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苦差事!狮城前线医护人员遭辱骂、动粗和骚扰事件逐年攀升

对医护人员动粗事件,在过去三年逐年上升,去年更增至1300起。站在前线服务的“白衣天使”,有不少受到粗暴对待或骚扰,让他们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身心影响。(海峡时报)

作者 郑智浩

他们跟你一样,忙碌工作时会疲惫不堪,待人相处时会有情绪起伏。患者康复好转时,他们开心喝彩;遭受无端指责、甚至粗暴对待时,他们也会受伤难过。

他们,就是站在最前线照料患者的“白衣天使”。

冠病暴发以来,医护人员的需求及工作量就有增无减,他们不只须要承担高时长、高强度及高风险的医疗工作,有时也要学着应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种无理要求。

本着对工作努力付出,以及深藏骨髓里那勇于奉献的使命感,医护人员一般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配合求助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然而这份配合,却遭到一些病人与家属的“滥用”。

这些病人有的患有精神疾病,有的患有老人痴呆,有的是压力大的家属,有的只是纯粹将疾病痛苦宣泄在他人身上。他们用最粗俗的言语或肢体冲突,粗暴伤害了照顾他们的“白衣天使”。

上述现象在过去三年,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许多医护人员申诉自己不堪其扰,更有者心灵受创,很大程度上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对医护人员动粗或骚扰事件频发,医护人员到底遭遇了什么? 医院和政府又出台了哪些应对措施?

(路透社)

动粗或骚扰事件逐年上升 去年增至1300起

公共医疗机构的数据显示,对医护人员动粗或骚扰的事件,从2018年的1080起,增加至2020年的1300起。

卫生部长颜金勇上个月在国会书面答复时指出,医护人员受到防止骚扰法令(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POHA)第六条的保护,在执行公务时因受到骚扰或暴力对待的报案数量过去三年来也有所上升,从2018年的40起增加至2020年的58起。

针对上述课题,本地媒体访问了数家本地医院,希望从中一窥前线“白衣天使”的处境,并了解当局制定的应对措施。

受访的医院不约而同表示,近几年,旗下医护人员遭受动粗或骚扰的事件有所激增,越来越令人担忧。

新加坡中央医院首席通讯官Jennifer Wee表示,院内前线员工所遭遇的粗暴对待事件,过去四年来,增了约两倍,从2016年的70起,增至去年的200起。

樟宜综合医院的粗暴对待事件,也从2018年的90起,上升至2019年的107起,去年更翻了一倍,达到214起。

病人喊我“无能”,让我质疑自身工作能力

在邱德拔医院担任高级护士经理的安(化名)告诉《海峡时报星期刊》:

“在我20年的护士生涯中,我学会了面对特殊情况时,依然保持坚强。”

不久前,她被一名坐在轮椅的女病患粗暴对待。当时,该名病患试图在例行医疗检查前,独自前往附近的便利商店。安担心病患离开错过预约,上前制止她。

岂料,情绪激动的病患不断拍打安的腿部,并用粗俗的言语羞辱她。

“(虽学会坚强),但有时我们努力地为病人提供照料,却受到负面对待时,大家的情绪真的十分沮丧。”

安透露,她曾亲眼目睹同事们被病人殴打、抓伤或咬伤,一些年轻女护士还会遭到性骚扰。

曾遭受无理对待的樟宜综合医院高级护士瓦希德(30岁,9年看护经验)则向《海峡时报星期刊》道出了职场上的“甘苦史”。

她说,自己刚入行不久,就被一名患者不断恶意中伤,让她不得不躲在厕所哭泣长达5分钟。 “

他(患者)一直喊我‘无能’,并且大声叫喊,导致同一病房的其他患者都被惊醒。”

“压垮我情绪的崩溃点是,他告诉其他病患应该拒绝我的照料。我当时真的无地自容,开始质疑起自己的工作能力。”

摆放在同一病房的病床。(海峡时报)

