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衣食住行出发!深度走趟峇峇娘惹的小时光

在新马旅行,或许都听说过娘惹,尤其叫人垂涎欲滴的娘惹菜!娘惹当然不是料理名称,而是色彩斑斓又丰富多姿的南洋文化。回溯到郑和下西洋的15世纪,早期华人南下至马六甲海峡经商并选择了落地生根,娶了当地土著女子生下后裔,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与风俗文化碰撞后相融,混合成如今独树一帜的南洋文化,即峇峇娘惹。但随着娘惹文化渐渐式微,如今仅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槟城,新加坡、印尼棉兰与泰国普吉岛仍保留娘惹文化。

了解峇峇娘惹 特殊族群

峇峇娘惹可被视为15至19世纪的限定版特殊族群,缘起郑和打开了航路来到南洋,当时中国明清朝代的人飘洋过海来经商定居,以中国福建闽南,广东潮州地区为多。他们与土著女子通婚,生下的混血后裔,男孩被称为峇峇(Baba)而女孩则是娘惹(Nyonya)。

当时,闽南人有句俚语叫”三代成峇”,表示华人移民南洋三代后,土生土长的子孙都被称为峇峇娘惹(Baba Nyonya),亦称土生华人(Peranakan)。后来后裔已逐渐适应社会环境,连文化也开始在地化,他们都不再被称为峇峇娘惹;且在政策因素下,华人若迎娶马来女子为妻,都必须改信伊斯兰教。

峇峇娘惹的对话语言为”峇峇话”,自身使用的汉语或方言,夹杂了马来语词汇;家庭用语一般是英语。

传统婚礼以中国传统仪式为主。

讲述娘惹生活文化的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不仅收视高涨,也引起众人对娘惹的关注。

博物馆窥探 昔日日常

峇峇娘惹发源自马六甲,随着英国人开发新加坡与槟城而迁徙,如今在这三个曾经是英殖民时期最繁华的城市都能找到峇峇娘惹博物馆,让你亲身经历一段与峇峇娘惹的平行时空。

先为大家科普娘惹的建筑风格:在19世纪,西洋风气渗入,从细节如餐具、厨具、服饰等,至建筑风格与摆设习惯,再与娘惹住宅里处处可见的东西合并。宅邸内有厅堂,有宗祠,也有玻璃水晶吊灯、彩绘玻璃窗与龙凤柜、雕花屏风共处一室;或英式地砖上放置中式大理石木桌椅,清朝与欧式的瓷器同时被摆置在餐厅内却毫不突兀。华贵典雅的生活器皿,反映出当时峇峇娘惹很重视生活素质。

而峇峇娘惹的传统婚礼,为中国传统仪式,讲究细节,除了合八字办嫁妆都马虎不得,且从结婚正日迎娶、第3天敬茶、三朝回门,至第12天摆宴才算礼成。在婚礼前夕午夜,新人坐在米斗上,由长辈为新人梳头,同时给予剪刀、秤、尺及梳子有意义的4物,嫁妆凤冠霞帔也影响着娘惹的地位。

马来西亚槟城侨生博物馆Pinang Peranakan Mansion

曾列入《孤独星球》评选的世界十大豪宅,建于1890年的槟城侨生博物馆,是华人甲必丹郑景贵私人大宅”海记栈”。尽管他不是峇峇,但这百年古宅倒是货真价实且气派十足的娘惹风格建筑,带有明清特点的四合院里,混搭着中华木雕屏风,英式地砖与楼梯的苏格兰式铸铁雕塑。古宅被空置了多年,后来获致力保留古迹与娘惹文化的人们一番努力,才让百年建筑重现当年富裕人家的奢华生活。宅内摆设与文物保留相当完整,娘惹文化也更清楚明了得到传递,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在此取景。

地址:29, Church Street, 10200 Penang, Malaysia.

开放时间:9:30AM-5:00PM

票价:RM20(成人);免费(6岁以下小孩)

网址:www.pinangperanakanmansion.com.my

马来西亚峇峇娘惹古迹博物馆Baba Nyonya Heritage Museum

马六甲是峇峇娘惹的集中地,在敦陈祯禄路上有着殖民时期留下的巴洛克风格老屋,是富贵人家曾姓家族的宅邸,如今改建成古迹博物馆,展示娘惹文化与当时富裕生活的古董家具、陶瓷以及服饰。这长形的老屋,格局是三进院落,屋内有佛堂有天井。

地址:48-50, Jalan Tun Tan Cheng Lock,75200 Melaka

开放时间:10:00AM-5:00PM(平日,4:15PM前入场)10:00AM-6:00PM(平日,5:15PM前入场)

票价:RM16(成人)、RM11(5-12岁以下小孩);导览预约,每人增付RM4

网址:www.babanyonyamuseum.com

马来西亚海峡华人珠宝博物馆Strait Chinese Jewellery Museum

与峇峇娘惹古迹博物馆同排,主要陈列出金匠工艺、娘惹珠宝与传承下来的家具等。博物馆里那镶彩贝的红木家具,流露出1896年以来富裕大气的峇峇祖屋景象。馆内有讲解娘惹文化历史的专业向导。

地址:108, Jalan Tun Tan Cheng Lock, 75200 Malacca, Malaysia.

