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脉的一部分,古民居建筑蕴含着成熟的审美观,凝聚着世代传承的亲情,承载着浓厚的人气。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这是我在闽南读书时,感受到闽南地区的房屋构造现象,其砖雕尤为独特,文化艺术表现力强烈,与福州地区的古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屋脊高翘,雕梁画栋”是闽南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特点之一。它表现了闽南受印度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形成的成熟的雕塑艺术。
此类建筑的房屋,称为“番仔楼”。
番仔楼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闽南一带华侨多到南洋一带创业,归国之后建造此楼,现存大部分是在清末到解放前后所建,以闽南泉州数量及精品为多。
番仔楼是一种中西合璧的闽南(特别是泉州)民居建筑,与闽南传统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工艺基本上就是闽南传统工艺,特别是泉州古民居的传统工艺,泉州民居建筑在中国古民居中独树一帜,闽南向来被称为红砖文化区,其中闽南民居的建筑材料多为石料、红砖和木料,因此石雕、木雕是常见的文化元素。
一座古厝,一栋番仔楼,一条街巷,都有故事,传承了一方的家风家训,形成了闽南特色文化和人文积淀,让人感受到这古老的温情和底蕴。
3千余人的村庄 侨属达9成
奎霞村与大嶝岛、金门岛隔水相望,3千余人口的奎霞村,侨属达9成,旅居境外并繁衍的人口,是村庄人口的五倍之多,是南安市著名侨乡之一。
顶行份文质大厝背面 林天祝 摄
奎霞人“以海为田”,出洋谋生的传统相当悠长。明清以来,奎霞人漂洋过海、外出谋生者络绎不绝,他们多数旅居菲律宾或香港等地,从事经商活动。
几百年来,奎霞这个滨海村庄,成就了林氏家族走向世界、繁荣家园的梦想。
林天祝 摄
奎霞林氏族人于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在家乡建造上百座的闽南传统建筑和南洋风格建筑。建筑大多沿东西走向的奎霞古街两侧错落排列,形成了古村落的街巷交通体系。当年华侨出资修建的“番仔楼”如今已成为远在海外的奎霞人浓浓乡愁最好的寄托。
保存较好的清末建筑有林氏宗祠、林文质故居、代庵大厝、四祧大厝、远胜大厝等5座建筑,均为砖石木构筑,单进两落三开间或单进两落五开间,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
奎霞林氏宗祠 林天祝 摄
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有应源楼、绍东楼、泉胜楼、慰萱楼、春晖楼等5座建筑,均为砖石构筑,大多为二层或三层楼房,红砖或水泥或者砖混结合外立面,水泥廊柱,三角形山尖,平顶。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造较为典型建筑有江星楼、怡安居、柳姑楼3座建筑,均为砖石构筑,多为二层楼房,平面呈三开间或五开间。
春晖楼 林天祝 摄
厝边的条石、梁上的燕子、厅堂里悠扬的南音,它们都以这红砖古厝、“番仔楼”为幕布,让远游归来的在外游子,不断回味着绵延的乡愁。
随处可见带有“爱国”“国富”之类等字
在泉州泉港割山村有一条楼下的新街。这条街上的建筑全由当地华侨修建,采用的是折中主义风格,西部装饰体现浓郁的南洋风格。街长虽不足300米,但建筑整洁大方,几乎都是带二层带骑楼的房屋,中西混搭的风韵犹存。楼顶的风漏装饰尤为精美,一条街几十种雨漏造型,形象各异,色泽鲜美,尤为奇观。据当地老人介绍,这条街大概建设于1948一1949年间。
新街的“番仔楼”基本都是二进结构,分为主厝和护厝。其中一栋名为“登北楼”的大宅内,前后厝宅是用一条短廊连接的,形成一个近似“工”字形的结构。
新街上的“东风楼”建于1968年,是华侨陈来枝出资修建,大楼上下两层都是由八根“中华柱”擎托,象征八方呼应。而二楼器具室外,有四幅陶瓷彩绘画,都是山水、花鸟图案,象征着四海升平。据住在“东风楼”附近的居民称,割山村当地的华侨都很爱国,在抗日时期,他们就想尽办法给国家捐赠钱、物。在抗日战争结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纷纷寄钱回家修建“番仔楼”,在这些建筑里随处可见带有“爱国”“国富”“强国”之类字眼的装饰。
有林路富,无林路厝
清咸丰年间,南安省新镇人林路,年轻时在码头做搬运工,有天躲在商船上去了新加坡,后来认识一位美国建筑商,包到一小部分工程,从此发迹,承建了新加坡许多重要建筑。
1908年林路在家乡亲自设计建造一座半宫殿式民居,中西合璧,别具一格,即“林路大厝”。
中间为正屋、叠楼,两旁为祖厅、书房,共有房屋99间。主体建筑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全部工程至民国初才完成。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水泥、红砖、釉瓦,不用杉木,开启泉州新建筑风格之先。
南安一带曾流传“有林路富,无林路厝”的谚语,意思是你可能和林路一样富,但不可能有林路这样的大厝。
建造大楼的材料均是外国进口
民国期间,志北、志端兄弟在菲律宾生意如日中天时候,于1934年回家乡泉州晋江吾坑村建造一幢占地两亩五分九的番仔楼,又叫“霸土楼”,次年12月竣工,拱门名为“拱辰别墅”,楼顶字匾为“志成兄弟楼”。
当时此建筑轰动整个泉州地区,许多外乡人都来参观,建造这栋大楼的材料,均选用外国进口的“马标”牌的水泥、“大力士”牌的钢筋,吕宋的锌管、柱面采用上海的的云雾石材配色抛光。汕头额绿瓷栏杆,杉料全用分连柴,连建筑师都是香港、欧洲聘请过来的。
材料总耗资两万一千五百块大洋 建成后共花费约5万大洋,志成兄弟楼有闽南特式红砖楼,中西结合各种造型及精堪的水泥浮雕,石雕,木雕等各种各样雕花,约50间房间,规模之大,建筑之宏伟。
不大的村落 30多幢“番仔楼”
素有“十户八九侨”之称的龙苍村,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面积不大的村子里坐落着30多幢“番仔楼”,静静地展示龙苍村华侨们的美丽乡愁。
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龙苍村坐落有30多幢“番仔楼”。(苏国贤 摄)
“龙苍村的30多幢‘番仔楼’历史建筑大多保存完好,相对集中并且连成片,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据介绍介绍,这些“番仔楼”大多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比较迟的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老的一幢名为“庄合发大厝”,建于1911年,已有上百年历史。
“番仔楼”大多中西合璧,既闽南古大厝特色,又有南洋式建筑特点。 苏国贤 摄
沿着龙苍村的村道一路寻去,可见各具特色的“番仔楼”,既有出砖入石、雕梁画栋、曲线燕尾脊、闽南红等闽南古大厝特色,又有廊柱式骑楼的南洋式建筑特点,中西合璧彰显时代特征。
每一幢番仔楼,都是一段生离死别、背井离乡、白手起家和荣归故里的故事。闽南人义无反顾地走向海洋,在异国他乡辛勤劳作,艰苦创业,衣锦还乡,而背后家乡的番仔楼则是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百年见证!
来源:闽声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