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数据跨境流通不够便利?上海如何追赶纽约伦敦新加坡?

8月10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召开数据流通科技创新系列成果发布会。会上公布了临港新片区数据流通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揭牌了跨境数字信任、数据流通安全合规治理、国际数据与算力服务、国际金融数据服务和国际数字贸易服务等十大联合实验室。实验室将在跨境数据流通创新试点、国际数据服务、数字贸易、数据治理、数据安全评估以及国际数字信任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推进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引育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

数字时代的当下,跨境数据流通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它能提高生产率和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国际贸易。但出于国家安全等因素,各国对数据流动也实施了不同力度的监管。尤其对跨国企业而言,数据流通便捷性是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

依托“国际数据港”,临港新片区已实现首家企业通过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试点、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推动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投入试点运营,但离达到“五自由一便利”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丁波涛认为,从全球范围看,上海的互联网数据交换吞吐情况在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并无领先优势,临港更应承担先行先试的任务。

发布会上,临港新片区也接连官宣了一批相关动作:跨境数科临港科创平台与中机研标准研究院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亨通集团、浦发银行、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等高校、企业、平台签署了26项重大战略合作。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启心介绍,将根据合作方优势,推进数据安全保护、可信流通、数字贸易、数据服务、游戏数据等多方面工作。

发布会上还宣布成立了上海国际数据港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和上海国际数据港汽车数据联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将针对数据产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前瞻性、关键性科学问题与核心技术进行探索,推动产业合作发展。上海市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跨境数据流通)也同步成立。该创新基地重点围绕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以场景为导向,组织开展相关标准的研究、拟订、试点示范、应用推广及合作交流等工作,致力于成为促进跨境数据流通标准化建设的新型智库与支撑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国际数据港发展联合研究中心还发布了“国际数据港指标体系”,为更准确掌握国际数据港的建设进展提供量化分析支撑。“体系将涵盖国际网络流量、交易量等指标,量化地反映开放水平、市场活跃程度、产业发展情况等。”张启心说,“对标纽约、伦敦、新加坡,临港在哪些方面还有多少差距?有了这套体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很清楚了,就能更精准地‘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建设这套体系还有助于接轨国际通行标准,帮助临港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栏目主编:徐敏 题图来源:朱瓅 摄影

来源:作者:胡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