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被外资坑害十余年,遇人不淑的南孚电池是否还能重铸昔日荣光

南孚电池聚能环 一节更比六节强,这段刻进一代人DNA的经典广告,成就了南孚国民电池第一品牌。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现在你去给电视遥控器买电池,你脑海蹦出来的是不是只有南孚的聚能环?

没错,南孚在上世纪就抓住了人们对电的极致渴望,就像我们小时候玩四驱赛车,都恨不得电池永远满电。

电量不足几乎是人类走进现代文明之后,最大的恐惧了。今天,就跟随品牌哥一起,来聊聊南孚电池的曲折又精彩的发家历史吧。

1.麻雀变凤凰,南孚从乡村小厂一举成为一流企业

故事还要从1960年代福建的南平说起,这个不起眼的福建小城,掩藏在三省交界蔓延不断的群山里。

在那片落后的山沟沟里,有一个南平电池厂,只有几间破旧低矮的厂房,以及一些陈旧的设备。

一直以来南平电池厂只能生产一种工艺落后的糊式电池,这种电池界的小米加步枪,自然不能创造太大的经济效益,只能在贫穷的山沟沟里勉强度日。

谁曾料到,就是这几间破旧的厂房,在多年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跃身成为全中国电池企业的领军品牌。

而这就不得不说一个叫做陈来茂的男人。

陈来茂出身于福建农村,从小就热衷于钻研科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里的尖子生,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就在当地地震中心做技术员。

十年特殊时期过后,陈来茂被调去南平电池厂。

面对着山沟里破败萧条的厂房,他并没有放弃,下定决心要盘活电池厂。

于是,他全国各地四处奔走,用“小批量、多品种、低价格“的方针谈下了来自北京、上海的客户,给这些外地的电池企业贴牌加工,再销往四面八方。

积累了一些资金之后,陈来茂带工人们改革技术,不断提升工厂的生产工艺。

南平电池厂出产的R20纸板电池和军用电池甚至还拿到了全国质量评比一等奖,渐渐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搞出了一些名堂。

1987年,南平电池厂的产值突破了500万元大关。

可是陈来茂的野心并不仅止于此,他做梦都想自己的产品能冲出中国,走向世界。那些年他亲自走访欧美的先进企业,先后带着一批技术骨干考察了日本的东芝、富士等知名企业。

见识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他敏锐地发现,当时国际市场上大为流行的碱锰电池在国内居然无人问津。

碱锰电池和传统的干电池相比,储能更大,体积更小,具有极大的前景。

在当时的美国,碱锰电池的市场占比已经达到了70%,而在国内这个数字几乎为0。

陈来茂在家算了一笔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时中国每年的干电池生产量是100亿只,即使只做5%的碱锰电池,那就是5亿只。

这个惊人的数字猛烈地刺激陈来茂的神经,如果做好这5亿只的生意,南平电池厂何愁没有未来?

陈来茂二话不说,带着一批骨干撸起袖子说干就干。

可是那时候他们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资金,于是,就在全国各地挖掘资源,皇天不负苦心人,陆陆续续找到了几家资金支持,顺利拿到中外合资营业执照。

南平电池厂正式改名“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插播一句,陈来茂情商非常高,南孚的起名大有蹊跷,南字取自福建南平,孚字取自股东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

有了资金的支持,南孚终于可以硬起腰杆引进先进设备。

1990年的春天,多少南孚人翘首以盼的日本进口设备正式进场吊装,同年7月,这条生产线成功产出第一批LR6碱性锌锰电池。

但是这还不是南孚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能够生产到检验合格还需要继续打磨。

以陈来茂为首的南孚技术团队,没日没夜泡在工厂里搞试验,直到成功解决碱锰电池钢壳深孔滚镍的技术难题,克服了能够大批量生产这种电池的难题。

并且这项工艺也评选上了国家级“火炬项目”。

自此,南孚电池开始大批量投入生产,这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电池质量,全部能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据媒体报道,当年南孚的生产线和产品被国家的鉴定专家团验收通过时,陈来茂和几个核心团队的伙伴止不住地狂喜流泪。

南孚电池的初步成功,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一次进步,更是我国电池制造业在国际上扬眉吐气的突破。

在过去,中国的电池制造技术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常年需要依赖进口电池。

南孚的这次突破可谓是意义重大,一个辉煌的民族品牌正在诞生。

自身技术的革新必然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南孚电池这个当初在福建山沟里的乡土企业,竟有这么一天,扶摇直上麻雀变凤凰。

到了1999年,南孚的碱锰电池销售量超过17亿只,跃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五。

