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水务信息化行业之和达科技研究报告:和水共济,达善天下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安证券,尹沿技)

1 和达科技:智慧水务信息化引领者和生态建设者

1.1 二十年深耕成就水务信息化行业龙头

和达科技成立于 2000 年 10 月,深耕供水、排水、水利、农饮水等多项环节, 系集软硬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水务综合服务商。公司发展共经历三个阶段:

1) 业务初创阶段(2000-2010 年):公司陆续推出了供水调度系统、基于超短 波的无线通讯平台以及基于 GSM/GPRS 通信技术的 RTU 产品,在水务信 息化行业逐步打开市场;

2) 快速成长阶段(2011-2015 年):随着“十二五”以来我国节水型城市建设 的加速推进,公司业务版图走出华东地区,同时升级公司软硬件产品并进 行管网调度管理系统的研发;

3) 全面发展阶段(2016 年至今):公司研发和业务发展重心由智能感传终端向 软件和综合水务信息化建设方向转变,除了对原有的水务管理系统进行优 化升级以外,公司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公司的综合水务信息化建设服 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公司致力于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水务行业 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目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水务信息化解决方案实施经验,服 务水务企业超过 500 家,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核心管理层超 20 年从业经历,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公司保驾护航。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实际控制人之一郭军系计算机专业科班毕业,深耕信息技术 领域长达 30 年,曾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 36 研究所工程师、项目经理;2000 年 10 月,凭借着对水务系统领域痛点的精准把握和对电子科技领域的专业积淀,郭军创 立和达有限公司,致力于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来革新落后的水务系统,首开行 业先河。

1.2 感应端与分析端两翼齐飞,为整体解决方案保驾护航

水务管理系统及智能感传终端双箭齐发,形成六层信息化产品架构。公司提供 的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以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以及智能分析为核心, 其水务管理系统及智能感传终端的应用架构共分为 6 个层次:

(1)感知层:通过智能感传终端采集水质、流量、水压、水位等信息,为业 务应用层及分析决策层提供工况数据;

(2)数据传输层:应用以太网、2/3/4G、NB-IoT、LoRa 等传输技术,实现数 据安全、稳定传输;

(3)数据中心层:以数据为纽带连通各个应用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提升 数据质量,规范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

(4)业务应用层:主要利用各种水务管理系统对采集的水务数据进行分析,

实现水务企业生产运行、供水调度、水质监测、漏损控制、水量计量、设备管理等 关键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5)分析决策层:通过分析决策软件对企业实时生产数据、视频监控数据、 设备状态数据等相关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为管理者分析决策 提供支撑;

(6)度量云 SaaS 平台:提供在线软件服务,支撑水务企业生产运行、供水调 度、漏损控制等业务工作的快速开展,同时为其提供托管、部署及数据接入等服务。

系统集成业务占比上升,软件业务增速加快。按合同类型,公司主营业务可划 分为:系统集成服务、水务管理系统、智能感传终端销售与技术服务四项,其中系 统集成服务和水务管理系统的收入大幅上升,拉动了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

(1)系统集成服务:向客户提供的水务管理系统和智能终端的集成服务。一 方面在水厂、管网等设施上部署终端设备,采集并检测水务数据;另一方面借助水 务管理系统,将各终端上传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并作出辅助决策。软硬件集成 建设,实现水务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2020 年公司系统集成服务收入 1.53 亿元,同 比增长 88.66%,占总营收比重 42.11%,同比上升 7.66pct,超过纯硬件的智能感传终 端成为比重最大的合作形式。

