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评级市场“狼来了”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刘秋娜

当下国内评级市场上标普已至,惠誉或未远,穆迪也已在路上。

1月28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公告称,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称接受了该标普子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由此,标普正式获准进入中国。

1月17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论坛上表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均已在境内设立法律实体,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完成注册评价后即可开展评级业务。下一步要支持国际评级机构展业,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服务。

“美国能用武器毁灭一个国家,标普能用评级毁掉一个国家”,这句话在纽约华尔街流传甚广。小到一家企业的债券,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信用评级有主宰资金流动能力,评级上调,市场乐观,资本注入;评级下调,市场恐慌,资本逃离。

但国际评级机构能否适应“中国式”的打法,还有待观察。

压力与动力

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是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评级机构的引入,有利于满足国际投资者配置多元化人民币资产的诉求,也有利于促进中国评级行业评级质量改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但对国内评级市场而言,却意味着迎来了一支劲敌。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认为,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相比,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在品牌、资本实力、投资人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如何扬长避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共同课题。

在我国,评级虚高、预警不足等痼疾存在已久,2018年评级业更是遭遇了大公国际的丑闻事件。在“为多家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有违独立原则”,证监会责令大公国际限期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更换不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

在此之前,大公国际是国内第二大评级机构。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2017年全年大公国际承揽债项占比为20.38%。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亚太区总监张顺荣说,“国际机构不仅带来压力和动力,还会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融合,加速国内评级环境向国际靠拢,即强化市场选择。”因为在国际上,评级的作用在于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债券产品定价,是固定收益市场重要的一环,评级与否纯属市场选择。“但在国内,评级更多是一项监管要求。”

“没那么容易”

早在2011年,标普就推出首个针对大中华区开发信用基准。这一基准主要对活跃在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包括快速发展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借款人提供信用风险意见。

2018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规则》等文件明确表示,对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可以以境外法人主体或境内法人主体方式申请注册,且按照平等对待原则,境外与境内信用评级机构将遵循相同的注册要求和注册流程。

在积极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不只有标普。惠誉于2018年1月就将其所持的联合资信公司49%的股份出售给新加坡GIC。惠誉的一名发言人曾表示,惠誉当时也正在谋划申请中国在岸市场经营牌照。另一大型评级机构穆迪也在去年表示,“正在研究适宜的方案”进军中国。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标普是百年老店,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标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将会有很大的代表性。

虽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但标普目前并未彰显多少野心。标普中国网站目前仅有1页中文内容,其余内容均链接至标普全球网站,且中文页面仅有5部分内容:新闻稿&研究、信用观察视频、中国信用观察电子通讯、活动、了解信用评级。在新闻稿&研究一栏中,最新动态还停留在2018年8月,最近一次在华举办的活动是2017年11月,最新视频则是2016年12月发布的。

标普短期内能在中国投放多少人力物力?“标普常驻中国的人员有限,且收费较高,因此有可能走高端路线,寻找稳健的客户进行开拓。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其发展的步伐。”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说,“全面展业可没那么容易。”

更加开放

在这之前,标普与中国市场曾一度交锋。

2017年9月21日,标普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调整为A+,短期债评级由A-1+调整为A-1。这是自1999年以来,标普首次下调这一评级。

标普的理由是:中国长时间的强劲债务增长增加了经济和金融风险,尽管信贷增长助推实际GDP强劲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稳定性。

对此,我国财政部回应“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背后的原因,是国际评级机构长期以来所持的惯性思维与基于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经济的误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点,是加速中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连接度。”张顺荣说道,让国际投资人更了解中国、敢于投资中国。

潘功胜指出,一个开放、透明、安全、高效,富有深度、广度的债券市场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满足国际投资者投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日益增长的诉求。

1月31日,彭博正式确认,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将从2019年4月起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这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正式被国际主流债券指数所接纳。有估算称,加入该指数后,短期内将有1000多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券市场。

与此同时,评级业的开放,“也是希望借国际评级机构之手来增强中国企业的信用度、公信力,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债,寻找更广阔的融资市场并进一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前述行业资深人士称。

“2018年发行的中资美元债中,约40%没有评级。”联合评级国际有限公司高级董事黄佳琪说,中资美元债的投资人目前仍集中在亚洲,以非公开发行为主,“要想在发行上有所突破,就要尽快提升欧美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海外发债的接受程度。”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