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那些被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现况 中华牙膏 大宝 黑加白等等

中国这块蛋糕大而香,外资企业想抢占瓜分,品牌收购便成了其野蛮而又快速的途径。民族品牌被外资并购一直都是国人心中的痛,从大宝、美加净、徐福记、苏泊尔纷纷变身后,看看身边还有哪些国产品牌被外资企业收购或控股的呢!

美加净 1990年

1990年,美加净嫁给了美国庄臣公司,“美加净”商标被庄臣以合资方式收购,作价1200万元。第二年,美加净的销售额就过山车式下滑,从前一年的3亿多元降至600万元,可谓惨不忍睹。

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将伤痕累累的美加净购回,尽管不到4年时间,但美加净已经从行业知名品牌,跌至谷底。“美加净之痛”值得很多国产品牌深思。

中华牙膏 1994年

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在鼎盛时期的中华牙膏,甚至占据了全国牙膏产量的半壁江山,稳居中国牙膏市场销量第一位。曾经的民族品牌王者,被收购后变成如此模样,何其悲哀o(︶︿︶)o

孩儿面 1994年

1994年,德国汉高公司收购拥有孩儿面品牌的上海可蒙公司,而汉高与可蒙之间的合作也是中国日化行业第一起外资并购案。

收购后,汉高研发推出全新孩儿面产品,并加大广告及展品的推介,但孩儿面称霸面霜市场的风光早已不在,儿童类面霜愈来愈丰富,很多人已经不太容易在市场找到这款童年记忆了。

北冰洋 1994年

1994年,北冰洋和百事可乐合资,但没过多久就关门,北冰洋汽水从市场上消失。2007年,一轻控股收回“北冰洋”商标,2012年北冰洋汽水重新上市。

目前,北冰洋汽水95%的销量都在北京,同时开始向京外市场扩展。网友们纷纷感叹:“那略带中药味的健康可乐,终于回来了!”而期间的心酸,能与谁人说呢!

舒而美 1994年

1994年美国金佰利收购“舒而美”,并携“高洁丝”进入中国卫生巾市场,但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最终退出市场,现被同门“高洁丝”取代。

由于管理方面的失误,国内同类产品的发展崛起以及国际品牌的进入,舒而美与其说是被收购后的衰落,还不如说是民族品牌国际化的结果,即使有遗憾,也无可奈何。

华丰方便面 1994年

1986年,独特的风味,优良的品质使华丰三鲜伊面迅速风行全国,甚至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并在国内多项评比中屡获殊荣。

90年代初印尼金光集团成为华丰方便面的新东家,随后华丰方便面被外资方便面夺去了市场,风靡一时的华丰三鲜伊面已不再是消费者的首选,曾经的辉煌无法再现。

熊猫 1994年

1994年,宝洁收购了“熊猫”所有资产,只生产自己的汰渍、碧浪等产品,逐渐吞噬了“熊猫”的市场。北京日化二厂最终不惜代价,于2000年坚决收回了这一知名商标。

收回的熊猫当即推出新品,试图重走“物美价廉”之路,然被雪藏6年之久的熊猫已疲惫不堪无力东山再起,现在的洗护市场上已难寻“熊猫”的踪迹。市场竞争的残酷就是这样,错过就是错过了。

香雪海 1995年

1980年苏州香雪海开始生产冰箱,以其优异的品质,精美的工艺,成了冰箱中的精品,是当代传统和现实中极具代表性和文化内涵的经典品牌,也是当代品质和时尚的象征。

1995年香雪海与韩国三星电子合资,原香雪海苏州工厂成为三星电子在中国的生产基地。2010年,香雪海移师河南民权,以河南香雪海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名称复出。但名气不复存在。

活力28 1996年

1982年,“活力28”推出国际第三代洗涤用品——超浓缩无泡洗衣粉,开创了中国洗涤行业新纪元,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行业首位。但是被外资合资后,结果变成了悲剧。

在所有因收购而衰落的本土日化品牌中,“活力28”的命运最为唏嘘。1996年活力28与德国邦特色公司合资后,德方未兑现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活力28”逐渐淡出市场。

太太乐鸡精 2000年

2000年初,原本与美国百仕福公司谈判合作的上海太太乐集团–这家同样以鸡精为”主打”产品的调味食品公司,把80%的股份出让给了雀巢公司。

据东索食品财务数据,2014年度、2015年1-8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79亿元、7.18亿元;净利润6959.94万元、2067.70万元。太太乐背靠雀巢,算是品牌并购案例中发展较好的一个。

南孚电池 2003年

2003年8月,美国吉列公司,从摩根斯坦利、鼎晖投资等公司手中买走了香港(中国)电池公司的全部股权,进而控股南孚电池。2005年,宝洁公司以57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吉列,南孚又成了宝洁公司的子公司。2014年底,鼎晖投资从宝洁公司手中收购南孚电池78.775%的股份。

15年的来回“迁户”,即使是被其竞争对手吉列占据大半个中国市场,南孚任占有一席之地,极为厉害!

