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公共租界中的多国部队——万国商团

万国商团,英文简称SVC,起初名曰“上海本埠义勇队”(Shanghai Local Volunteer Corps),是上海公共租界内的一只准军事组织。成立于1853年4月,当时为抵御太平军侵入,由英、美领事组织成立的外国侨民民兵武装。1854年泥城之战成为万国商团成立后首次参加的战役。此后在四明公所事件、上海光复、五卅运动、“一·二八”事件、淞沪会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上,万国商团都曾出勤。1941年,日军进驻上海公共租界;1942年,日本控制下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下令将该团解散。

万国商团

1853年初,太平天国势力攻占金陵、镇江,并向苏州、上海方向进发。太平军的东进引发了上海各租界民众的恐慌。为弥补租界内驻军的不足,是年4月8日,英、美两国驻上海领事召集旅沪的英美外侨决议成立租界的民兵组织,当时定名为“上海本埠义勇队”。同时规定,凡在沪英国男性侨民一律编入义勇队。同时,会议任命原驻印度英军军官屈隆生上尉担任义勇队队长。因为当时参加义勇队的还有一些其他国家侨民,且其多为洋行职员,所以义勇队也俗称为万国商团。万国商团成立后,与驻沪英军、法军一同成为保卫租界的重要军事力量。

上海万国商团旗

万国商团帽徽

1854年4月4日,清军在泥城浜附近袭击了英商祥泰银行职员乔利夫妇。万国商团不久后接到报告,随即先遣数人出击。半小时后,万国商团大部和英、美驻军抵达战场,并成功迫使清军撤退,史称泥城之战。

“泥城桥之战”

这一战役成为万国商团成立后的首战,从此,商团就将4月4日这天定为“建军节”,而且在此后的每年这一天,商团都会在跑马场(现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1927年英军在跑马场演习;

1937年万国商团阅兵仪式;

跑马总会外的外国军队

万国商团在南京路阅兵

1935年靜安寺路斜桥总会前设阅兵台骑兵团经过阅兵台接受驻华英军司令塞克礼少将万国商团司令格利安上校检阅

1935年靜安寺路斜桥总会前设阅兵台骑兵团经过阅兵台接受驻华英军司令塞克礼少将万国商团司令格利安上校检阅

1935年,英军阅兵队行进在南京路上

拍摄于1930年,万国商团的军乐队在南京路上年度例行游行。

拍摄于1930年,万国商团的美国骑兵部队从上海跑马厅出来进入南京路。

万国商团团员、巡捕、童子军代表在纪念碑前就位;万国商团军乐队和法军军乐队陈列于纪念碑两侧。

小刀会起义被镇压后,万国商团一度停止活动。1860年,太平军再度逼近上海时,万国商团重新恢复常规训练,并由尼尔上校负责指挥。1870年7月2日,万国商团就商团的去向召开会议,会议最终决定将商团管理权交予公共租界工部局。从1877年起,商团与英国政府开展合作。1878年,商团进行整编,整编完成后改为两队,即甲队和乙队。1900年,华北爆发义和团运动,为保证租界安全,商团进行扩编,下属部队由2支扩编到9支。1903年,工部局与英国陆军部签订协议,以后万国商团的司令由英军现役军官担任。

万国商团高级军官

1927年,国民革命军进抵上海,工部局与停泊在吴淞口外的原沙俄海军的“格雷博夫舰队”达成协议,对其进行收编组成了万国商团俄国队,成为商团中唯一一只采用募兵制的队伍。

拍摄于1930年,万国商团游行队伍里的俄国部队,都是从苏联逃出来的白俄。

万国商团以白俄士兵为主组建了一个步兵队(营),辖2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排,后又扩充为一个步兵联队

1932年,中日在上海爆发战事,万国商团进一步扩编,部队增加到20支。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万国商团负责守卫租界边界。淞沪会战结束后,万国商团负责看守退入租界的四行仓库守军。

拍摄于1924年,万国商团的士兵在租借街口站岗。

拍摄于1937年,万国商团的士兵在上海街头巡逻,此时已是淞沪会战前夕,局势紧张。

万国商团有四个特点:一是国际色彩重。上海公共租界被称为“一个微型的国际联盟”,各国侨民较多,体现在万国商团中即是建有各国专属连队,如德国队、葡萄牙队、奥匈队、日本队、美国队、菲律宾队、意大利队、上海苏格兰队、白俄团、犹太队,甚至还有中华队。而侨民较少、实力不济者,或几国联合组成一队,或选择加入由英人主导的万国商团连队中,如捷克斯洛伐克人、丹麦人、瑞士人、荷兰人、挪威人、瑞典人、波兰人、立陶宛人、叙利亚人、伊朗人、埃及人、智利人、澳大利亚人等。万国商团先后成军50余支作战单位,很多是民族属性的连队,入团服役之各国各地移民为数众多,因而以“万国”冠名,名副其实。这在其他商团中绝少见到。

万国商团英国队

万国商团英国队

苏格兰连

万国商团法国队;

万国商团法国队;

1938年万国商团中的美国连队;

