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专题研报丨“健康社区”视角下的地产开发【上】

导读:以“健康社区”为切入点,结合美国洛杉矶健康社区规划要点与地产项目在开发、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与先行方案,重新审视社区。

◎ 易居克而瑞深圳区域

“社区”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翻开各大词典,该词往往被解释为“以某种特征划分的居住区”或“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然而回顾历史,“社区”其实是个舶来品,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中并无该词的应用。直到近百年前的1933年,以费孝通为首的燕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生,在翻译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的论文集时,才第一次将英文Community翻译成了 “社区”,并逐渐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通用词汇。

▲图:费孝通与乡土中国

在过去的100年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与转型,社区一词的含义也在持续地演化。从以“乡村共同体”为代表的传统社区到城市化下的“现代社区”;从“居住空间”为聚焦的实体社区到互联世界下的“线上社区“,人们赋予了”社区“更多的时代内涵与特有价值。

另一方面,“城市化”同样是过去100年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面临着各种全球性的挑战,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再到老龄化,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城市的发展模式与人们的居住形态。

面对这些挑战,相关国际组织纷纷提出应对策略与目标远景,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就发起了“健康城市”的运动,继而“健康城市项目”“欧洲健康城市网络”逐步展开。在而后的2016,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人居三)通过了《新城市议程》,将“人人都能居住和建设公正、安全、健康、便利、负担得起、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列为其共同愿景目标,并致力于城市范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背景信息:作为联合国唯一聚焦城市和人居环境议题的峰会,也是全球范围内有关城市和住房问题最高级别的大会。,2016年10月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举办了第三届人居大会(人居III)。此次会议制定的《新城市议程》, 为今后20年世界城市的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

社区是构成城市的最小单元,承载的不单是居住的功能,还包括构建一个健康城市、情感和精神的归属地。在这里,人、自然、生态、城市、文化、智慧,与健康组成完整的生态和社会模式。在此背景下,“健康社区”的概念也就孕育而生了。这个概念在80年代在美加两国提出和实践,随后西欧、美洲地区等世界范围内相继推广和普及。

▲健康社区的特征与实施步骤

来源:NPO组织-卫生资源行动(Health Resources in Action)

尽管就如何建设“健康社区“而言,各地并无统一定义,但着眼点却往往相同。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为例,就将健康社区方案定义为能够使居民更容易获得健康生活的社区规划和设计。健康的社区设计鼓励土地混合用途开发,使人们更接近他们居住、工作、学习、娱乐空间更加接近。减少了对汽车的依赖,并提供了经济适用的住房、良好的单车出行和步行基础设施、社交空间、交通、公园和健康食品。而洛杉矶则在建设健康洛杉矶的实践中,将社区的关注重点聚焦到了“社交环境(社会资本)、卫生环境与建成环境”三大维度,形成了相关的健康社区营造策略。

▲“设计一个健康的洛杉矶项目”(Designing a Healthy LA),健康社区是其中一个重要元素;来源:gensler.com

本文将以“健康社区”为切入点,结合美国洛杉矶健康社区规划要点与地产项目在开发、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与先行方案,重新审视社区。

Part 1 建成环境

混合用地

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谈及功能混合造就了城市经济、社会和物质环境等多方面的多样性,城市活力也正是来源于多样性。另一方面,土地用途会影响人们的活动,合理有效的土地规划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充分的证据显示,促进散步或骑车出行等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明显有助于改善公共健康。

当下不少城市社区面临的功能、形态、空间与服务场景等单一的问题,功能单一的城市社区环境往往会形成单调低效且无活力的居住区,居民要解决日常生活需求如去超市、上学、工作等都必须依赖私人小汽车出行。迫使居民采取这种“过时”的出行方式,不仅不利于个人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城市的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汽车制动、轮胎磨损和汽车尾气所带来的污染对城市造成极大的健康负担。

▲图:被称之为“睡城”的北京回龙观社区,遍布着密集的居住区。区域内不仅几乎没有写字楼,公共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医院、学校、商业购物场所均不足以覆盖整个社区需求。数十万人的日常通勤与外出,给地区周边交通造成了极大压力。

