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998年,印尼海底发现神秘沉船,船上装满中国珍宝,1200年不腐

这是一艘沉没了1200多年的货船,上面装满了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大约有67000多件,绝大多数都是出自长沙官窑的瓷器,但奇怪的是,但翻遍古代亚洲水域的史料,找不到任何关于这条船的记载。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这艘沉船的故事。

01

1997年,印尼当地一家打捞公司找到德国人蒂尔曼·沃特法,想要请他帮忙打捞一艘沉船。

在上世个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之间的海域里,印尼的渔民在捕捞海参的过程中,总能发现一些长满海蛎的瓷器,这些瓷器年代久远,制作优良、纹饰古朴精美,与当地的瓷器审美风格截然不同。

渔民的发现引起了一些寻宝者的注意,于是,在获得当地政府的许可后,这家印尼公司派人找到沃特法,想要和他合作,寻找海底的古代珍宝。

说起这个沃特法,在探寻海底宝物的历史上,他可是个著名的人物。他原来是德国一家水泥厂的老板,为人喜欢追求刺激,充满好奇心。1996年的时候,在一次闲聊中,他无意中听到厂里的印尼工人提到,印尼的婆罗洲和苏门答腊之间的海域里,隐藏着大量神奇的古代珍宝。这个消息引起了他极大地好奇。

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也是在财富利益的刺激下,他决定去印度尼西亚碰碰运气。1997年,在购买了一些专业潜水设备后,就在工人的陪伴下来到了印尼。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很快就发现了一艘中国宋代的沉船,捞出了一大批中国北宋瓷器和印尼金币。1998年上半年,他又在这一海域打捞起一艘中国明代的沉船,收获了大批明代瓷器。

蒂尔曼·沃特法

两次发现不仅让沃特法获益颇多,也让他从此在寻宝界声名大噪。所以当这一海域附近的勿里洞岛又一次发现疑似古代沉船时,印尼人很快就想到了他和他成立的“海底探索”公司。

对于印尼人的邀请,沃特法欣然同意,两次的成功让他对这片海域,早就有了难以言说的情感。只是这一次,沃特法怎么都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决定,不仅改写了他的命运,也让他叩开了,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的“新世纪大门”。

02

1998年9月,沃特法驾船来到了发现瓷器的勿里洞岛。在渔民的指示下,沃特法在17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船体大部分都被密密麻麻的珊瑚和浮游生物所包裹,凝结成一层厚厚的沉积物。虽然船体被珊瑚结构等沉积物包裹,借接着微弱的光线,沃特法还是隐隐约约地看到,这艘船上装满了器物,这个发现,让沃特法兴奋不已。

望着眼前即将浮出海面的巨大宝藏,沃特法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对沉船的打捞工作。首先,他先组织人群对沉船表面的沉积物进行了清理,让沉船的整个残骸完整地呈现出来。因为沉船大多沉没在海泥中,淤泥里没有氧气,加上船体表面,那层厚厚的沉积物的保护,船体本身基本保存完好。

船内保存有大量精美的瓷器、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其中绝大多数瓷器都是来自中国大唐,之后,这些精美瓷器、金银器物和珍贵珠宝也被陆续打捞出海面。

发现沉船的地方,有着一大片黑礁石,所以沃特法决定,将这艘沉船命名为“黑石号”。

奇怪的是,关于这条船的来路,沃特法翻遍所有古代亚洲水域的史料,都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这条船的记载。不过,在打捞出的瓷器中,沃特法发现,其中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瓷碗上,写着几个清晰的汉字: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

03

宝历,是中国唐代第十三位皇帝:唐敬宗李湛的年号。宝历二年,也就是唐敬宗登基的第二年,差不多是在公元826年左右,此时,正是我国唐代的中后期。

那么这艘沉船会是中国的航船吗?

为了弄清楚“黑石号”的来历,在将船体打捞出水后,沃特法带着一块船体木材的碎片,来到了一家考古木材研究所,进行专业的年代分析。很快,检验结果就出来了。

检验结果证实,制作“黑石号”的木材叫“缅伽木”,这是一种出自公元700年-900年的红木,在古代,只有非洲的塞内加尔到乌干达一代才有。而那一段时间,只有阿拉伯人会使用这种木料来造船。

根据这个发现,沃特法怀疑,这艘船可能来自阿拉伯,为了证实这个猜测,沃特法又请来专家对船体结构进行研究,经过测量与研究,专家发现,这艘船长约18米,宽约6,4米。船头有一根桅杆,也就说,这艘船只依靠一根桅杆支撑风帆提供动力。更让专家感到惊讶的是,在这艘船上,专家没有发现一根用于固定船体的钉子,船体由木板用椰壳纤维制成的细绳连接而成。

黑石号复原模型

关于这种造船的方法,在晚唐人刘恂写的地理杂记《岭表录异》中有过记载:

贾人船不用铁钉,只使桄榔须系缚,以橄榄糖泥之,糖乾甚坚,入水如漆也。”

意思就是说,这种船制作的时候,不会使用铁钉,只用桄榔的纤维系住,而这一类型的船,又被称作缝合帆船,制作的时候,工人需要先在木板连接处2厘米左右的地方钻孔,孔的位置彼此相距4厘米,整艘船需要缝合20多万针才能完成,木板之间和缝线下方,工人会使用一种特殊的,具有防水功能的树皮,这样就能预防船体的钻孔漏水。

用这样方式制作的船,哪怕是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也能保证滴水不漏。这种船在今天非洲的阿曼地区仍然可以找到。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单桅缝合帆船。

这样的帆船没有引擎,全部依靠自然风力在海上航行。根据船体的制造材料和制造工艺,专家认为,这艘船应该是阿拉伯人制造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艘阿拉伯的船,会装满中国的瓷器沉没在印尼海域呢?