据《亚洲新闻台》报道,一名来自新加坡中央医院的医护人员阿米尔(化名,15年看护经验)早前受到了病人的肢体暴力。

当时,由于出院过程意外延迟,该名病人试图在阿米尔提供出院证明前离开,欲阻止病人的阿米尔被一记重拳打在左脸颊,导致鼻血直流。

一旁协助的护士希拉(化名)目睹血腥场面,赶紧呼叫院内保安人员。

“他(患者)一拳打过去后,自己也惊呆了。他只是瞪着……并一直不出声,什么也不做。他没有继续激进或使用暴力。”

她忆述时说,其实医护人员在该名患者入院时,已经知道他有精神上的疾病。医护人员在应对这类患者时,就会更加谨慎,尽量不要触怒他们的敏感神经。

言语及肢体暴力不只来自病人,也来自病人家属。(亚历山大医院)

在亚历山大医院,肢体暴力通常来自患有痴呆及行为问题的年老病人。

高级护士Pauline Chong告诉《亚洲新闻台》:

“这些患者的思维过程可能受损,无法表达他们的需求或不适。当他们的基本需求或情感需求没能获得满足时,他们一般就会感到沮丧,并可能会发起肢体攻击。”

这些需求包括饥饿、口渴或如厕。护士不时也会受到言语攻击,因为有些患者拒绝配合,冒着可能摔倒的风险,坚持要出外吸烟。

“这些患者独居,没有亲属的支持,而且往往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已经超过了医疗问题的层面。”

Pauline Chong也进一步指出,有时前去医院探访的亲属,也会威胁医护人员,要他们破例通融医院设下的访客限制。

来自亲属的粗暴言语是导致医护人员“很受伤”的原因之一。

“他们可能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冷嘲热讽、威胁,或居高临下地对护士说话。”

据悉,新加坡中央医院医护人员在遇到上述情况时,会第一时间向附近的同事寻求协助。Jennifer Wee指出:

“过后他们会通知主管。若情况安全,主管就会走近,与愤怒的病人或家属交谈。若对方不能冷静进行理性沟通,并且让附近员工的安全受威胁,我们就会立即通报保安。”

“在大多数情况下,保安人员及团队会评估情况再做决断……(实在无法控制)我们就会要求警方介入。”

“白衣天使”安表示:

“医护人员也是一些人的亲人。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亲人,也面临这样粗暴的对待。”

(互联网)

若骚扰执行公务的医护人员 惩罚将更严厉

代表本地医疗保健领域的保健服务雇员联合会主席丹娜乐芝米表示,这些无端的指责与粗暴对待,可能会伤及医护人员,并且大大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尊严。

“身体伤害是可以痊愈的,但是这些遭遇所带来的情感及心理上的冲击,将会留下持久的负面影响。”

“有些人休息几天即可克服创伤,但有些人可能就此无法痊愈,径自离开这个行业。”

丹娜乐芝米补充道,那些更有可能被粗暴对待的医护人员,一般是在急诊室、门诊诊所、药房,以及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员工。他们长期暴露在被伤害的风险之中。

保健服务雇员联合会(Healthcare Services Employees’Union,HSEU)主席丹娜乐芝米(K. Thanaletchimi)。(海峡时报)

卫生部长颜金勇则强调: “医护人员在照顾病人时,有权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卫生部和公共医疗机构对骚扰和动粗事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并将采取必要的行动保护医护人员,以免他们受到骚扰或暴力对待。”

在新加坡,只要构成骚扰触犯“防止骚扰法令”(POHA),违法者可面对高达5000元罚款,或最高六个月监禁,或两者兼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防止骚扰法令”第六条下,如果骚扰行为是针对正在执行公务的公共服务领域的员工,那么骚扰者面对的处罚会更严厉。

对以上人员进行骚扰或动粗者,可面对高达5000元罚款,或最高12个月监禁,或两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