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城市的远见-生态十年考察新加坡归后感

笔者参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与规划实施近十年时间,研究了新加坡的各种案例也有十年,然而这是第一次来到了源头的新加坡城市。花了短短五日时间,行走近20万步,数十公里,深度了解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感触良多。面积不大的狮城,比北京五环和上海外环围合面积稍大,四面为海的岛屿国家,取得了如此了不起的成就,确实让人肃然起敬。整理个人感悟如下:

一、 百年规划,实现精准管控和精明增长

新加坡共和国,也被称为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面积719平方公里,对比之下中国随便一个国家级新区或者县域都上千平方公里,北京五环面积667平方公里,上海外环面积620平方公里。刚独立时也是一穷二白的状态,但这么一个小国仅50多年就达到了人均GDP 5万多美元,GDP总量可与中国第三、四大的一线城市广州深圳相比而不落后。其背后的奥秘除了绝佳的位置外,最大的莫过于全世界最好的城市规划体系了。

D1 第一天,新加坡城市规划展览馆,其前身为市区城建局展示廊,是参观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必游之地,占据三层,包括模型,发展历史等,在这里可以观赏新加坡的规划全貌。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加坡的城市定位和发展远见。很早就确定了花园城市的定位,这么多年变化也只是变成了花园中的城市。1971年的概念规划到2011年最新的版本,无非是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没有颠覆性的修改,包括新的建设区域的发展方向、中心保护区的发展思路都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总体规划masterplan(相当于我们的详细规划),关注人民的需求,有五项基本的专项规划(建筑高度、公园水体、拥地住宅、街区及城市区及保护区、临街活力激发),最终确定土地利用(land use)规划,也形成了发展商开发的控制条件。

图:新加坡总体规划(Masterplan 2014)和土地利用(Land use)规划

1998年开始,采用了“开发指导规划”(DGPs)的方法,将全国分为5个规划大区,55个规划分区。由于规划一直不变而且规划起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的作用,从1999年开始,规划区和警局警岗设置、人口管理如人口普查等相关联,和83个选举区平行发挥着社会管理的作用,规划真正起到了社会治理的属性。55个分区的开发指导规划编制完成后,其中与土地规划的相关内容合并为总体规划,其他内容合并为特定和详细控制规划。

图:规划沙盘

20多个新市镇在这些规划区建设出来,形成了居住区,西部的大片区域被填海规整后成为裕廊工业区。中央的保护区承担着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雨水蓄水池的作用。散落的绿色空间和整个新加坡融为一体,第一个绿色空间都经过了低强度的精细设计,形成自然化的步道,使人能够进入而又不会受到大规模的影响。规划区内保留新加坡特色的“白地”,让市场决定一些使用用途尚未清晰的用地。

二、 以人民为本,关注最普通人的衣食住行

早就听说新加坡的新市镇是典范,也研究过无数次的案例,但来看到真正的新市镇,仍然感触良多。新加坡新市镇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建设的,其中解决了新加坡近80%人口居住问题的组屋也是由HDB负责。走入位于70年代建设的大巴窑新市镇的建屋发展局,第一感觉是进入了一个超级大地产商的售楼大厅,与国内不同,这里价格公道透明,没有各种夸张的宣传。里面大屏幕显示着不同的组屋剩余单元数,值得注意的是二手组屋交易也在这里进行,这样便杜绝了房产中介左右价格的可能,也便于执行统一的组屋管理政策。整个新加坡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到处都是中介的情况,炒房在新加坡这么一个国际化城市里几无踪迹,HDB可以说政绩显著。1991年,为表彰HDB的贡献,联合国就授予了HDB“世界居住环境奖”。

图:D4第四天,建屋发展局大厅、组屋沙盘和组屋交易情况

1、 生活便捷,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开发

(1)新加坡的新市镇规划

历数新加坡新市镇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新市镇女王镇,实际上是英国殖民当局开发的,后来新加坡独立后接手建成为一个解决当时住宅短缺和高失业率的困境。在HDB的展厅有这样一个发展历程的介绍。所有的新市镇都有地铁连接,TOD开发模式的普及使每个市镇有具备一个便捷的出行系统。全新加坡55个规划区,有20多个新市镇正在规划中,还有更多的新镇也在开发中。这些新市镇其实就是新加坡市中心的卫生城镇,比起国内的卫星城往往比市中心建设水平差的很远,新加坡新市镇建设水平极高,有完整的绿色空间、公共服务、居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需要的一切。使新加坡的公共服务配套不再局限于市中心。

图:D4第四天,建屋发展局展厅-新市镇发展历程

(2)社区及邻里中心

新加坡的新市镇规划通过分为新市镇-邻里-邻里组团,新市镇通常2.5公里边长的范围,约625公顷左右,可以容纳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人不等,每个等级都设置有一个服务中心。这些中心通常能够有12个基本行业和业态业种:菜场、银行、邮政、卫生所、洗衣房、理发店、快餐店、超市、书店、修理铺、公共厕所和社区活动中心。新市镇的镇中心,服务整个新市镇,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这些镇级的服务中心通常都有地铁站点直接连接,出站即能享受。而一些新镇如榜鹅通过小型的轨道交通实现了邻里中心的连接。

