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最后的英伦战略空军:冷战早期的3V系列轰炸机传奇与提前落谢幕

1944年,当二战的硝烟尚未消退,各主要参战国已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威慑力量。其中,又以大量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美英两国给外积极,争相研发自己的新一代轰炸机。虽然因战时资源配给的限制,这些项目大都要经历10年以上的漫长蛰伏,但众多果却将直接影响之后几十年的全球军事发展动态。

只是相比财大气粗的美军,作为最坚定同盟的英国在冷战的半程中选择放弃。但他们留下的3V系列轰炸机,似乎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都显得不算过时。

继承二战衣钵的勇士

40-50年代 试飞中的勇士原型机

从表面上来看,3V系列的勇士(Valiant)、火神(Vulcan)和胜利者(Victor),因服役时间的先后顺序而存在某种承接关系。但尴尬的事实却是,她们完全是在竞标同一项目。只是由于英国尚未从二战的战时体制中走出,所以默许了这种多方轮番上场的诡异景象。但因各厂商的成品时间差异,这3种轰炸机就根据最新需求做了相应调整。

1951年5月,3V系列的首款轰炸机–勇士(Valiant)宣告试飞成功。依靠4台当时最新的劳斯莱斯发动机支持,足以达到0.8马赫左右的推进速度。由于设计思路直接延续自前次世界大战,所以其初始定位被主要设定在高空轰炸。例如在16000米的高度解决目的所在地,然后下降至9100米的空域投放弹药。其携带的21枚1000磅炸弹,足以对特定区域造成严重破坏。7200公里的可观航程,让使用这款飞机的中队足以覆盖整个西欧战场。对于已经拉开大幕的冷战新形势而言,这也是非常必要的硬指标。

进入皇家空军服役的勇士轰炸机

到1955年,首批勇士轰炸机进入皇家空军服役。时代的推进让其立刻负担起新的战略任务。在次年的英国首次核武器实验中,正是用勇士轰炸机作为投放载具,将原子弹投放到澳洲西部的沙漠。至此,英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拥有空中核武能力的国家。陆续出厂服役的107架勇士轰炸机,也成为美国战略空军之外的第二股核威慑力量。她们根据作战需要,可以选择携带2枚B28核弹或1枚重达10000磅的蓝色多瑙河炸弹。以便对苏联的西部城市和钢铁洪流,形成不可逆的震慑效果。当相关中队以西德的前线机场为基地,则可以直接侵入红色帝国腹地。

当然,核武器投放毕竟只存在于极端特殊情况。作为基于旧式理念设计的武器,勇士轰炸机的日常被更多用于全球部署。尽管大英帝国的海外基地因次大陆独立而蒙受损失,但众多分布在直布罗陀、马耳他、塞浦路斯、内罗毕和新加坡的机场,依然支撑着一个仅次于美国的洲际覆盖网络。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皇家空军的勇士中队就从塞浦路斯出发,直接轰炸了埃及空军的7个机场。但事后的侦查显示,这种旧式的作战效率并不好看。只有3个目标因勇士的高空投弹而失去功能,余下成果都是由海空军的战斗攻击机部队完成。

50年代 进行战略值班任务的勇士轰炸机群

剑走偏锋的火神

最初作为勇士机群补充的火神轰炸机

由于勇士轰炸机的平庸表现,皇家空军很快将目光转向了服役时间稍晚的火神(Vulcan)。虽然同样是在1947年左右确立的发展方向,但这种轰炸机从一开始就是为执行核攻击任务而开发的。巨大的三角翼机体结构,让其与同时代的大部分飞机相比都显得诡异而格格不入。但依靠4台布里斯托尔奥林巴斯的推进动力,让她的飞行速度达到0.96马赫。21枚千斤炸弹的载重,也足以在需要时挂载蓝色多瑙河、黄太阳和红胡子一类的核子武器。

由于完全追求高空高速飞行效果,火神轰炸机可以从17000米的高空接近目标区域,然后下降至14000米位置发动攻击。但作为性能牺牲,这种飞机的航程被迫下降至4195 千米。唯有通过空中加油或转场飞行,才能勉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但在已经拥有众多勇士机群的英国人看来,火神的确是非常有效的补充手段。更加优异的高空突袭能力,是容忍其航程偏短的根本条件。只要通过分散部署海外基地,依然能对周遭国家形成不对等的恐怖威慑。