不仅如此,远离相关功能设施还会造成社会隔阂、生活割裂、通勤困难、社区归属感缺失等问题,体现在找工作、学习、结交新朋友方面,进而造成精神层面的各种问题。

▲图:根据纽约市政府公布的《积极设计方针:促进体育活动和健康的设计》一文,每增加四分之一的混合土地使用程度,就可以通过鼓励步行减少12%的肥胖发生率。

与之相反,基于功能混合的混合社区,通过土地利用和行为的混合性,不仅可以产生建筑与空间的丰富性,也往往会给社区生活带来重叠化和复杂化,交通与生态的多样性,信息数据与服务的综合性,进而可以营造健康并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图:由MVRDV设计,坐落于阿姆斯特丹露台综合体“山谷”项目,将打造成一个更适合居住和具有更完善配套设施的城市社区,迎接在未来十年大量迁入的居民和其他公共项目。“山谷”涵盖公寓,办公,地下停车库,露天酒吧,各式零售商铺及文化设施等。

因此,我们在社区开发时,首先在开发思路上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多样化的用地模式使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绿色的生活及出行方式,同时解决日常生活所需(如“超市、学校、零售商店和酒店距离居民区不超过0.25公里)。特别是在当下生活与工作方式不断转变的环境下,家庭,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社区空间将很可能成为三种空间的混合场所,传统的社区共享公共活动空间、社区的商业空间等也或成为工作与社交的融合场所。

▲图:在谷歌Sidewalk Lab多伦多未来社区规划中,提倡混合利用的空间概念和办公室,零售,住宅混合的模块化单位,造就社区的生活多元化和城市的活力。

另外,混合开发的思考维度还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除了相较宏观的城市层面和片区层面,在街区与地块层面和建筑层面的混合建筑有着不同的关注要点与策略,具体如下:

运动设施与公共空间

有规律的身体活动不仅能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改善和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减少过早死亡的机率。在混合开发模式下,多样的设施、公共空间为各类人群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性,满足居民多层次身心健康的需求。

▲图:作为新加坡最大的“社区综合体”, 淡滨尼天地(OUR TAMPINES HUB)是集公共服务中心、大型露天体育场、游泳池、多功能健身设施、室内剧院、家庭健康中心、图书馆、各类学习中心、幼儿园、餐饮、商场于一体的新式社区生活场所。

社区是人们开展体育运动和锻炼身体最便利的场所,健康社区的开发需要考虑公共健康基础设施的品质与可及性。一个优秀的健康社区,应该将运动、健身融入日常生活。相关运营和设计策略与项目可以主动(如社区广场和公园内的活动)或被动(社区连通性,可步行性、公共交通可及性)地影响着社区居民是否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淡滨尼天地5楼,铺设了室内环形塑胶跑道和雨棚,可以无惧日晒雨淋跑步,跑道绕一圈是705米。除此外还有全长6.9㎞的自行车环道与新加坡城市骑行线紧密相连。

一个优质的公共空间应对人群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从街道到室内的延展变化就变得至关重要。理想情况下,这种空间的变化应是自然而然的:空间的区隔或不需分辨,走出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不应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而是人们的本能。

▲图:设置在淡滨尼天地3楼的室内羽毛球馆。这里有20个羽毛球场地,可以举行各类比赛。

另外,将健身运动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步行范围之内等手段打造拥有充满活力的社区中心,也可以激发人们日常运动锻炼和健康饮食,从而通过物质空间功能有效整合实现健康水平提升。除倡导步行外,优良的自行车基础设施;鼓励积极交通的基础设施;也是有效促进日常体育锻炼的策略。

根据机构smartgrowthamerica的调研显示,如果公共休闲空间在离住所1公里之内,12-15的年轻人则更有可能采取步行,是他情况下的2.5倍。

——节选部分,下期敬请期待——

声明:文中图片除注明来源外,均源自网络,如涉版权,敬请联系删除。

免费获取全文

♥ 战“疫”期间 ♥所有报告可免费获取

请后台回复!

后台留言申请加入湾区多元化地产交流群

(请备注:姓名+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