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跑起来”!下个黄金十年,知识城要构建兴产旺城湾区新样本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下一个“黄金十年”,如何“引进来”“跑起来”?9月9日下午,由南方都市报主办,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绿地香港湾区公司协办的“湾顶引擎 驱动世界”大湾区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举办。

会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相关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和部分知名企业代表等多位嘉宾为知识城的美好未来建言献策。他们认为,知识城具备先天的地理区位、生态环境和中新合作等优势,在政府政策支持和营商环境优化之下已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未来可进一步在“人”上下功夫,实现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发展,并提高区域开放性,打造“世界知识城”。

当天,位于环九龙湖总部经济带的首发项目——广州国际创新驱动中心在论坛上举行了战略签约仪式,广州泰和、亿航智能、小鹏汽车、俊怡集团、方欣科技、辉盛国际、中大科创、瑞穗健康科学、广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10家企业代表上台签约。项目由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绿地香港湾区公司“双国企”联合打造,是知识城环九龙湖核心区的航母级科创载体。

广州国际创新驱动中心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三个千亿!重大项目集中动工

知识城列入广州“一号工程”

今年8月,《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实施满一周年。这一年来,知识城“一核两心多园”全面提质,“三集群两高地”全面提升,“湾区创新策源地”和“郊区新城”建设全面提速。不久前公布的广州市“十四五”规划,把知识城列为全市“一号工程”,可见知识城未来肩负的发展使命之重,责任之重。本次论坛作为《总规》实施一周年总结阶段的研讨活动之一,旨在搭建第三方交流平台,共同关注和探讨知识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及动力,注入智库力量。

在当天论坛的政策宣讲环节,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伟坚表示,当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包括电子、汽车、能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气机械四大500亿级产业集群,聚集了千亿级企业1家、500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5家等。其中,知识城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端创新要素,高起点引进顶尖企业和项目,包括以诺诚健华、百济神州、瑞士龙沙等为首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于此,建设成为世界级合作平台。

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伟坚作政策宣讲。

据了解,过去一年,知识城乘着《总规》批复的东风,91个项目动工建设,75个项目竣工试投产,209座塔吊直冲云霄,142个工地灯火通明……知识城布点重大知识经济项目,完成固投总额超700亿元。

就在近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了“中新广州知识城落实国务院总规批复一周年重大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此次动工签约的重大项目涵盖总部经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基础配套等领域。其中,动工项目54个,投资总额约1017亿元;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约1137亿元。融资项目14个,提供政策性贷款融资支持1405亿元。

兴产旺城,构建湾区样本

专家献策:更高领域、更高水平、更多层次开放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用最美城市建设来兴产旺城、构建知识经济新城湾区样本?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单宁伟从政策赋能、以产兴城、以路通城,以业聚人、创新生态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他介绍称,当前,知识城紧扣《总规》,统筹产业与城市的空间整合、功能融合,全力打造“一核两心两轴多园”的发展格局,建立多层次、立体化、跨区域的交通网络体系,大力提升智慧交通水平,并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民生服务保障体系,做好职住平衡、民生保障文章。尤其是在创新生态的营造上,知识城立足国际视野,对标湾区标准,将继续坚持打造国际一流宜业宜居环境,加速集聚全球、港澳高端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发展竞争力。

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单宁伟作政策宣讲。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马向明指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是知识城始终如一的发展方向。从规划建设之初,知识城就需要平衡好居住、就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知识城最显著的区位优势在于“靠近未来大湾区最大的空港白云机场”,其次是依托大湾区的战略优势,知识城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场所,在大湾区也具有独特性。未来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马向明作主题演讲。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进一步提出,知识城的目标是要打造“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要从更高领域、更高水平、更多层次去开放,目前开放程度显然不足。未来要深化开放与合作理念,继续向大湾区、向新加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地区全面开放。其次,在留住人才方面,要实现柔性管理和使用,实现更高效的人才流动。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作主题演讲。

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上,马向明、陈鸿宇,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菁,以及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园区运营官冯梦觉、绿地香港首席运营官、湾区公司总经理侯光军、科大讯飞华南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杨增南、佳都科技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娄刚等企业代表,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知识城区域规划建设、营商环境改革、产城融合发展等话题。

论坛圆桌对话。

政企聚力,做好最后一公里

“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

政企同心聚力,才能让经济“转起来”。站在新的起点上,优质综合体建设如何顺应知识城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需求?

