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港国际金融地位增强发展潜力大

图:香港回归25年,银行体系总资产增加超过2倍。\资料图片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1993年成立,见证香港回归25年来的发展历程。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在过往25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持续增强,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均呈现“极高速增长”,市场深度和规模一直有增无减,将来仍有潜力继续发展和提升。\大公报记者黄裕庆

余伟文在金管局成立之前,已于1990年初加入金管局的前身,即外汇基金管理局工作。他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发展,从市场统计数字(而非单凭印象)看,香港在多个领域均“稳占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第一位”;举例说,香港的银行体系总资产于今年4月底时约为27万亿港元,较1997年7月增长两倍;股市市值在今年5月底约38万亿港元,较刚回归时的数字也增长7倍(详见表)。

多项业务稳占亚洲第一

即使是一般人眼中认为发展得未如理想的债市,余伟文指出,香港债市的年度总发行额已由1997年的不足200亿美元,增长超过19倍至2021全年的大约4000亿美元,同样“发展得极快”。此外,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统计,在亚洲区发行的国际债券,香港以34%市占率“稳占第一”,高于美国(22%)、英国(17%)和新加坡(5%)。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和绿色债券的发展近年亦佳,香港管理的资产及财富管理总值(AUM)在25年间也增长了9倍至35万亿港元,“同样高于亚洲区其他金融中心”。

从上述数字看,余伟文认为:“清楚可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深度和规模一直在增加,将来也有潜力一直发展和增加。”

长久以来,香港一直扮演连系内地与国际资金和投资者的桥梁角色。余伟文表示,25年来,香港在这方面的发展同样迅速,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的日均交易金额迅速增长,足证香港作为桥梁的角色在最近十年“其实行得好快”。

香港凭借其成熟的金融体系,也成为内地资金走向香港市场或国际市场的跳板。余伟文以股票通“南向通”为例解释,单单在2020年和2021年,相关的每日成交量显着增加3至4倍。无论是在股票通、债券通或理财通的“南向”渠道,他认为内地资金将来透过香港走出去会继续增加,这是对香港很有潜力发展的空间。

离岸人币资金池劲增13倍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人民币资金池较2009年增加13倍。香港人民币RTGS系统于2009年开始使用,平均每日交易金额由当年的大约4亿元人民币飙升至17382亿元人民币,“甚至比港元的交易量还要多”,撇除当中部分比较大额的外汇交易,其间的增长“仍是十分迅速”。余伟文续说,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角色一直上升,这个角色在未来也会再加强。在国家制订的“十四五”规划下,其中一个策略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国际循环方面,香港的桥梁角色“只会更加吃重”。

整体而言,余伟文认为,在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中,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直保持增长、更加稳固,作为接通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角色也更加吃重;其间虽然曾经历大大小小的各种变化或金融周期演变,市场起起跌跌,甚至有不同的危机爆发,本港的金融系统“都保持得非常稳定、有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