(2)水务管理系统:用于水务工况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智能分析。分层次 来看,水务管理系统覆盖数据中心层及以上层级的系统。其中,数据中心层产品包 括水务物联网平台以及网格化管理平台;业务应用层产品分为生产调度系统、计量 管理系统、分区控漏及漏损预警以及在线水力模型;分析决策层产品包括水务 BI系 统和运营指挥中心。2020 年公司水务管理系统的销售收入 4,901.25 万元,同比增长 59.32%;毛利率 65.5%,位居四项业务之首。系统集成及水务管理系统收入占比的 上升体现出公司产品结构向软件部分转移,受益于软件部分高毛利率特性,公司盈 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3)智能感传终端:负责数据采集及传输,是公司水务管理系统应用的基础。 产品角度看,智能感传终端包含智能遥测终端、物联户表远程采集传输模块、渗漏 预警仪以及根据软件功能需求对外采购并销售的智能仪表、流量计、水质检测仪等 配套传感终端。2020 年实现销售收入 1.43 亿元,同比增长 33.50%。

(4)技术服务:包括信息化服务业务涉及的运营维护服务、管网漏损控制技 术培训与咨询服务。水务管理信息系统交付后,公司在售后服务以外向水务公司提 供调试、点检、维护、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咨询业务或硬件维修服务;管网漏损 控制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主要系绍兴和达利用管网漏损控制实训基地提供的漏损控 制技术培训服务,以及基于现场调研向客户提供漏损控制技术咨询服务。三年间技 术服务的毛利率逐年提高,从 2018 年的 34.4%攀升到 2020 年的 57.1%。

1.3 大客户效应助力企业创收进入新台阶

行业经验铸就良好口碑与高客户粘性。由于供水管网具有工况复杂、安全性要 求高的特点,行业经验一直是客户判断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基于对超过 500 家 水务企业客户的服务经验,公司对水务行业积累了广泛的经验,对于业务流程与客 户的需求痛点均具有深刻的理解,在从业安全性、数据的积累和治理、业务中台的 建设性、业务软件的全面性和融合分析能力、软件驱动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等多方 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此外,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营销布局,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的 营销服务网络,在长期的营销服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营销服务经验,并与众多下游 客户形成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对象包括深圳水务、广州自来水、北控水务 等规模较大的水务公司。

客户拓展力度和覆盖范围显著增加,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 优势及丰富的项目经验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2018 年度至2020 年度,公司当期创 收的客户数量逐年稳步上升,从 2018 年度的 500 余家客户增至 2020 年度的 700 余家 客户,其中新增水务公司客户收入占比 39.32%,较上年同期增加 22.73pct,证明公 司的产品力已在拓展新客户方面有所兑现。高合同额客户数量及对应收入持续增加,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创收 100 万元以上客户数量由 2018 年 32 个增至 2020 年 78 个, 销售收入占当期营收比重增长 10.3pct 至 76.18%。

1.4 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

自研关键技术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 力,成立以来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其中,公司自主开发了水力模型在线 校核算法、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运行异常监测技术、面向水务运营的海量数据挖掘 分析技术等14 项核心技术,在处理速度、精准度、性能等方面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加码水务信息化领域技术研发,研发费用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三年内, 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2,002.09 万元、2,827.21 万元和 3,892.81 万元,研发投入金额 在三年间增长近一倍,为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公司的研发 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职工薪酬占营收比重显著较高。

公司研发投向:公司 2021 年首次在科创板公开发行拟将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 后共计 5.36 亿元,主要用于安全供水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度量云、智慧水务 SaaS 平台建设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等重点项目,完善公司技术框架的同时对产品进 行丰富和升级,进一步推动公司业绩增长,从而维持相对较高的主营业务收入毛利。

1)安全供水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立足于公司在供水信息化行业多年 的积累,结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对现有硬件产品体系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以 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2)度量云、智慧水务 SaaS 平台建设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促进 SaaS 技术在水 务行业的应用,为水务企业提供灵活、方便、可运营的 IT 支持环境,降低整体信 息化投入成本,同时持续提升公司的研发优势,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5 经营稳健优化,关键指标爆发式增长