图:D3第三天,淡滨尼镇中心-Our Tampines Hub

图:D3第三天,淡滨尼镇中心-Our Tampines Hub(拥有标准足球场、游泳馆、羽毛球馆、大排档、餐饮中心、中心广场、楼顶跑道、小花园等各种完善的设施)

邻里中心,服务整个邻里,约2-3万人,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通常包括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农贸市场和小贩中心(东南亚地区的集中的小餐馆,就近服务居民日常餐饮,一些新的地区也称为咖啡中心)。通常居民可以步行800米以内就可以到达。邻里商店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服务2-3000人,通常包括普通日用品商店和餐厅,这些地方居民步行5分钟约400米以内即可到达。随着建设密度的提高,这两类也有一些合并的趋势。这些小规模的服务设施通常政府都会有相应的租金政策支持,以保障居民维持较低的物价水平。

图:D3第三天,榜鹅镇邻里中心之一(包括商店、银行、诊所、餐厅等)

图:D3 第三天,榜鹅镇邻里组团中心(幼儿园、一楼架空的公共空间、居委会)

2、 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发展六代小镇

有学者把新加坡新市镇按规划时间简单划为了五代。在HDB的展厅里正好展出了第五代榜鹅(Punggol)的规划,刚好在前一天参观过现场,所以记忆深刻。再看规划就更好的理解了规划的思路。另外还有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下一代的“森林市镇”登加(Tengah)的规划方案也在这里展出。

图:D4 第四天,HDB的榜鹅展厅、登加展厅

(1)20世纪的新市镇-女皇镇、大巴窑、宏茂桥、淡滨尼

女王镇是新加坡最早的新市镇,早在殖民时代就是预备发展的居住区,新加坡独立后,即20世纪60年代将之作为新市镇发展,位于市中心西南方向,面积21.9平方公里,人口12.7万。早期的市政公共设施较为简单,但图书馆、体育场、游泳馆和饮食中心还是一应俱全,交通被两条主题分割,但尽可能还是规划的环形道路,由于各种限制条件,整体规划的交通并不顺畅,邻里中心的布置也明显差强人意,虽然是一个早期的新市镇,但还有很多新的组屋和公寓在建设,如杜生阁等。大巴窑是新加坡的第二个卫星镇,新加坡建屋局就位于此地的镇中心,在1964年启动建设,仅六年就达到了几乎现在的规模,镇面积约8.5平方公里,约15.6万居民,出现了四房室、五房室(三室一厅、三室二厅等)的大型组屋。配套设施的问题得到重视,镇中心分布了商业街道和各种配套,邻里中心和组团中心也初具雏形。但缺少立体停车以及开放空间不足也是这一时期的短板。晚于大巴窑的宏茂桥,1970年代开始建设,占地13.4平方公里,人口近22万人。是新加坡第七个新市镇,这个时期的新市镇开始出现新加坡本地特色,摆脱了英国的规划设计的局限。1980年代的淡滨尼新市镇,1991年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并给予了“创新和成功的人类居住地的评价”,是新加坡新市镇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占地20.6平方公里,人口约26万。邻里之间在规划时就精准的分布了相应的服务设施,这在后续的新市镇建设中获得了推广。淡滨尼的镇中心的综合体是个非常优秀的建筑,可以说是新市镇综合体的一个典范。但是组屋的不足在这时也体现出来,也催生了社会化的设计团队帮助HDB进行组屋设计。

从这些发展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新市镇也并不是从第一天就做的非常优秀,通过调查-评估-完善的过程,使每一代新市镇好的方面得到继承,缺点进行逐渐改进。比如交通组织的优化、镇中心的设计、配套设施、邻里提升、停车空间、开放空间和组屋质量。从大到小,宏观到微观,每一步都非常细致,才有了新加坡新市镇的今天的成就,这或许也是中国应该学习的地方。如何才能将这么多年的建设经验在一定区域内总结提升推广,进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或许是中国未来新城镇新时代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图:D4第四天,大巴窑镇中心商业街及街景

图:D4第四天,宏茂桥镇中心商业街及街景

(2)榜鹅21镇

榜鹅新市镇1996年启动,面积约95公顷,提供8万个住宅单位及完善的各类配套设施。因为榜鹅被认为是新加坡新市镇未来发展方向,是新加坡面向21世纪打造的小镇,又称为榜鹅21镇。

榜鹅最大的特点是最好的发挥了交通的作用,地铁、小轻轨和公共交通在这里面融合在一体,每个轻轨站都有一个邻里中心。榜鹅的组屋居住质量已经达到了公寓的水平。

图:D3第三天,榜鹅镇小轻轨及小轻轨站出口处的邻里中心

在环境营造上,环镇打造了条环形水系,水系与绿地共同形成规模很大的绿色公共空间,被称为新加坡的小威尼斯。水系的最北端就可以通过狭长的海峡看到对面的大马新山市。榜鹅的镇中心,集成了购物、娱乐、餐饮、运动等多种功能,是名符其实的滨水综合体。