小护士 2003年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宣布收购“小护士”,这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首次收购行为。那时的小护士是国内排名第三的护肤品品牌,品牌认知度高达99%,市场份额4.6%。

被收购后,欧莱雅重新改造推出新的小护士,但没能被认可,市场占有率急速下降。多年过去,被“卡尼尔”取而代之的小护士,在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也许不久之后再也没有人会提起它了。

哈尔滨啤酒 2004年

AB集团为全球第一大啤酒厂,2004年以55.8亿港元的高价一举将哈尔滨啤酒集团私有化。2008年哈啤纳入比利时百威英博旗下。而AB集团同时持有内地最大的啤酒公司青岛啤酒10%的股份。

哈尔滨啤酒以纯正清爽的口味和干净利落的口感,深得啤酒爱好者的喜爱。即使是纳入百威英博之后,也在国内市场占据很大的份额,是相当厉害的。小编也很爱喝哦!

羽西 2004年

专注于研究中国女性肌肤的特质,以高效天然药性植物成分为中国女性肌肤研发量身定做美容产品的“中国红”品牌羽西,2004年6月被欧莱雅收购。

被收购之后,推出羽西流金璀璨系列,让中国时尚元素融入化妆品设计中,羽西的“中国风”路线更加鲜明,包装更美观更具有中国元素,是外资并购案例中实现“双赢”的典型之一。

三笑 2005年

2005年12月,高露洁棕榄公司与中国江苏三笑集团签订合资合同,由“高露洁”出资2100万美元买断“三笑”品牌。至此“三笑”品牌以1.7亿元人民币出售。

此后,三笑便专注于牙刷的研发生产,2003年后开创了“三笑”品牌牙刷连续多年保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辉煌成绩。但是被收购后的三笑,其市场占有率开始不断减少,辉煌不再。

统一润滑油 2006年

统一润滑油是国内较大的润滑油专业制造商,在全国31个省市区所有的地级市场均设有直供经销网点,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2006年9月22日,壳牌收购统一润滑油,获得统一惟有的两家独立法人公司75%的股份。

然而在2015年,壳牌宣布将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向霍氏集团和凯雷投资集团转让统一润滑油75%的股权。作为一家长期服务于中国本土市场的专业润滑油制造商,目前发展还不错(?′ω`?)

华润漆 2006年

华润漆采用欧洲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配色系统制造,产品产销量长期位居国内前列,木器涂料更是稳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但2006年美国威士伯公司收购了华润涂料。

华润涂料在中国涂料行业的地位具有指示性作用,但威士伯在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变,业内担忧华润涂料品牌或将被削弱。

苏泊尔 2006年

创立于1994年的苏泊尔,是中国较大的炊具研发制造商,中国小家电领先品牌,在小型家用电器具和厨具行业占据领导地位。

2006年8月,法国SEB获得苏泊尔控股权。收购完成后,SEB集团持有苏泊尔52.74%的股权。此外,苏泊尔公司创始家族持股量为36%。自SEB控股以来,苏泊尔实现了规模和业绩的大幅提升。[鼓掌]

雪津啤酒 2006年

雪津啤酒成立于1986年,以其一流口感、精致的外观、独特的工艺而闻名,年产规模可达140万吨,是国内知名度极高的品牌,被并购后依然发展壮大o(∩_∩)o

2006年,全球最大的啤酒集团——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经过近5个月的争夺,最终以58亿人民币全资收购雪津啤酒,这是中国啤酒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外资并购案。

白加黑 2006年

以黑白片日夜装而享誉界内,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好安眠的白加黑,是世界非处方药领先品牌,但是也没能改变产权转让的命运,当然这并不影响其行业地位。

2000年11月,东盛科技收购了江苏盖天力制药厂,也将“白加黑”等知名品牌纳入旗下。2006年,拜耳以10.72亿元收购东盛止咳及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其中包括——“白加黑“。

双汇 2006年

2006年,漯河市政府将双汇集团作价10亿人民币挂牌出售全部股份,而后,高盛集团和鼎晖投资合资投资公司罗斯克特以20亿人民币收购全部股份,其中,高盛占51%,鼎晖投资占49%。

被收购后的双汇,在市场占有率上不断攀高,收购国内国外家猪企业,稳坐国内行业老大位置。不管如何,被收购的国有品牌双汇虽然变了身份,但双汇的发展值得拥有掌声。

丝宝集团 2007年

2007年10月,德国著名日化巨头拜尔斯多尔夫公司出资约2.7亿欧元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洗护发企业丝宝集团旗下丝宝日化85%的股份。丝宝日化旗下包括舒蕾、风影、顺爽和美涛四大护发品牌。

拜尔斯道夫收购丝宝集团后,非但没有提供核心技术维护丝宝的品牌地位,反而令之后的中国本土洗护品牌陷入了僵局。这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所以说靠自己总比靠别人要好些。

西安杨森 2007年

2007年,在吸收四家中方股东股份后,美国强生对西安杨森的控股比例达到70%。美国强生从西安杨森拿走OTC业务,业内人士认为,其真实的目的是不愿与中方共享盈利分红。

