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李显龙担心中美冲突,认为“一切都完了”,如何解读?

《南华早报》在5月20日报道了一则资料,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美国商会主办的首届全球经济复苏论坛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李显龙称中美之间没有完全信任,美中必须找到合作方式,如果中美关系继续糟糕下去,将会发生军事冲突,那将对世界造成可怕的后果,李显龙认为“中美发生冲突,一切都完了”。

我们以前曾对美俄之间关系很关注,认为这两个核大国如果爆发战争,那全世界都完了,但李显龙对中美之间冲突,也认为“一切都完了”。李显龙说得没错,中美如果发生战争,与美俄战争性质是一样的,真的可能“一切都完了”。美国应该懂得这一点,不过李显龙在采访中认为中美冲突,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对地区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避免的。

正是基于对中美战争的判断,李显龙还给出解决方法,认为中美完全可以避免战争。但不管怎么说,从李显龙嘴里说出这番话,的确有不一般含义。

1、从糊涂到清醒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确受新加坡影响很大。因为新加坡虽然小,但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且国家体制优越。我国在发展中曾对新加坡一些经验进行借鉴。我们通过资料可以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派很多高级干部到新加坡参观见学,新加坡俨然成为一位“老师”。

但学习归学习,不得不承认新加坡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新加坡国家属性在那里,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且该国是英联邦成员国,一直属于西方国家阵营。虽然是由大多数华人组成,但与我国差别很大。新加坡看待中国,可不是同人种来对待,而是用西方意识形态眼光看中国。

李光耀执政时,他经常访问,对中国总体友好,他并非真正的友好。有件事不得不提,奥巴马当总统时,李光耀还跑到美国,让美国“重返亚太”。当时美国目标在中东,在欧洲,但也没有放弃亚洲。为什么李光耀着急让美国再回来呢?主要还是中国崛起,当时中国发展太快,正是中国发展,一些国家感觉到压力,特别是一些海上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借机挑衅中国,中国不得不出手。而这一切也是美国在后面鼓动。

随着中国发展,中国也成为石油进口大国,而中国能源进口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海峡被美国控制,是新加坡“钱袋子”,获得巨额利益。如果马六甲海峡被封,中国能源就会被卡脖子,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中国积极拓展多条海上能源通道,这就减少了马六甲海峡的货轮,新加坡收不到钱,因此新加坡当然不高兴。

正是基于中国发展,小国担心中国会控制它们,于是跑到美国那边拉美国进来。为什么老人有时容易糊涂,李光耀让美国“重返亚太”,这才使南海不再安宁。

李光耀去世后,其子其实也奉行这种策略。但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降到低谷,让新加坡意识到,美国根本不可能压得住中国,而且还容易爆发战争。如果爆发战争,那受损失的将是小国。不得不说,新加坡这样的小国也有高人指点。

2、从利益到利益

李显龙呼吁中美不要对抗,初衷是好的。如果站在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上看,新加坡也是为了自身利益着想。只要中美斗而不破,或者保持以前的关系,那受益的还是新加坡。

不过从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不可能回到从前了。美国对中国一系列打压策略,已经从背后转到前台,中国不可能退缩,美国也不可能放弃。因此有资料认为,中美或将发生战争。但如果发生战争,新加坡利益将损失巨大,国家或将被打烂。即使打不烂,想靠港口发财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新加坡这样想,虽然我们认为有道理,但新加坡主要还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李光耀邀请美国到亚洲来,也是为了新加坡利益。但父子两人设计得很好,却没料想到把美国叫来后可能引发战争,小国利益将受到重大损失。

无论引入美国“重返亚太”,搞印太战略,还是TPP,这些都是打压中国之举,李光耀活着时认为是为了新加坡利益。但现在李显龙认为中美不应该发生冲突,应该友好交往,否则世界将受到损失,认为“一切都完了”,也为了新加坡坡利益,只是透露的更加直白。

3、从担心到担忧

新加坡担心的确有道理,现在中美之间的状态,并没有比特朗普时期好多少,反而更加严峻。有朋友认为,特朗普在任时,可以公开打压中国,虽然让人气,但至少知道美国策略在哪。而拜登上台后,居然阴招不断,带着西方盟友一起打压中国。

从年初到现在,美国没少在新疆问题、香港、台湾等问题上挑衅中国,甚至不惜派军舰战机在南海台海挑衅。而且让跟班国站在台前挑衅中国,比如澳大利亚。这些挑衅稍有不慎就会擦枪走火。

美国围堵中国可以说多管齐下,从东部第一岛链,到印太战略,以及中东地区,美国策略可以说既狠又长远。因为我国能源从中东进口占绝大部分,而美国在中东制造乱局,将影响中国能源进口。因此,3月,中国与伊朗签订了25年战略协议,让美国不爽。但中国能源进口必须多元化,否则就会被卡脖子。

面对中美全方位的矛盾与冲突,新加坡也做了分析。很显然中美打起来,新加坡这样的小国生存几率很小,这是新加坡担忧之处。

应该说往后几年中,新加坡这种担忧将持续下去。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