抵达北美 参与联合演习的火神轰炸机

然而,以上情况都在60年代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系列海外部署表明,频繁的转场或空中加油,会极大增加飞行员的操作失误概率。每一次坠毁事故发生,都意味着巨额财政开支的付诸东流。当国防部决定从新加坡和东非的基地撤出,航程本就足的火神机群,就不再能执行设计预想中的全球存在能力。

讽刺的是,一些其他因素促成了英国人继续保留自己的火神机群。首先是在与美军的协同训练中,火神的优异性能得到了肯定。在北美进行的数次模拟攻防演练中,火神中队都成功突破了美军防空系统,让心高气傲的五角大楼觉得颜面无存。其次,更早服役的勇士机群因频繁使用而提前出现金属老化现象。当皇家空军被迫在60年代将勇士机群退出一线,火神在皇家空军中的地位就得到了逆向巩固。冷战时代的军事技术高速发展,又让性能中规中矩的她们,在晚些时候熬死了同属3V系列的另一款优秀机型。

1982年 挂载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火神轰炸机

生不逢时的胜利者

1952年 试飞成功的胜利者原型机

1952年,当英军将主要目光投射在勇士轰炸机时,作为竞争对手的胜利者(Victor)也宣告试飞成功。依靠7台蓝宝石涡轮喷气发动机帮助,这种轰炸机同样可以从17000米的高空接近对手,并拥有高达9662公里的最大航程。不仅远胜后来服役的火神,也将服役众多的勇士给比了下去。

由于体积和起飞重量更大,胜利者可以在单次任务中携带35枚1000公斤炸弹,成为英国历史上火力最强的轰炸机型。因此在其服役的初期,主要被用于执行常规的高空轰炸任务。直到勇士机群过早露出疲态,才按要求列装了黄色太阳自由落体核弹。

胜利者是英国历史上火力最强的轰炸机

最晚到1958年时,总数达86架的胜利者开始成批进入皇家空军服役。除了最基本的轰炸型号,还有为战略情报部门服务的侦查版本。英国甚至为使用这种飞机的中队制定了单独作战计划,使其具有完全独立的出击作战能力。例如为轰炸机配备同款侦查型号,提前根据苏联防空力量的动态规划全新路线,从而最大化的发挥航程与载弹量优势。

不过,冷战阶段的空军技术升级,还是让包括胜利者在内的全部3V轰炸机都显得力不从心。当美军的U2高空侦察机被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数次击落,旧式的高空轰炸概念就不再向过去那么有效。如果20000米高度的侦察机都不能幸免,那么爬升能力更加不如的轰炸机就更容易遭到损失。

萨姆2等新防空武器出现 宣告了高空轰炸的暂时终结

此后,各国空军纷纷将战略/战术突袭战法,修正为更加难以防御的低空高速模式。3V系列的轰炸机,完全可以靠飞行员的刻苦训练模仿效果,却架不住自身原始设计所落下的技术短板。不仅是由于欠缺高音速突防能力,也因训练强度剧增而机体的磨损情况。在大部分情况下,新一代的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都可以承担过去由重型轰炸机才能完成的任务。空射导弹的大量引入,更让自由落体式炸弹显得跟不上时代步伐。

最后,美制北极星潜射导弹的服役,让海基核武器的优势暴露无遗。即便英法级别的二等强国,都不可能长期维持真正的全面核威慑能力。相比之下,潜伏在水位之下的核潜艇无疑更加可靠实际。这也意味着基于旧时代思维的3V轰炸机群,已经不再有多少继续存在的必要。

1960年代 被迫改为低空突防的火神轰炸机

到1970年代,皇家空军被迫将勇士和胜利者都踢出了一线战略值班任务。少量机队被用于侦查、电子干扰和空中加油,凭借其他退役飞机的零部件维持基本运作。唯有突防性能尚可的火神,被继续保留到了冷战结束。于是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航程最短的她们被用于执行超远程轰炸任务。而为其提供多次空中加油的单位,却是作战距离更远的胜利者。

实际上,3V轰炸机的提前谢幕,就是武器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唯有美苏两强出于各自需要,才会在本方武器库中容忍众多复杂装备。即便考虑到英国需要防御大片深海水域,也可以用轻型航母+远程反潜巡逻机的组合完成任务。否则,完全可以通过机体更新与电子设备改造,继续使用3V系列。

因为在一个多用途战机扎堆的年代,保留大量老式轰炸机的做法既不经济也不实在。除非该国空军根本没有成熟可靠的多用途重型战机,否则是不会在意义不大的非战略轰炸机身上浪费时间……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