销售规模逐年增长,业务发展情况良好。公司主营业务突出, 2020 年公司实现 主营业务收入 3.63 亿元,同比增长 54.33%,三年年复合增长率 49.37%,主要系系统 集成服务和水务管理系统的收入大幅上升,拉动了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2020 年实 现归母净利润 0.76 亿元,同比增长 140.98%,利润增速持续超过营收。(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稳定的毛利率及费用管控体现强盈利能力。2020 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增长 2.03pct 至 47.97%,维持稳步上升趋势,主要系毛利率水平较高的软件服务收入占比 逐渐增加。公司费用效果管控明显, 2020 年公司销售、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 别 9.38%、7.66%,同比下降 2.08、2.83pct,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

2 短期:需求政策双轮驱动,强供给保障高增无忧

2.1 需求端:水务企业集团化放大降本增效需求

水务行业是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性产业。随着我国 市政公用事业逐步放开,我国水务行业由政府高度垄断向逐渐开放的市场化阶段过 渡。中国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始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期,共分为两大阶段:

1)初期探索阶段:城市水务投资形式从中央对地方政府参与担保的直接融资, 逐渐探索出 BOT (建设—运营—移交)的方式。

2)特许经营模式发展并完善阶段:2002 年,《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 程的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 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 企业经营;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等。

2004 年《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 理办法》发布,2015 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 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许经营模式在水务行业的应用已经 较为成熟。 近十年来,随着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业内呈现出多元化主体、经营机制转变、 区域经营三大特点。截至 2019 年末,规模以上水务企业单位数为 2,422 家,国际水 务集团、大型国有水务企业以及细分领域内专业化的民营水务企业成为水务行业的 主要竞争者。

(1)大型国有水务企业:占据国内 80%的供水业务,多为专业化水务环境综 合服务商,集投资、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于一体,公司业务板块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精细化和延展化。由于规模较大、业务板块繁多,此类企业市场化较早,区域 垄断性突出,是水务行业的主力军,如北控水务、重庆水务。

(2)国际水务集团:占据国内 10%的供水业务。凭借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 术和管理经验,通过直接投资、BOT、合作经营、控股或收购等方式在华投资。如 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苏伊士、新加坡胜科工业集团。此类企业虽拥有技术优势,但进入中国水务市场数量较少,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大。

(3)区域性民营水务企业:占据国内 10%的供水业务。近年来,部分实力较 强民营水务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股东背景、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 额。此类企业由于规模有限,市场化较晚,如金州集团、桑德集团。当前行业市场 化程度仍较低,集团化运营集中于大中型城市。

我国城市水务长期以来是政府以国 有企业的方式建设和运营,即企业由政府建,企业领导由政府指定,资金由政府划 拨,价格由政府定,盈亏由政府统一负责。由于企业不存在任何的经营风险,水务 企业长期面临低效率、技术进步缓慢等问题,同时也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近年 来,水务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单位数一直维持在 300 家以上,亏损额逐 年增加。2020 年,水务行业企业亏损额累计达 85.1 亿元。

2.2 政策端:水价调整政策落地,漏损率纳入成本

我国水价长期偏低,水务企业亏损与水价不合理具有密切关系。长期以来我国 的水价形成机制仅考虑到原水及水处理成本,而并未将人工、管网建设等成本纳入 水价考虑范围。一方面,居民用水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不足 1%,与世界银行公布的 居民可承受水价上限 5%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各主要城市人均工资涨幅较大,人 工及管网维护成本不断攀升,大多数供水公司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国家水政策不断出台,水价改革逐渐开展。

2014 年以来,国家就水务行业的问 题多次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2021 年,《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城 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同时出台,强调以成本监审为基础,按“准许成本加合 理收益”的方法确定城镇供水水价;城镇供水实行分类水价,根据使用性质分为居 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用水、特种用水三类;通过规范定调价程序、强化信息公开, 在保障供水企业合理收益的同时兼顾供水水质、用水保障、用户满意度等因素。

新管理办法建立了促进水务企业降本增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人工成本考核方面, 设立了供水企业职工人数定员上限标准;管网漏损考核方面,设定了管网漏损率控 制标准:供水企业超出 10%漏损率的部分,不得计入供水定价成本;修订后的办法 还增加了供水企业自用水率等约束性指标。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破解“鞭 打快牛”问题,有利于激励供水企业精简人员,降低管网漏损率,挖掘潜力,加强 成本控制,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3 供给端:起家于管网监测软件,具备技术口碑两大优势