可惜的是,整合之后的西安杨森就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在中国的业绩下滑,一直到今天,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复从前。

四川双马 2007年

双马牌水泥以早期强度高、抗冻性能佳、脱模块、色泽好等特点著称,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是四川地区较具影响力的水泥制造企业。

2007年,拉法基战略并购四川双马,目前,拉法基合计持有四川双马约75.26%的股份。被收购后的双马牌任然正常生产运营,但是在中国水泥行业影响力也慢慢变小了。

大宝 2008年

2008年,强生以23亿元高价收购大宝。强生接手大宝后,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样将之雪藏,而是对大宝产品线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没能助力大宝开拓市场。

不少人认为,强生对大宝的策略是边缘化处理,并未对其最关键的品牌形象进行重新塑造。不过时至今日,大宝的市场情况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甚至还有倒退。

四川水井坊 2011年

水井坊酒陈香飘逸、甘润幽雅的品质,所蕴涵的典雅文化与高雅品位以及借助此品牌为消费者提供的各项高附加值的服务,为白酒专家们推崇备至,受到众多深谙品酒之道人士的青睐。

2006年12月,帝亚吉欧以5.17亿元的价格收购全兴集团43%的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份。直到2011年,英国帝亚吉欧已于收购控股中国白酒品牌四川水井坊,水井坊将变身为洋品牌。

丁家宜 2011年

2011年,丁家宜被科蒂以4亿美元收购。被收购三年后,丁家宜的销售量严重下滑,科蒂集团便决定停售“丁家宜”系列产品。2015年,丁家宜重回创始人庄文阳之手实现“复活”,重启KA渠道。

曾经风靡一时,在国内市场上每六罐防晒乳液中就有一瓶丁家宜的中国品牌,如今重新复活,但归来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两年多过去了,在市场上能找到丁家宜产品还是很少很少见的。

小肥羊 2011年

2012年2月,百胜餐饮集团以协议计划方式私有化小肥羊的交易顺利完成。小肥羊从2月2日起正式在香港联交所除牌,并成为百胜餐饮集团旗下一个新的餐饮品牌。

辉煌时期的小肥羊店面数量达到721家,这是这个至今无人超过的数字,但在百胜集团的经营下,持续的关店,解除加盟商,导致小肥羊从顶峰逐渐滑落,背靠大树难乘凉,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徐福记 2011年

2011年7月11日,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徐氏家族将间接持有的徐福记剩余的40%股权。而创办已有30余年历史的徐福记正式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摘牌。

并购徐福记之后的雀巢,在糕点糖果品类市场,由于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送礼的减少,并没有达到原计划的收益,雀巢并购徐福是好是坏,还有待时间考证。

银鹭 2011年

雀巢公司与厦门银鹭集团共同为银鹭集团下属的银鹭食品公司增资25亿元人民币,雀巢公司出资15亿元,银鹭集团出10亿元。这样雀巢公司持有银鹭60%的股份,从而成为银鹭食品公司的控股方。

雀巢将以生产八宝粥和花生牛奶闻名的食品企业银鹭收入囊中,正好填补了雀巢在罐头和复合蛋白饮料市场领域的空白。就目前银鹭的发展状况,并没有极好或者极坏,也许平稳发展才是王者吧。

嗳呵 2012年

2012年12月,强生以6.5亿元人民币收购嗳呵100%股权,原股东全部退出。原嗳呵公司管理层及员工全部离职,公司已交由强生接管。强生解聘包括销售、生产、研发在内的所有原嗳呵公司员工。

嗳呵在被收购后产品线更加精简,由于产品更新慢等因素,强生想让嗳呵在母婴店渠道发扬光大,然实际情况或许并不算尽如人意,嗳呵任在市场销售,但是情况并不乐观。

丸美 2013年

2013年6月,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旗下的私募基金亚洲投资部门入股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49%。7月在上海,丸美集团与LV基金正式签约,LV基金成为丸美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因“弹走鱼尾纹”而被知晓的化妆品丸美,搭上奢侈品巨头试图走高端化妆品的道路,前景不被看好,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到高端这个位置,但是在二三线城市的口碑还是蛮不错的。

美即 2013年

2013年8月15日,欧莱雅集团斥资65.39亿港元全面收购“中国面膜第一股”美即,每股6.3港元,较停牌前溢价24.8%,收购完成后美即将从港交所退市。

美即在开辟中低端路线后,推出单片价格为8元的“平民”面膜,逐步占领面膜市场的15%左右,一跃登上面膜老大的位置。但美即被收购后迅速跌出前三,这样的剧情让人唏嘘,但却不令人意外。

金丝猴 2013年

北美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好时公司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收购上海金丝猴公司80%的股份。这意味着中国高端糖果市场几乎将被几大外资寡头垄断,更难见本土品牌踪影。

收购后,好时大刀阔斧的裁员、停产让金丝猴处于被雪藏的边缘,而金丝猴曾经遗留的库存问题则加剧了各方面的矛盾。国内高端糖果市场被外资寡头垄断,这是国内糖果行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