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席平:浐河人干国际港务区的经验与教训

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占地万亩、投资百亿,是国家、陕西、西安和灞桥区政府在“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2005年4月,西安市发改委以[2005]49号文件批复同意西安浐河开发总公司负责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建设,2007年12月,西安市灞桥区政府为了加快项目进度,重新成立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灞政字[2007]75号),项目建设从浐河开发区移交给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

虽然浐河人建设港务区的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但是在两年半时间里,浐河人举全区之力创建港务区,为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浐河人干港务区有经验、也有教训,若不认真总结之,将愧对两年半的创造与实践;另外,也希望通过总结为港务区今后发展和其它城市国际陆港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一、天时、地利、人和

浐河人干港务区,占尽天时、拥有地利,但是不得人和。

1. 卢红军、席平根据西安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国际陆港的实际,在“2003新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在西安建立上海港务区,以此为基础建立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文章,上海港拓展外运业务需要内陆地区的货源,该篇文章引起上海港的关注,并立即致函西安市政府商讨建设“上海港西安港务区”事宜,04年4月5日上海市副市长率领上海港前来西安,与西安市达成共同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意向。西安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国际陆港、沿海港口业务拓展需要在内陆建设支线陆港,使港务区项目建设,占尽天时。

2. 港务区项目坐落于灞桥区境内,浐河开发区是灞桥区政府的下属单位、具有建设开发区的经验、享受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因此,拥有地利。

3. 港务区项目是西安市政府的重大项目,市政府同意浐河开发区负责港务区项目建设,省、市、区三级政府为该项目都指派了分管领导、成立了“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领导小组”,可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因为浐河开发区是灞桥区政府的下属单位,不能直接给省、市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故此获得上级理解的渠道不畅;浐河开发区与西安市政府的相关局、委没有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得不到有效的工作支持;浐河开发区与各类媒体、物流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没有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得不到有效的宣传报道和物流技术支持;因此,不得人和。

4. 2005年8月10日,在西安浐河经济开发区举行了揭牌仪式。

占天时、拥地利可谓环境条件良好,失人和、少支持则是筹谋不足。

二、人、财、物

1. 浐河人干港务区,缺少人、财、物。凡是做实事,都离不开成龙配套的人才团队、必要的资金基础和物质条件,但是,现实与之相反:第一,浐河开发区的决策班子和部门主管领导都没有国际物流常识,更不要说物流管理人才团队;第二,港务区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为25亿元,通过努力仅筹到资金3亿元人民币,该资金用于港务区项目一期征地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港务区规划占地11520亩,仅获得用地指标840亩,该指标用于港务区项目一期基础设施建设。

浐河人在缺少人、财、物的困难状况下,依然自力更生、发奋努力,为港务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项目在省发改委的备案工作;完成了项目总体规划制定,并通过市委常委会的同意;省政府已将该项目列为陕西省“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陕西省2007年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将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物流业发展重点项目,原则同意在港务区内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关总署表示支持国际港务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

——项目融资工作。通过努力筹到资金3亿元人民币,该资金用于港务区项目一期征地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港务区项目建设申请的3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调整为2亿元硬贷款和1亿元软贷款。

——项目征地工作。港务区项目一期占地3300亩,2793亩土地已与村组、村民签订了协议,征地补偿和地面附着物补偿等工作已经完成,并完成840亩土地的正式征地工作。

——港务区项目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完成了港务区基础设施方案的论证,港务大道、港务中路、草南一路已完成80%的工程量,预计在08年上半年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已完成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的港务区办公设施主体工程。

——加强与沿海港口的紧密联系。浐河开发区与青岛港、天津港、连云港和中国集装箱总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与天津港签订了《建设内陆无水港合作意向书》,为引进沿海港口入驻港务区奠定基础。

——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通过积极努力、大力宣传,港务区已引进了4个项目:新加坡讯通(集团)公司、西安士高物流有限公司、陕西迪升物流有限公司的、陕西中源港务物流有限公司,这4个项目合同占地面积2900亩,合同计划投资41300万美元、60000万元人民币。