和达在降漏损业务方面口碑较好,产品技术过硬。和达科技主要服务的客户群 体涵盖水务行业的各类型企事业单位,目前 70%的业务集中于供水环节。公司最早 从管网调度系统开始发展,在行业内已经具有丰富的经验。产品方面,公司在研究 分区计量、分区控压以及水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渗漏预警的概念,设计了 基于分区计量的噪音预警系统,对管网流量、管网压力、管网漏水噪音进行全方位 综合监测,实现管网漏损控制以技防为主、人防相辅的检漏新模式。

另外,公司自 研渗漏预警仪包含噪声监测仪、水音监测仪和多探头预警终端,其中噪声监测仪和 水音监测仪采用噪声法对供水管网进行渗漏监测,多探头预警终端结合压力、流量、 噪声等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及物联网通讯技术,实现供水管道在线渗漏评估、漏点定 位和实时预警的功能。软硬产品结合,形成专业的漏损管控、渗漏预警和管网压力 控制系统,有效降低区域产销差。

渠道由华东向全国扩张,东北地区或成降漏损业务主战场。公司地处浙江嘉兴, 在浙江省及周边区域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且区域内水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进程较快,因此华东区域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2018- 2020 年间,公司业务凭借口碑向全国各地区扩张,各个地区的收入占比均有上升, 其中东北地区销售收入占比增长最快,2020 年东北地区的销售业务占全国的 28.68%, 仅次于华东地区。由于东北地区管网漏损情况严重,对改造升级、降低漏损率需求 较大,公司在拿下辽源水务、大连水务两大客户后,有望形成标杆项目,从而进一 步打开东北市场。

大型项目经验成就良好行业口碑。2016 年,和达科技与绍兴成立合资公司绍兴 和达,依托绍兴水务成功的漏损管控经验及公司自主研发的管网漏损预警体系,建 立了全国首个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训基地,自成立以来,实训基地已经累计开办 84 期,培训水务工作者三千多人。同时,和达科技与绍兴水务、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 “基于数据与业务联动的供水管网漏损管理系统”实现了供水管网漏损的智能化管 理,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评定为在爆漏实时预警与定位技术方面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公司连续 15 年的技术支撑下,绍兴水务实现了将城市供水 漏损率从 20% 以上降到 2020 年的 3.7%,并已连续 10 年保持低于 5%,真正达到了 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获得国家人居环境奖。未来公司有望凭借自身核心技术,增大 产品标准化比重,将成功的经验复制至全国范围,凭借优质项目案例及口碑获取更 多新客户,从而实现业绩高增。

控漏系统市场空间测算:根据和达科技在市场上与水务集团合作的形式,分别 做了两种市场空间测算。

1)按合同节水方式测算:合同节水项目中,控漏系统项目的提供方通常根据 产销差降低的情况获取收益,即在产销差降低所节约的成本基础上,收取一定比例 的分成。我们假设控漏系统提供方的分成为 20%,漏损降低至《“十四五”节水型 社会规划》中的 9%标准,2020 年全国漏损率为 13.39%,2017 年全国水的生产和供 应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 2399.56 亿元,假设到 2025 年,水企产值达 到 3000 亿元,则对应 2025 年漏损控制业务市场空间约为 40 亿元。

2)从漏损项目订单角度看:2021 年 7 月,和达科技中标绍兴供水智能化建设试 点项目——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专项,中标价格为 6382.2 万元。我们认为该项目 在控漏方面具有代表性,以绍兴为案例向全国进行推算,绍兴建成区面积 333.9 平 方千米,全国建成区面积为 60721.3 平方千米,对应整体市场空间 116 亿元。(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中长期:节水型社会目标打开智慧水务蓝海市场