2、过山车般的不断易主 南孚的命运曲折忐忑

技术上的领先使得南孚成为业界的领头羊,不过酒香还怕巷子深,想要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广告营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当时的南孚就非常有气魄,目光精准地投向了央视。

如果说放眼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无疑是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南孚电池就砸下了大笔资金,连续5年拿下新闻联播后5秒的黄金时间。

后来,南孚电池进行技术改造,推出了第一代聚能环电池,广告营销火速跟进,于是就有了响彻大江南北的广告语:“一节更比六节强”。

不仅如此,南孚还在1999年顺利拿下春晚的广告位置。

借着央视广告的东风,南孚火速在全国人民心中建立起深刻的印象。

直到如今,一节更比六节强这句话,不仅成为了广告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而且早已深入人心,甚至都成为了大家互相调侃的段子。

当我们看了一集节奏紧凑的电视剧,是不是都会忍不住评论道:一集更比六集强。

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南孚稳坐国产电池第一宝座的时候,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被资本惦记着的香饽饽了。

同样是1999年,一场关于南孚的风云巨变也正在酝酿。

前面说到的陈来茂,在技术开发上是毋庸置疑的大佬,可是在资本运转上,老实巴交的技术宅一定是玩不过西方发达国家的金主的。

当初南孚破釜沉舟要做碱锰电池的时候,四处奔波筹集资金,这1500万美元就分别来自三大股东,新加坡政府投入1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投入400元美元,荷兰的国家投资银行投入100万美元。

整个南孚的股份中,外资占比49%,中方占比51%,这样的搭配是当时中外合资的常规操作。

可是当时的陈来茂没有认识到这种股份分配,会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因为外资部分只需要稍微动点脑筋,想办法从中方收购一部分股份,天平就会全部往外资方面倾斜,南孚将会彻底失去主控权。

甚至当年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就特意提醒过南孚的团队,这样的操作非常危险。

万万没想到竟一语成谶,一心求得资金加持的南孚真的走向了将品牌拱手让人的地步。

合资过后不久,香港华润集团的百孚因为金融危机,将持有的8.25%的股份转手给摩根士丹利还债,中方自此开始失去对南孚电池的控股权。

2002年,中方因资金问题将20%的中国电池持有股份,以7800万人民币的价格转手给了浙江的富邦控股。

这下可好,摩根士丹利看准大好时机,二话不说从富邦的手里收购这部分股份。

如此一来,南孚电池的中方持股比例被不断稀释,外资全面掌控了南孚电池。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很多国有企业里不断发生,南孚就是这一批传统国产品牌最典型的例子,这些老厂商踏实做产品,认真搞技术,却在金钱游戏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被按在地上摩擦。

当然啦,摩根士丹利眼红南孚电池也不是因为人傻钱多,他们拿下南孚无非是希望在股价升值后赚取巨大利润。

然而这一次摩根士丹利的小算盘并没有打响,原计划将要在香港上市的南孚电池,因股东之间存在纠纷,一度被搁置了。

眼看着南孚在香港上市计划破灭,这个原本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摩根士丹利这个无情的渣男立马翻脸,只求快速脱手。

如此一来,南孚电池竟成了竞技场上被随意踢开的皮球,开启了不断被人转手的落魄剧情。

2003年,美国吉列公司从南孚的外资股东手中买走南孚电池的全部股权,没错就是那个很会做刮胡刀的品牌母公司。

这个消息一出,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仅是人们痛心国产品牌改跟美国人姓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吉列旗下的金霸王电池常年都是南孚的手下败将。

要知道,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市场占比最多不超过3%,完全不是南孚的对手。这下可好了,吉列的这番收购,给如日中天的南孚当头一棒。

当时南孚已经做好准备冲击国际市场,然而吉列为了保全自己的海外市场,直接切断了南孚的出口计划。

南孚电池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一下子拱手让人。

在此之后,陈来茂这个老南孚人一蹶不振,陈来茂原本计划将南孚电池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这下不得不搁置了。

人到中年,奋斗半生,到头来变成给他人做嫁衣,这就相当于含辛茹苦养大了一个孩子,到头来居然认别人当妈。

这事换谁都接受不了。

陈来茂见南孚彻底没有起色,心灰意冷,黯然离职。

三年不到,美国吉列一口吞下南孚嚼得渣都不剩后,就相中了更大的金主。

2005年吉列被宝洁以570亿美元全面收购,连带着南孚电池再度易主。

宝洁是全球最大的日化企业之一,做洗发水和洗衣液很有一套,但是说到做电池还真是门外汉。

所以可以预料到,宝洁不仅不支持为南孚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和革新,还让南孚为其他企业做代加工。

