公里左右,测试车速大概为30-40KM/H。
当然,这只是揭幕当天的体验路线。后续,用户将不局限于这个体验路线,他们可以通过Robotaxi相关软件叫车,从测试区范围内的一个地点到达另外一个地点。
体验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叫车——等待自动驾驶车到达指定地点——坐进汽车通过后座上安装的两块屏幕确认目的地以及点击开始行程——车辆就会按照导航出发了。而因为法规方面的问题,主驾上还是需要有一位安全员。
当然,路程长短和车速都不是自动驾驶的重点,路况考验才是重点。在出发前,我们大概拍了一下当地的车况:由于出发的地方挨着一个大路口的红绿灯,所以有时会有路况较好的情况(比如红灯的时候拦下了大部分的车),而大部分的时候车流、人流、电动车流还是挺密集的。
在体验过程中,自动驾驶第一次刹停是因为路边的汽车有驾驶员突然打开了车门……在短暂停留后自动驾驶车左转灯亮起,驶入了左侧的车道加速。
第二次减速是在人行道前右转,判断无人后快速驶离人行道。
第三次停车在红绿灯前,它的屏幕显示出了红绿灯的读秒,提前刹车。
在第三个路口右转,自动驾驶汽车竟然预知了右侧出现的电动车而选择提前减速…….
不过得承认,当你真的把它当做一辆“普通的出租车”乘坐后,它的这十分钟体验是枯燥且无聊的——这也侧面说明了它和人开车也没什么区别。
刚出生的车就有“眼睛”
结束完体验后,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几辆百度Robotaxi自动驾驶汽车。
这是一辆由红旗纯电动SUV EHS3结合百度Apollo技术打造的自动驾驶汽车,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款真正从产线上面量产下来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自动驾驶技术总监陶吉重点提到,这辆车采用前装的方式,“在这个车的研发阶段就跟一汽一起做了很多研发工作。”
自动驾驶汽车主要的改造来自于顶部,目的是为了给EHS3装上“眼睛”。在EHS3的顶部配备了一个禾赛的主激光雷达,围绕主激光雷达一圈是百度九个自研的摄像头,形成一个环式视角。
陶吉介绍说,与以前的一些自动驾驶车不同的是,后向毫米波雷达放置在车身顶部,提供更好的城市视野。而顶部配备的两个“盘子”是双天线定位;前置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安装在前保险杠。“前面的摄像头比较多,目的是覆盖不同的焦距和视野范围。”
看到的改动都在外表,而核心其实是内在。
很多初创公司做自动驾驶都是自己改造汽车打孔,安装摄像头,“而百度和一汽从产线前装做到了更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驾驶座舱、散热以及降噪等都跟一汽做了很多合作。”陶吉说,和一汽的合作让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方案走向前装,让其出身就具备了更好的稳定性和量产能力。
长沙的绿灯
百度Robotaxi得以驰骋在100公里的开放道路上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百度Robotaxi所在的100公里的开放道路项目全程135公里,在关键路口还部署了含通信单元、边缘计算单元、路侧感知单元在内的智能路侧系统,覆盖辅助定位信号。
作为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试验田”,整个项目基于云控基础平台和智能路侧系统打造人-车-路-云一体化的系统架构。智能路侧系统和边缘云控系统通过上帝视角为智能驾驶运营车辆提供超视距感知、盲区感知以及冗余感知/识别的功能。
在上文提到的右侧盲区监测其实就来自于百度提供的道路监测摄像头。陶吉说,“第一期有32个点位,在大的十字路口有智能红绿灯、摄像头进行道路环境感知,通过路测通信单元回传到云控平台和自动驾驶汽车端。”
比如红绿灯读秒信息的采集,可以提前预知红绿灯并刹车。而通过智能化改造的道路提供了更多数字化的信息。
他提到,基于道路信息的数字化可以做很多目前交通上做不到的事情。
Apollo的一小步和一大步
实际上,百度Robotaxi诞生于一个垂直行业词汇“Robotaxi”,它是“Robot”和“Taxi”的组合。“Robot”是机器人的意思,而“Taxi”就是我们日常的出租车。所以,“Robotaxi”是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的服务。
百度Robotaxi确实有“老师”,他们主要来自于海外。比如2016年开始Nutonomy曾在新加坡试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Google旗下Waymo曾在2017年在美国凤凰城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在海外,共享经济出行鼻祖Uber也有类似的尝试。
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说,“宏观上赛道上还有一段时间和不确定性,目前大家宏观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不管是中国的公司和国外的公司都有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百度Robotaxi迈入长沙进行实地运营是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技术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于百度和产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意味着自动驾驶真正从内部研发开始走入市场,“有市场反馈才可以获得更多的认知,运营环节当中获得更多的数据。”李震宇说。
同时,百度Apollo在内部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企业版,像百度Robotaxi这样负责商业公司变现,而另外一条线是做开放平台,百度Apollo已拥有九万开发者,通过开放代码可以做出形形色色的自动驾驶汽车,避免重复造轮子,比如其他公司可以做智能扫地车,以及送货车等。
他提到,“大家最好不要在低层次上重复制造,稍微有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