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负面清单四次瘦身越来越短,外资仍十分看好中国投资前景

今年以来,我国改善营商环境成效显著,吸收和利用外资情况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介绍称,总体来看,我国今年利用外资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预计全年吸收外资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

根据商务部数据:1~10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407家,实际使用外资75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从区域来看,亚洲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也大幅增长。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的大市场现在越来越明显。2000年中国的进口额相当于美国进口额的17%,去年这一数值已经上升至84%了。”

他认为,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吸引外资可以扩大中国产品的市场,也有助于缩短中国和外国的技术差距。

外资未现大规模撤离

宗长青介绍称,今年利用外资工作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稳”,即吸引外资的规模保持了平稳。宗长青称:“从一些外国商协会的有关调查报告看,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以我国国内市场为目标市场,仍十分看好在我国投资前景,具有较强的投资信心。”

从地区来看,来自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新加坡、韩国的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5%、56.2%、31.7%、23.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实际投资额分别增长19.3%和22.1%。

宗长青补充道:“据我们了解,当前虽然有少数东部沿海、外向型、附加值较低的外商投资企业,出现了转移生产环节的现象,但我们认为,这是市场机制作用引起的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从总体上看,我国没有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情况。”

周世俭对第一财经记者举例称:“比如说,美国企业参加进口博览会企业展的数量从去年的180家扩大到今年的192家,去年是位列日本和德国之后,今年则是第一。这正是看中了中国的大市场,所以中国在进一步开放,而不是收缩。”

利用外资工作的第二个特点是“多”,即指外资大项目持续涌现。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以来规模达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1300多个,同比增长了5.4%。

譬如说,德国巴斯夫广东湛江项目、美国康明斯安徽合肥项目、瑞士英力士宁波项目等都在加快落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今年元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工并进入了试生产阶段。

在首届进博会后,苹果、迪卡侬、埃森哲和亨斯迈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第二届进博会期间,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也宣布将上海研发平台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等。

宗长青表示:“第三是‘优’。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高技术产业都是较快增长,而且增长的幅度是比较明显的。高技术产业引资规模,已经占整个引资规模的接近三成。高技术产业里,高技术服务业又成为亮点,增长幅度达到70%。”

根据商务部数据,1~10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383.5亿元,增长13.5%。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224.8亿元,增长39.5%,占比达29.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86.9亿元,增长5.5%。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438亿元,增长69.3%。

他称,今年比较乐观地判断,全年“稳外资”目标能够实现。

越来越短的负面清单

宗长青认为,对中国今年的引资工作也带来了一定挑战。为此,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形成了“组合拳”,包括实行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制定全新的,以开放、服务和保护外资为主基调的外资基础性法律;连续出台了4份国务院文件,不断完善外资政策体系等等。

其中,在通过完善外资法律体系“稳外资”的工作方面,宗长青介绍道,《外商投资法》于今年3月审议通过,将在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确保其配套条例制定,有关部委正在开展相关法规规章“立改废”工作,配合出台《营商环境条例》。

“这一点其实是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实行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个方向是推向全国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在正式实施之前,国家或地方各部委各部门需要做合规性的审查,把与之相违背的规章一一调整、修订或是取消,调整到负面清单管理范围之内来。”

宗长青还指出,今年我国发布了2019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这是中国政府5年来第四次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分别仅剩40条和37条,与2011年相比,保留的限制措施减少近80%,同时全面清理负面清单以外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叶威指出,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商务部将继续压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

刘向东认为:“这次的负面清单是2019年版的,可能将来还会有2020年版的。这是与当前发展形势和开放道路有关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先用自贸试验区的一些更短的负面清单做一些先行先试的压力测试,做完之后从自贸区就可以复制到全国,所以自贸区和全国的负面清单都是滚动向前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

事实上,这些改革措施已极大提升了中国在营商环境方面的表现。在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总体排名比去年上升15位,名列第31名,为报告发布以来的最好名次。该报告称,大力推进改革议程的中国已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前十。

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前10个月,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明显增长。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083.9亿元,同比增长23.9%,占比达14.4%。

对此,宗长青表示,这是着力强化投资平台功能的结果。今年以来,商务部报请国务院批复山东等6个省区设立自贸试验区,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并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着力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叶威称,商务部将在进一步加大自贸试验区开放压力测试力度的同时,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支持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推进相关深层次改革先行先试,推动向自贸试验区下放更多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激发市场活力。

对此,刘向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解读道:“我们国家的开放过程是一个渐进式的、由点及面的过程,这是让一些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做更大程度的先行先试。”

他表示,开放总是伴随着风险而来的,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可以先在不同自贸试验区做不同的开放式实验,以便进行更大程度的开放。在一个自贸试验区探索之后,可以将其模式复制到其他自贸试验区,如果做得都还不错,再复制到全国,所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