3.1 我国水务行业面临的三大挑战是三大攻坚战的延续和升华

同发达国家高度私有化的水务行业对比,我国水务行业尽管已逐步从行政垄断 下的”低价+亏损+财政补贴”模式向市场化的产业部门转变,但长期仍存在一系列待 解决的问题。从宏观背景角度看,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水资源总量 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据统计,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球水资源的 6%,次于 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 6 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美国的 1/5,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 源短缺是基本水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因此,需要通过升级节水器 具、提升再生水利用率等方式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1)治理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问题是防治污染攻坚战的延续。目前我国城镇 污水收集处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严重,短板弱项突出,仍存在污水管网建设改 造滞后、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偏低、污泥无害化处置不规范以及设施可持续运维能 力不强等问题,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持续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推 行“排水户、干支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河湖水体数据智能化联动和动态更新 “仍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我国污水再生利用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数 城镇污水处理厂布局在城市远郊和流域下游,不合理的布局增加了再生水利用工程 的施工难度以及成本,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激励不够也影响 了社会资金进入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2020 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显示,我国污水排放量 571.36 亿立方米,但污水再生水利用量仅为 135.38 亿立方米, 再生水利用率仍有待提高。同时,再生水利用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华北地区各 省份的再生水利用率均突破 30%,但全国还有 22 个省份利用率不足 30%,推进污水 资源化利用需要因地制宜。

(2)解决城市内涝频发、排水设施落后隐患,切实改善城市民生是化解重大 风险攻坚战的延续。2021 年 7 月 20 日,河南发生特大暴雨,强暴雨致河南多个城 市出现严重内涝,多座城镇道路积水、断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 大的威胁。郑州暴雨事件使排水问题重新受到关注,水利部数据显示,2012 年至2018 年,我国平均每年有超过 155 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多年来城市建设 “重面子不重里子”,暴雨随之而来的内涝已成为困扰城市多年的“顽疾”,而排水 系统老旧、排水系统管道设备维护不足以及城市缺少现代化内涝防治体系,是城市 内涝的重要致因。

(3)提高农饮水供给能力、提高农村人口幸福感是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延续。 我国农村供水整体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用水系统盼更新换代。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数据,我国农村人口为 6.74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 50.32%,农村饮用水环境关系 到半数中国人的健康。推进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也是实现 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由于农村人口具有居住分散、地理条件差异大、水资源禀赋不均等特点,农村供水较城市更为复杂。

与城市水务集团或自来水厂负责供 水的情况不同,农村供水多由当地政府或水利局负责。对于村镇集中地区,饮用水 工程多为集中构建的大型供水设施;对于村落分散和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山村、偏 远地区等,多仅建设慢滤池和蓄水池,水源易被污染,饮用水卫生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80 年代初期建成的农村简易自来水厂,大多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后,设施简陋, 输配水管网系统老化,二次污染隐患突出,生活用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据统计, 全国尚有 3.23 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农饮水设备升级改造空间巨大。

3.2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政策发布,节水系统升级为长期目 标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目标确立,水务行业长期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2021 年10 月 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 共同印发实施《“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 中指出了我国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主要目标及任务。其中现存问题 以城市管网漏损、节水设施落后、工业农业用水结构不合理、重复利用率低以及非 常规水资源利用不足为主。《规划》中一方面对 2025 年城市管网漏损指标做出要求, 加强控漏设施建设布局;另一方面明确了农村用水建设目标,鼓励污水处理、再生 水利用设施布局,鼓励企业探索节水、供水、排水和水处理等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规定的各项目标相对于“十三五”期间 制定的目标有较强的连续性。“十三五”期间超额完成了用水总量、万元国内生产 总值用水量下降率等指标方面制定的目标,节水管理体系和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 但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式依然严峻,水务方面仍存在较多待解决的问题:地区发 展程度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例如东北地区漏损率高达 20%以上、工业废水资源化 利用水平偏低、农业适水种植未全面普及等。在此基础上,“十四五”规划中提出 了新的目标: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至 9%以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 下降率达到 16%左右。