三、讲话、做事、做官

浐河人干港务区,在讲话、做事、做官方面略显不足。

(一)讲话内容需慎思,讲话形式需多样化

首先,讲话形式需多样化。浐河开发区只是通过灞桥区政府向省、市政府汇报工作,灞桥区政府级别高于浐河开发区,但是在省、市政府面前还是下级,这样讲话形式是以下级的身份前往上级请求支持工作;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如果浐河开发区组织召开“西安国际陆港发展研讨会”,邀请国家发改委、交通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港口协会等物流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发言,邀请省、市领导参会,这样讲话形式是物流专家以朋友的身份前来西安指导工作。

其次,讲话内容需慎思。浐河开发区向上级汇报港务区建设存在问题时讲三点内容:一是缺钱、缺地,二是希望市政府相关局、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没有开工。讲话用意:首先是要钱、要地,其次是想表明港务区建设缓慢乃客观原因所致、非主观工作不努力。上级领导会按照这个意思去理解吗?我想不会,高层领导善于去伪存真、明察良莠,他们的理解可能是:由浐河开发区建设港务区项目,构级别太低、且综合能力欠缺,需要调整。

(二)浐河开发区做港务区这件大事,一是定位、二是明理、三是业绩

首先,西安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在新筑镇的铁路与公路交汇处建设以国际陆港为基础的西安现代物流中心,为此西安市政府愿意投资百亿元、拿出万亩土地实现这个核心目标,但是,西安市不需要万亩土地的投机者,浐河开发区应该是这个核心目标的实践者,而不应该是成为土地投机商的服务人,这应该是港务区建设者的自身定位。

其次,港务区建设是个创新项目,既然是在做创新建设就应该明白虚实之道,创新是务虚、建设是务实;西安市有两个新建园区,浐灞生态居住园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浐灞充其量是西安的一个“滨河家属院”,港务区则是西安的“头号供应科”,有一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港务区对西安的经济贡献要远远大于浐灞,但是,西安对浐灞的投入远远大于港务区,究其原因浐灞的“务虚”做得好;港务区规划是“一个中心、三大组团,从南到北、三期开发”,这规划导致巨大的港务区成为不能独立自主地“大尾巴”项目,这规划作为宣传还可以、作为招商已经不能用,它阻碍着港务区项目开发和实施;不做务虚,只知要钱、要地的“务实”是完成不了港务区这个创新项目建设,这是港务区建设者应该明白的道理。

第三,港务区的业绩主要有两块: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是港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配套工程,做好硬件可谓利在当代;软件建设是港务区规划建设方案、陆港参与海港、陆港与陆港之间的国际运输法规和条例,组织好软件建设是经济制度的创新,可谓功在千秋;软件是核心、硬件基石,建设硬件是为了给软件运作创造条件,没有国际运输法规、条例和管理制度的陆港,如同电脑没有软件一样,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三)权利与责任

港务区项目是西安市政府的重大项目,市政府是决策者,浐河开发区只是正处级的操作者、是一个做事的官,做事的官要用人权、财权和话语权,在规律与规矩范围之内征得决策者支持、谨小慎微的办好差事,但是,浐河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第一,没用人才。浐河开发区的决策班子和部门主管领导都没有国际物流常识,不具备制定和鉴别港务区规划与设计的能力,也没有请物流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认真的会诊港务区项目,违背了科学规划规律,因此,港务区规划与设计不可避免的存在严重缺陷。

第二,浐河人在省、市领导面前没有话语权,这是规矩;省、市领导愿意听取专家学者宣讲合理、优秀的方案,这是规律;如果浐河人组织专家学者给省、市领导宣讲合理、优秀的方案,提高话语权,则是智慧。

第三,花点小钱、做出优秀方案、由专家学者给领导宣讲,定能得到决策者肯定、定能得到决策者大力支持,如此方可能办好差事、造福西安。

综上所述,浐河人将一篇文章打造成占地三千亩的港务区项目一期工程,努力多、智慧少、苦劳大、功劳小;港务区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是表面现象,实质问题是:缺少整体规划设计、硬件建设条件不足、软件研制还未开展、物流系统整合缓慢、管理机构级别较低;办小事就玩小道理,做大事要用大道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按照规矩、遵照规律、开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