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北大燕京学堂学生团观FAST 探中国科技创新奋斗路

学生参观天文体验馆。 贺俊怡 摄

中新网贵州平塘1月13日电 (周燕玲)13日,由美国、印度、新加坡等国组成的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学生代表团,走进贵州平塘参观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探中国科技创新奋斗之路。

学生穿越天文体验馆内的“黑洞”。 贺俊怡 摄

FAST即有“中国天眼”之称,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由中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落成。

参观FAST之前,燕京学堂学生代表团先到访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在体验馆,学生代表团顺着“屈原问天”雕塑手指方向望去,由彩绘与光阵组成的银河系,瞬间将其带入星系探秘的过程。随后,穿越“黑洞”,来到射电望远镜家族了解中国天眼的建成历史,而后拿起耳机聆听来自宇宙脉冲星的神秘声音。

聆听脉冲星的声音。 贺俊怡 摄

参观结束后,学生代表团观看FAST宣传片,了解到FAST的框架、索网、接收器等每一部分的位移都要控制在毫米级,看到片中科学家和建设者们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最终战胜困难和险阻后,给出阵阵掌声。

“中国天眼,果然名不虚传。”新加坡留学生孙崇元说,这个巨型射电望远镜像一个“大锅”,可以捕捉到远在百亿光年外的射电信号,不可思议!

在“中国天眼”景区观景台,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的FAST,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代表团眼前,记者不时听到他们口中传出“哇啊!哇啊”的惊叹声。

燕京学堂学生在FAST观景台合影留念。 贺俊怡 摄

孙崇元说,看到FAST让他想起新闻报道里的南仁东先生,20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奉献在科研工作第一线,这种执着精神是当代年轻人值得学习和敬仰的。

一直关注FAST动态的燕京学堂学生刘新宇,在结束一天的参观行程后感触颇多。他说,从选址到落成的22年里,科学家和建设者们迈过重重难关,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这20多年的建设历程犹如中国科技创新奋斗的一个缩影。

合影。 贺俊怡 摄

记者了解到,此次学生代表团都是带着“任务”走进贵州的,需把所见所闻中印象最深刻的事记录下来。

来自阿根廷的留学生伍帝泰向记者透露,要把在中国天眼景区看到的都写下来,特别是FAST与科普游的结合,这种方式让他觉得很有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