3.3 纵向延伸前景广阔,和达技术优势全面引领水务产业升级

公司业务纵向延伸,助力水企完成“节水型社会”任务。除了最基础的供水业 务外,和达科技在节水型社会长期任务中,针对排水、污水处理、取用水、农饮水 等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多项综合解决方案,实现水务产业链各环节全覆盖:

污水、排水:针对企业排污不达标,管网满负荷运行, 管道积淤、破损、堵塞, 管网污水满溢等环境污染问题,和达以数据为驱动、以信息化为抓手,结合水力模 型对排水运行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及风险评估,为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 决策支持。 通过建立全区域范围的污水一体化调度平台,可以全面、实时、准确掌 握城市排污调度方面的信息,实现各区域生产运行指标数据实时监控,为城市水环 境的持续改善提供支撑,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目前主要服 务客户有深圳水务、辽源水务、嘉兴联合污水处理公司等。

水利:针对水资源分布不均、管理机制不明、监管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和 达科技运用城防管理系统、河道水质监测系统、农业灌溉机器以及水资源强监管系 统,实现水量水质精细监控、水资源利用评价及高效配置以及资源应急调度管理,全方位提供水资源信息服务。目前和达智慧水利解决方案已应用至湖州、德清、南 浔等水利局。

农村饮用水:针对农村地区水源污染、浊度超标、藻类滋生、重金属污染等问 题,和达运用独创的陶瓷膜净水产品,针对千吨万人水厂、供水站管理房、应急移 动供水车等不同工程规模,打造出水厂组、管理房撬装式产品、一体化装配式以及 移动式净水产品解决方案。目前已在东阳市、余姚市、临安区的农饮水项目中有所 布局。(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4 智慧水务是确定性发展趋势,近千亿的市场空间亟待挖掘

单一业务信息化到智慧化,公司顺应趋势走向智慧水务路线。智慧水务指运用 云计算、大数据、GIS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时感知水务系统的运行情况,对 水务全流程的数据进行共享互联,并进行辅助进行分析决策。公司将水务信息化建 设分为三个阶段:

1) 单一业务信息化阶段:数据分散在各子系统中,配合智能感传终端实现水 务业务中的单一环节,如官网调度、计量管理、二次供水等;

2) 多项业务信息化及门户集成阶段:将多个单一信息化系统整合到统一门户 平台,便于多个业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协助决策层快速浏览各系统关键 数据,并进行简单的辅助分析;

3) 大数据分析和智慧化阶段:实现多业务系统集合到统一平台,数据互通互 联,形成数据仓库及数据中台,实现智慧分析、智慧预警和辅助决策等。

目前少量排名靠前的国有大型水务企业已经建设了第一阶段的水务信息化类型 项目,为建设第二、三阶段的信息化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初步的智慧化建 设条件;大多中小型水务企业由于过去信息化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投入资金不足, 仍处在单一业务信息化建设阶段,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水务企业及民营水务企 业。

智慧水务是水务企业的长期目标。智慧水务系统将水务行业所有单一系统集成 于同一信息平台,包括智慧给水系统、智慧排水系统、智慧防洪系统、智慧污水回 用系统及智慧节水系统,实现了水务领域多项分散环节的集成,是水务集团化改革 后的必然趋势。随着水务集团化发展,特定区域内所有自来水厂、取水公司、排水 及污水处理厂都划归同一集团下,纵向对水务各环节进行合并,提升行业集中度情 况。同时,考虑到智慧水务平台所需成本高于单一信息化系统,集团化改革扩大水 务企业规模,提升了水务企业付费能力,有利于推进智慧水务的建设。

公司已开发出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支持水务企业智慧化转型。从水务企业 的角度看,单一水务信息化系统是任一阶段水务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智慧水务的数 据来源,智慧水务的分析和处理最终也要反馈到单一业务的信息化子系统中,从而 为子系统涉及的具体工作提供支撑。因此,单一业务信息化子系统具备较高的技术 含量和技术要求,同时为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打下基础。公司成立以来,由单一信息 化系统起步,形成了一系列具备多项核心技术的单一业务信息化产品。近年来公司 不断在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投入水力模型、决策层、度量云等产品的研发,形成 了集物联网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大数据 BI 分析平台等一体的智慧水务统一管理 平台。目前公司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已服务深圳税务、广州自来水、武汉水务等大 型水务集团。