俄国队成为当时万国商团中唯一的常备部队,也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俄罗斯营领章

万国商团德国连队;

工部局日本人巡捕与上海义勇团日本队

工部局特别警察队中的日本队,也称“万国商团”上海义勇团日本队。

工部局特别警察队中的日本队,也称“万国商团”上海义勇团日本队。

意大利连

上海万国商团犹太分队JEWISH COMPANY OF SHANGHAI,这是全世界唯一一支犹太的军队。

万国商团中国连队(前身为1906年民国政府发起组织的体育会,后编入万国商团而成中华队)

中华队胸徽

二是影响范围广。万国商团源于英国,其演练方法、建制模式、组织章程等,皆为后起之华人商团组织所借鉴。不仅如此,万国商团历史上多次对外出防、对内弹压,不仅直接决定着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走向,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亦有重大影响。

1893年,开埠五十年庆典,外国商团马队途径南京路

1902年义勇队行进在南京路

19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南京路367号,兆芳照相馆前,一队万国商团士兵在街上警戒,很多人围观

万国商团的兵源主要分常规征兵和自愿临时入伍两部分。常规征兵通常在每年上半年征召符合条件的市民。在平时,如果有人自愿加入商团,需提交申请并有人担保,在经过军医进行体检,并由所属国驻沪领事出具证明,申请人及担保人宣誓后,可临时入伍。临时入伍者需要接受包括操练、射击等为期一周的新兵训练课程。课程结束后,入伍者还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新兵特训。万国商团一般每年的9至12月间举行训练,最初训练设在位于穿洪浜附近的靶场(位于今武进路),当时该地属于人烟稀少的租界郊野地区。修建靶场时,填埋了靶场南侧的穿洪浜并修筑道路,该路因靶场而得名靶子路。之后,随着靶子路人口逐渐稠密,靶场不得不另觅新址。1896年,在当时属宝山县境的地方另建新靶子场,即位于今鲁迅公园和虹口足球场。万国商团日常的训练内容包括射击、露营、野战、防暴等。除中华队、日本队、俄国队和葡萄牙队分别采用本国语言和训练方式外,其他部队均使用英语,并按照英军操练规则进行训练。

上海打靶场

万国商团阅兵式(1882)

上海义勇团日本队的训练情景。

凡遇到重大形势时,万国商团司令部会应工部局命或自行发布动员令,所有成员按动员令要求向指定地点集中。自1853年成立以来,万国商团共发布过25次大规模动员令。包括1854年,泥城之战;1860年、1862年太平军东进;1870年,天津教案;1874年,四明公所事件;1891年,江南教案;1894年,甲午战争;1896年,横沙岛农民暴动;1897年人力车夫暴动;1898年,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4年,日俄战争;1905年,大闹会审公廨案;1911年,上海光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1918年人力车夫暴动;1918年,上海小贩暴动;1918年,上海反日风潮;1924年,江浙战争;1925年,五卅运动;1927年,国民革命军进抵上海;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淞沪会战;1938年,抗战爆发一周年纪念运动。

三是军事实力强。1900年之后,上海万国商团成员一直保持在1000人以上,装备先进,后期更是有常驻守军(白俄团),渐有正规军属性,力量之强,独步亚洲。万国商团规模远超同期之新加坡、中国香港、天津、汉口等地的外侨商团组织,社会影响之大亦非其他商团可比。

万国商团分为司令部和各分队,司令部是商团的作战指挥及后勤保障机构,主要由司令、参谋、牧师及军医等组成。在司令部下,设有A、B、C、骑兵、特种兵、炮兵六个大队。A大队下辖甲队、乙队、上海苏格兰队、犹太队以及防空队。B大队包括美国队、葡萄牙队、美国后备队、美国机枪队和菲律宾队。C大队,俗称俄国联队,是商团内唯一一支常备军队,下辖俄国常备队和俄国义勇队。骑兵大队,分上海骑兵队和美国骑兵队。特种兵大队,主要包括上海工程队、装甲车队、中华队、日本队、译员队、运输队和通讯队。炮兵大队则辖有上海重炮队和上海轻炮队,该队持续到1935年,因重炮队解散,该大队被裁撤,上海轻炮队被并入A大队。

拍摄于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期间,万国商团的装甲车部队

拍摄于1930年,在南京路(今南京西路)上游行的万国商团装甲车队。

装甲队

拍摄于1932年,万国商团配备的装甲车近照。

装甲车队领章

拍摄于1930年,万国商团配备的火炮。

万国商团美国机关枪队;

拍摄于1932年,万国商团的马克沁重机枪班组。

拍摄于1932年,来张侧面照,看枪别看人。

军医领章

四是存在时间长。万国商团诞生于1853年4月,终结于1942年9月,拥有长达近90年历史,几乎贯穿近代上海城市兴衰始终,即便在世界范围亦鲜有匹敌者。

1939年,二次大战欧洲战事爆发,英籍队员纷纷回国应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整个公共租界,最初一段时间,日军依靠万国商团来维持租界秩序。翌年,随着日军势力得到巩固,万国商团已无存在的必要。6月,由日本把持的公共租界工部局下令解散万国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