04

在清理货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在“黑石号”上有着包括铜镜、香料罐、水罐、金银器和唐代钱币在内的大量货物,种类丰富,总数超过了6万件,但其中最多的还是瓷器,占总数的98%。

虽然已经在海水中沉睡了千年,但是这些瓷器依然是光彩依旧,色泽如新。其中有一件白釉绿彩带把壶,尤为引人注目。此壶高约1米,长颈圆腹,喇叭足,口沿和肩部有一根把手,把手上端是一个蛇头,即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旧可以说是精致生动。

在这众多的瓷器里,有三件是唐代的釉下彩青花瓷器,这些瓷器出产于唐代洛阳附近的巩县窑。这也是目前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国青花瓷。这表明,早在唐代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可以烧制青花瓷了,不过与今天所熟知的的青花瓷器不同,唐代的青花瓷有一种釉陶的感觉,这是因为唐代的青花瓷使用中低温烧制的。

剩下的瓷器,除了部分来自越州的青瓷和北方的瓷器,剩下的大多数都来自长沙窑,有5万7000多件,在已经出土的文物里,从来还没有出现过,数量如此多的长沙窑的瓷器。

这些来自长沙窑的瓷器中,有差不多5万件都是瓷碗,这些瓷碗色彩鲜艳,纹饰丰富,除了中国传统画花鸟虫草纹外,还有包括阿拉伯人肖像和文字在内的外国纹样。甚至有的瓷器上还刻写了可兰经《可兰经》的铭文,这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唐代瓷器里,几乎是不可见的。

充满异域风情的纹样,毫无疑问,是为了符合购买者的审美,这个发现从侧面表明,这批来自长沙窑的瓷器是为了出口而制造的。

一直以来,长沙窑都被认为是一个土窑,它的瓷器往往也是粗糙、廉价的代名词。但是黑石号上的这些瓷器却告诉我们,早在唐代的时候,长沙窑就已经走出国门,远销海外了,并且深受海外人士的喜爱。

除此之外,“黑石号”上还出水了30枚左右的铜镜,在出水的铜镜中,包含汉代、隋代的铜镜,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唐代早期的葡萄纹镜。其中有一枚“江心镜”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根据镜面上的铭文: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子江心百炼造成,专家推测,这面镜子大约是在759年制造。关于“江心镜”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710年,古人认为这是一种具有神奇力量的铜镜,而且江心镜只在扬州出产。除此之外,黑石号上还发现了很多的很多只有扬州能制作的工艺精湛,花纹精美的金银器。

05

充满异域风格的瓷器纹样,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货物,这些无一不表明,这是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商船。

在波斯湾的顶端,有一个叫埃尔乌布拉的港口,衔接底格里斯河,阿拉伯人称它是“通往巴林、阿曼和中国的港口”。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636年,我国就已经和阿拉伯人有了一定的贸易活动。黑石号则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上第一个证明阿拉伯人来中国贸易的实物证明。

如此一来,关于上面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这艘阿拉伯的船,会装满中国的瓷器沉没在印尼海域,似乎有了答案。

大约在公元830左右,一艘阿拉伯商船从西方来到当时大唐帝国的最重要港口:扬州。在当时,扬州是中国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陶瓷市场和外销港口。专家推测,黑石号上发现的大量瓷器极有可能是阿拉伯商人从扬州购买的。

一路上,他们依靠太阳和星星导航,靠观察陆地表示和辨认当地植物等最原始的方法,寻找前行的方向。在扬州尽情地采购后,又一路北上,到达广州。在广州,“黑石号”上的商人将采购后的瓷器进行了精心的包装,补充了远洋需要的水和食物,在冬季的季风中开始了自己的返航之路。

只是,这一次的返航并不像之前的那样顺利,

当这艘装满货物的商船从广州出发,行驶到距离印尼勿里洞岛的苏门答腊海域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风暴,让“黑石号”撞上了黑色的暗礁。虽然,这艘利用纤维植物纤维凝成的绳索“缝合”起来的船,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无可非议的防水性能,但是却不能够抵御强烈的风暴,也因此,这艘装满中国宝藏的阿拉伯商船,从此只能深藏于大海之中,静静等待着后人的发现。

06

至于船上的那些珍贵瓷器,在“黑石号”完全打捞后,沃特法本来是想让这些瓷器回到它们的故乡,中国。但是因为当初打捞时,沃特法曾与印尼的打捞公司签订协议,禁止黑石号文物拆分出售。而他们开出的4000万美金,在当时差不多这和人民币3亿元,着实是一笔巨款,没有哪个‬博物馆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所以最终不了了之。

最终,“黑石号”上的所有文物,被新加坡酒店大亨邱德拔的后人出资,协助新加坡圣淘沙休闲集团以3000万美金购买,并于2005年永久落户新加坡,目前收藏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邱德拔艺术馆里。

虽然这批文物最终还是回到了华人的手里,但是却不能回到故土,不得不说还是有些遗憾啊,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