智慧水务前景向好,市场空间超五百亿。智慧水务市场规模进入高速增长期, 根据中项网公布的智慧水务相关建设项目测算,2020 年我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 约为 124.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18.08%。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 年市场规 模有望达到 30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0%。 智慧水务由取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业务组成,且智慧水务的项目通常以 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划分。通过对招标网中标订单的梳理,我们对智慧水务整体 的市场空间进行了测算:

供水业务:

1) 生产及管网系统方面,通过分析绍兴市区供水智能化建设试点项目的投标 书,我们假设一个县城生产及管网系统价值约为 928 万元。

2) 客服系统方面,由于和达科技客服系统的订单较少,我们对客服系统订单 更多的三高股份中标信息进行了梳理,假设一个县级市的客服系统单价约为 278 万元。

3) 综合系统涵盖了决策层产品和在线水力模型,根据和达科技的中标情况, 我们假设决策层产品单价 210 万元,水力模型单价 138 万元。

4) 全国县级行政区 2844 个,其中一线城市市辖区(69 个)城市化水平最高, 需要三个自来水厂分管供水;其他市辖区(904 个)城市化水平较高,通常 需要两个自来水厂分开管理供水,因此需要两套智慧水务系统;其他县级 行政区则假设需要一套智慧水务系统。

整体来看一个县级区域的综合供水系统价值约为 1554 万元,平均一个县级行政 区需要 1.37 套系统,由此推算全国智慧水务单供水方面市场空间为 599 亿元。

取水业务:假设单个县级区域取水设施及系统价值 120 万元,则对应市场空间 为 47 亿元。

排水污水业务:通过对过往和达科技订单的梳理,以江苏盐城全市城镇污水处 理设施一体化运营监管平台建设项目为例,一套一体化排水污水运营系统报价 1220 万元,盐城市区包含三个市辖区,因此单市辖区所需排水运营平台价值约为 406 万 元。由此推算全国智慧水务排水污水方面市场空间至少为 158 亿元。

智慧水利:假设单个县级区域智慧水利方案价值 100 万元,则对应市场空间 40 亿元。 结合取水、排水污水、水利方面业务,智慧水务市场空间超过 800 亿,市场前 景广阔。

4 投资分析

4.1 基本假设与营业收入预测

由于和达科技分项业务的分类是以合同类型进行拆分,其中系统集成服务可以 进一步拆分为水务管理系统和智能感传终端业务,因此我们将公司的营收最终拆分 为三大部分,即水务管理系统、智能感传终端和技术服务,并作出如下假设:

1)水务管理系统: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扩大,预计水务管理系统 2021-2023 年增速为 51.32%/59.06%/42.47%;

2)智能感传终端:我们预计水务行业供水管网在持续铺设的同时,也在进行 存量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因此假设和达科技智能遥感终端产品 2021-2023 年增速分别为 49.33%/27.97%/28.48%;漏损预警仪为公司重 点新产品,未来产品结构有望向漏损预警仪倾斜,假设 2021-2023 年增速 为 131.77%/136.25%/110.00%;综合来看,假设智能感传终端整体增速为 53.54%/51.97%/49.00%;

3)假设公司产品结构逐渐向毛利率更高的产品倾斜,自研产品占比逐渐提升, 2021-2023 年毛利率分别为 50.41%/51.75%/52.29%。

4.2 投资分析

和达科技作为深耕水务行业二十余年的信息化龙头企业,自身具备行业经验丰 富、技术优势显著和客户粘性高等强α属性。同时短期内受水务企业市场化和水价 上调政策的影响,水务企业对于信息化降本增效的需求提升;中长期长期国家节水 型社会建设目标推动下游企业布局水务全产业链信息化系统,实现水务智慧化升级。 凭借自身强α,叠加水务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的高β,和达科技有望迎来业绩高增。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