历史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南孚的前身南平电池厂过去就是在山沟沟里给人贴牌加工。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都已经坐上国产电池第一的宝座了,竟然再度沦为他人的代工厂,不免让人唏嘘。

3.漫漫回国路 南孚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事已至此,南孚元气大伤早已风光不再,似乎再无翻身之日。

不仅仅是南孚电池,在那些年的商海大战里,多家老牌国产品牌溃不成军,当时的主事部门实在看不下去,开始出手拯救南孚这样的“孤儿”品牌。

南孚找到了曾经帮助自己融资的鼎晖,试图抢回股权,再度把握品牌的主控权。

可是,南孚的“回家”之路一波三折,说是洒满狗血都不为过。

鼎晖投资是中国最大的另类投资机构,颇具手段,他们营救南孚的这一波操作足够拍一部谍战片了。

首先在2008年,鼎晖出手收购了持有小部分南孚股份的大丰电器。

当时宝洁手中不是有南孚多年的死对头金霸王电池嘛,那么鼎晖在拥有了大丰电器后,不断搅局金霸王的市场,狠狠打击了当年想要大干一票的金霸王。

2012年,鼎晖再度出击一纸诉状状告宝洁市场垄断,宝洁不堪其扰,怕了鼎晖这样连环炮的攻击,再加上干电池行业确实风光不再了,宝洁乖乖出让了持有南孚的全部股份。

当然啦,鼎晖这番组合拳也不是白打的,他们也看中了南孚电池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无懈可击的品牌知名度,他们想要帮助南孚成功上市,获得最大利益。

鼎晖在得到南孚的实际控股后,再度上演草船借箭的大戏,将南孚电池的大部分股份转给自己旗下的亚锦科技。

南孚电池成功借助亚锦科技的外壳上市新三板。

上市之后,南孚电池的市值猛涨至100亿元,成为毫无疑问的超新星。

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轮番交易,重回国内赛道的南孚电池重振旗鼓,唤醒了沉睡的小宇宙。

这一回南孚志向高远,准备冲击A股。

想要顺利登陆A股,南孚做足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多年累积下来的技术经验让南孚稳坐国产电池第一的王座;另一方面,南孚也在积极寻找上岸条件。

在亚锦科技的穿线搭桥下,2018年5月他们宣布对鹏博实业豪注15亿元,取得该公司40% 的股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南孚想要再玩一次帽子戏法,借着鹏博实业的外壳在A股上市。

不过这一回就没有上一次玩得那么漂亮了,人算不如天算,这次仓促的上市计划还没正式开展,就发生了一出惊天的丑闻,彻底拉垮南孚上市A股的梦想。

前面提到亚锦科技直接控股南孚之后,亚锦科技更像是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表面上是助力南孚的背后推手,实际上却在套用资本肆意玩火。

2018年,亚锦科技的原董事长隐瞒董事会,私自将公司巨额资金借给他人,等到公司查账的时候,这笔借款竟然不翼而飞无法追回。

隔年8月,亚锦科技这位原董事长因挪用公款罪锒铛入狱。

在2019年的财报中,亚锦科技披露这2.69亿借款难以追回认作坏账。

母公司借款离奇失踪、前高管犯罪判刑、股价疯狂下跌,经过这一系列狗血事件,2021年初亚锦科技的市值在5年之内暴跌85%,总市值仅有26.63亿元。

遇人不淑的南孚电池上市A股之路,自此彻底破灭。

4.南孚的现状 是否还值得期待

说到这里,品牌哥都不免感概,南孚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品牌,实在是命途多舛。

它就像一个踏实肯干的理工男,技术过硬,可是玩不转资本的游戏,终究是耽误了自己大好前程。

目前看来南孚想要再度上市似乎困难重重,不过好在南孚背靠强大的技术背景,以及不断在电池领域的改革扩新,目前在电池市场的占有率,依旧是老大哥的地位。

从客观角度来看,目前干电池的行业确实不再吃香,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平板,都是内置的锂电池,人们对干电池的需求几乎降至谷底。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在的小电器无论是电动牙刷还是剃须刀,都支持有线充电了。

当然南孚电池也积极往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前几年成功开发了无线充电和充电宝等产品线。

现如今摆在南孚面前的最大挑战,应该是如何突破专业壁垒,找到更大的市场。

维持住这个几十年老牌子的辉煌,应该要比上市来得更重要。

对于南孚电池的未来,我们还是抱有期待,也祝愿像南孚这样的名族品牌都能站稳脚跟,继续给消费者带来更有惊喜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