开放时间:10:00AM-5:00PM(周一至四);10:00AM-6:00PM(周五至周六)

票价:RM15(成人)、RM10(6-12岁以下小孩)

新加坡土生文化馆Peranakan Museum

新加坡的土生文化馆建筑前身是建于1912年的道南小学,是殖民时期创立的第一所现代化福建学校。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向大众开放,除了校舍旧貌被保留之外,博物馆还会提供免费的中文、英文、日语和法语导览讲解,馆内保留了峇峇娘惹的生活器皿与展示生活场景。**文化馆为了进行整修,目前从4月1日关闭至2021年中。

地址:39 Armenian St,179941

开放时间:10:00AM-7:00PM;10:00AM-9:00PM(仅周五)

票价:$5(新加坡公民);$13(外国访者)

网址:www.peranakanmuseum.org.sg

新加坡峇峇家Nus Baba House

建于1860年,峇峇家本是造船业大亨黄敏的祖屋,也是新加坡仅存几栋保留尚好的峇峇传统店屋。后来,新加坡国立大学获马六甲社群领袖敦陈祯禄的幼女捐赠,买下这家百年老宅并负责修葺,尽可能保留原貌,包括尚存的画梁雕栋、龙头木雕、欧式地砖等。老屋留有家训在墙上,显示当时一家之主对中华文化的重视。

地址:157 Neil Road, Singapore 088883

开放时间:欲参观者须预约

英语导览:10:00AM(周二至五)

华语导览:10:00AM(每个月第一个周一)

自行参观:1:30PM、2:15PM、3:15PM、4:00PM(仅周六)

票价:$10(外国访者)

网址:www.babahouse.nus.edu.sg

新加坡土生华人文化展New Peranakan Gallery

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候机时,不再枯燥无聊!樟宜机场与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于第四航展楼共同打造土生华人文化展,以1880至1950年代的店屋外观作为布景,从峇峇娘惹起源、历史发展到娘惹建筑与艺术品、服饰等一一展示峇峇娘惹的独特文化,且在特定时间会播放迷你音乐剧《娘惹之恋》。

地址:樟宜机场第四航站楼「文化遗产展区」

票价:免费

娘惹服饰 混搭出女性之美

异族通婚,生活文化相互融和,才展示出别具一格的娘惹风格,尤其表现出中华与马来式美感的娘惹服饰卡巴雅(Kebaya)。早期的娘惹们几乎都擅长裁缝技艺与料理,尤其缝制娘惹服饰非常消耗时间与工夫,先描绘以大自然花卉为主的花样草稿,再转印薄纱布料上,然后绣上繁杂的刺绣与蕾丝。

最初期的娘惹装是对襟长衣(Baju Panjang)内搭小衣(Baju Kecil),后来改良成用色鲜艳亮丽,剪裁突显婀娜多姿身段的卡巴雅,扣上金光闪闪的胸针(Keronsang),搭配马来式传统沙龙,穿着珠子绣花鞋,娘惹服饰彻底表现出女性之美。娘惹的裁艺对家里身份地位有一定影响,因此日常手工刺绣都恍如艺术品,闲暇时制作的珠子绣花鞋,手工繁复精致,不仅是早期送礼佳品之外,如今也极有收藏价值。

香料调出 娘惹菜风味

娘惹菜肴其实是顺应环境变化,融合了中华烹调与马来口味的料理,两者配合食味与食材特色才诞生出滋味丰富的娘惹菜。以中式烹饪手法为主,主要讲究使用南洋特有的香料,香茅、亚叁膏、黄姜、咸虾酱等,都是增添料理风味的秘诀,口味自然稍浓重。

娘惹叻沙(Laksa)可尝两者融合出的撩味特色,华人喜欢熬煮鸡汤加入马来人爱的椰奶与辛香料。

黑果焖鸡(Ayam Buah Keluak)是娘惹传统菜,顾名思义是加入了印尼香料黑果。黑果去除毒素后,加入黄姜、虾酱、罗望子酱及椰浆等,焖煮鸡肉。

酷似咖喱鸡的甲必丹鸡,采用有别于咖喱鸡的辛香料。

从娘惹菜八宝粥延伸出的糖水摩摩渣渣,也是娘惹甜品之一。

娘惹糕点 缤纷七彩美味

娘惹喜好饭后糕点,主要使用糯米粉或木薯粉,再采用如蝶豆花、洛神花的植物汁液染色制作出糕点的缤纷色彩。调味制作则使用当地香料与原料,多配上椰糖酱、椰丝或斑兰叶,口味更香甜浓郁。娘惹糕点也常用于祭祖喜庆过节的礼俗,如祭祖时端出哆哆(Dodol)寓意着子孙满堂,春节时吃取「旺来」谐音的黄梨馅的饼点,而端午节吃娘惹粽等。

达兰糕将斑兰叶搅拌成汁,混入糯米糕,入口散发斑兰香味。

糯米饭包裹着由虾米、椰丝及辣椒炒香的馅料,再用香蕉叶包扎成叁巴糯米卷。

蝶豆花染蓝的糯米饭,压成四方扁平状成兰花糯米糕,一般搭配咖椰食用。

椰丝糯米饭是糯米加上椰糖椰丝,再以香蕉叶包裹成金字塔状。

绿色或褐色的糯米糕上铺着雪白椰丝,是卡穗糕。

椰丝球是峇峇娘惹在结婚时必备的糕点。

有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的哆哆。

三角椰子粿是典型的娘惹糕点,糯米粉加入椰浆煮成,再包裹着由椰糖、椰丝与斑兰叶炒出的馅料,入口即化成甜。

娘惹九层糕其实演变自中国传统糕点,口感有嚼劲,红绿色堆叠出层次感具有南洋色彩。

真的好庆幸,至今仍有峇峇娘惹的后裔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将传统保留。正在看文章的你,日后有机会来新马一带的话,不妨为自己制定一个深度峇峇娘惹之旅,亲身感受那些叫人目眩神迷的美好时代。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