马向明认为,“中新知识城要对人才产生吸引力,需要展示在知识城生活的美好,不仅是常见的配套。因为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城市生活对于人的吸引力在于多样性”。

“在非常高的起点中,在非常好的营商环境里,到最后一公里,要做的其实是抛弃开发思维,转向经营思维”。绿地香港首席运营官、湾区公司总经理侯光军表示,在新时代、新阶段要有新的思维。“什么是新思维?生态社区。什么是生态社区?生态的企业家社群。绿地香港要做载体,做平台。我们有个口号:只要你带着主意来,其他由我们来。”

说起黄埔,必然绕不开绿地香港。其在黄埔区的进阶之路,恰恰见证了绿地香港“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的发展哲学。

1、瞄准广州东进瞭望口

2015年国家领导人考察新黄埔,对这个国家级开发区提出了“要以中国装备‘走出去’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更多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中国标准到国际市场竞争,促进产能合作,实现出口升级、产业升级”全新要求,对新黄埔区在广州东进充当的角色非常看重。

千亿配套,高起点铸就国际战略开发区。为帮助企业不断壮大腾飞,在商务世界中抢占先机,绿地香港高起点、高规划打造科学城门户坐标——广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打造了含“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科技、总部经济、互联网金融”五大产业主题的综合产业基地,并设置了企业服务平台、产业发展中心等服务配套,一站式解决企业多方面需求。

以绿地产业平台联动政府,共同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政企招商成果显著,跨区招商成果突出。其中,A2栋150米超高层办公已成为区域政企联合招商的产业运营载体。迄今累计引进企业500余家,包括“尚德教育”“航天信息”“益东金财”等多家总部龙头企业,年产值均超过1个亿,成功打造广州开发区“楼宇经济载体”及“税收落地”双样板。

2、率先享科创红利

到了2018年,房地产坚决落实“房炒不住”政策定位,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国家战略规划,建设提速。

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中新合作3.0版本,地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位置,历经八年蝶变,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进入开发建设新阶段。

在此大背景下,绿地香港迎难而上,既响应国策城略,又顺应全球知识经济大潮,着力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落子中新知识城。广州国际智慧产业中心GIC通过建立现象级IP化大城形象,定位知识城门户,率先享科创红利。

GIC在规划之初更注重结合区域产业规划,全方位发力构建“住、产、运、商”城市生态链,规划有全球企业功能型总部、智慧产业集群、国际健康产业集群、高知百年住区等四大业态。

一方面联合政府招商,推动并落实“黄金10条”“美玉10条”等企业进驻优惠政策,吸引数百家企业进驻;另一方面还通过自成热点、自造话题,政企联动、双港联动等形式,充分扩大社会影响力助力“IAB”+“NEM”产业发展,成就知识城鲜明的价值符号。

3、擎引下一个十年“总部经济”

2021年中新知识城被列入“广州市头号工程”。如果说,前十年主要看主打居住的凤凰湖,那么下一个十年,将聚焦主打楼宇经济、面积为5个凤凰湖的九龙湖。

根据知识城“一核两心多园区”的城市空间规划,打造环九龙湖总部经济带,将主要以多座规划及建设中的300米地标建筑群及总部经济为主,打造中新知识城城市核心、产业商务核心。

站在全新起点上,绿地香港再度巨椽挥洒,携手广州开投,双国企联袂打造环九龙湖总部经济带的首发项目——广州国际创新驱动中心。项目总规模72万㎡,200米摩天地标,也是环九龙湖目前体量最大、唯一在售的综合体。

项目展厅实景图

项目规划有独栋办公、超高层办公、人才公寓、商业街、五星级酒店、200米高地标,将依托绿地香港“一平台+两大基地+三大产业中心+配套公寓居住区”的全生命周期产业平台,全力建设成为国家级标杆产业园区,成为承载知识城未来70万人口,数万家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战略载体。

项目效果图

随着广州泰和、亿航智能、小鹏汽车等10家企业的签约入驻,广州国际创新驱动中心将再次擎引知识城下一个黄金十年。只有与城市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的商业“名片”,方能承担起区域“筑巢引凤”的重要使命。

文/王艳玲 莫郅骅

图/马强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