图:D3第三天,榜鹅水道+最北端的公园

图:D3第三天,榜鹅镇中心

(3)下一代登加森林镇

登加新市镇是新加坡最近建设的新市镇,占地700公顷,可建造约4万2000个住宅单位,首批组屋从2018年起开放预购。毗邻裕廊创新区(Jurong InnovationDistrict),该镇采用了HDB的亲生物镇指标体系(HDBBiophilic Town)将会是本地首个“森林镇”(Forest Town)、首个无车市镇中心、以及首个智慧镇。

图:D4第四天,HDB展厅(HDB亲近生物镇指标体系、无车镇中心)

3、 狮城风格,面向不同人群的特色建筑

五天下来,最具特色的就是新加坡的特色建筑,所有新建建筑都配有立体绿色,普遍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这些天参观了不同时期的组屋,南洋理工大学的两栋建筑,纬一科学园的建筑连廊以及绿建。

(1)组屋

新加坡有近80%的人住在组屋里,来新加坡不得不看组屋,利益于统一的规划,组屋有着完备的配套设施。由于早期的组屋是统一图纸,设计感不强,后来为了提升居住体验,让社会的建筑师参与设计,出现了很多新一代组屋,提升了居住体验和幸福感。

图:杜生庄组屋

图:杜生庄组屋是一个拥有960户居住单元项目,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普通群众负担得起的公共住宅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空中村落”的概念增强了整个区域内的社区感和整体认同感,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停车楼也是一个立体花园。

图:获得设计奖最高荣誉的杜生阁组屋

图:获得设计奖最高荣誉的杜生阁组屋,是政府在杜生区展开的“再创我们的家园”计划下的项目之一。该项目由SCDA建筑事务所设计,有五座40至43层楼高的组屋,通过多层停车场屋顶的天台花园相连。这个项目的许多设计元素在新加坡可谓首创。

图:达士岭组屋位于市中心

图:达士岭组屋位于市中心,有七座住宅大楼,拥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长的空中花园与最重的空中桥梁)。达士岭多次获得国际及本地奖项,包括美国芝加哥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区理事会颁的”最佳高楼建筑”奖;”世界建筑节”奖项,以及新加坡的总统设计奖。

(2)大学及办公楼

花园校区位于新加坡西南部,靠近裕廊西拓区。纬壹科学园位于西部。大学中的特色学院建筑及科学的办公建筑也给了不同的绿色建筑体验。

图:2015年建成的NTU“TheHive”学习中心,节能和智能建筑。

图:南大艺术学院

图:南大艺术学院,被称为“绿草屋顶”。屋顶的草坪可不只是为了美观,也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节省能源。曾在2011年获得新加坡“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

图:新加坡纬壹科学园(连廊建筑、绿色建筑)

(3)公寓

除了组屋外,新加坡还建有大量的公寓建筑,翠城新景(TheInterlace)就位于女皇镇附近。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为新加坡的一种新型的住宅形态,由OMA前合伙人奥雷·舍人设计。31栋住宅楼,每栋6层高,以六边形的格局相互联结叠加,构成6个大尺度的的通透庭院,其交织的空间形成一个包括空中花园、私人和公共屋顶平台的垂直村庄。底楼还是一个商业中心。

图:私人公寓项目-翠城新景

(3)酒店

图:位于中央商务区附近的都市绿塔 Oasia酒店(外立面绿色环绕,两个游泳池位于中间楼层和顶楼)

(4)公共建筑

新加坡市民文化中心,是一座商业文化综合体,由国际建筑师事务所Aedas 设计,拥有5000座的文化剧场+餐饮为主的零售部门,面积54000平方米,提供市民文化区和顶级娱乐、时尚生活和零售一体的空间。

图:新加坡市民文化中心The Star Vista

4、 大疏大密,享受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空间

除了这些高密度建设之外,新加还保留了一大片中央保护区,保护区具备了蓄积雨水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使这个袖珍的城市小国,拥有了一大片森林和自给自足解决供水问题的能力。

图:蓄水池旁边的步道

图:树顶吊桥和森林小道

三、 全域旅游,脑洞大开的旅游城

新加坡的旅游非常有名,热带的风貌,花园城市。但是本条件并不好,特别是东南亚有如此之多的旅游圣地。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建设了滨海湾花园,包括了魔幻的大树,鱼尾狮公园,各种花园等等,还有圣淘沙旅游岛。毕节路购物中心等。一个金沙酒店的无边泳池就能让人津津乐道。借助于优秀的城市规划,每个地铁站点都是一个旅游服务设施,不论是从中央保护区,还是不同的新市镇,或是不同的旅游区,都能十分便捷的找到吃购娱行住游的各种设施。真正实现了不同的人群来旅游可以到不同的区域,享受不同层级的服务配套设施。为新加坡的旅游带来了很多生机,也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生机。

图:滨海湾花园、金沙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