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有一家充满温情的高科技城市农场

新加坡本地首家由社会企业经营、为有特别需要的成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大型都市农场于2017年开幕。农场除了坚守环境永续和经济竞争力的经营理念,也不忘创造包容的工作环境,训练特需员工成为下一代的都市农民。

名为“农民”(Citizen Farm)的这家农场占地8000平方米,位于女皇镇一带的惹兰本查拉,由社会企业兼菜园专家Edible Garden City经营。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受邀出席开幕仪式。 许宝琨致词时说,“农民”的创建属于全球更大规模“都市耕作”运动的一部分,而像Edible Garden City等社会企业所倡导的都市耕作与政府目前尝试让农业转型所付出的努力相辅相成,同时让本地人更了解农业。

他说:“支持本地产品将有助于鼓励本地农夫进行投资并借助科技生产更多农产品。大家在这方面一起付出的努力,将协助强化本地的食品供应。”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

新加坡政府早前宣布,从今年8月起,分阶段拨出36块新农业用地供业者竞标,生产力将是评估竞标者的主要标准之一,以鼓励农业业者运用高科技提高我国蔬菜、鱼和蛋类等粮食产量。

Edible Garden City正好响应了新加坡政府号召,租地发展都市耕作就是为了提供一个空间给农业伙伴,让他们建造高科技基础设施及进行耕作和养殖。

该社会企业也规定农业伙伴,需聘请有特别需要,如患有自闭症或唐氏综合症的员工,此举旨在推崇更包容的经营模式,同时将这群特需者训练为有效率的都市农夫。

已有31家餐馆订购食材

在寻找最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时,售卖农作物及相关产品的营收,归该社企和农业伙伴,目前已有31家餐馆向他们订购食材。

Edible Garden City创办人之一刘悦透露,“农民”目前聘请12名患自闭症及六名患唐氏综合症的员工,与“农民”合作的农业伙伴则有八个,当中包括养殖昆虫、种植蔬果、养殖鱼类业务。其中一名农业伙伴就借助科技进行远程监控垂直菜园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同时使用生物感应器(biosensor)自动并准确透过养殖系统提供农作物所需营养。

刘悦也说,“农民”相信是亚太区首个推行闭环(closed-loop)都市耕作模式的农场。上述模式主打资源“零浪费”,厨余可用来制成肥料,肥料可用来辅助高科技农作物生产,而其产品又可成为盘中餐。这对社企和农夫而言是爱护环境又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创造双赢局面。

谈及创办农场过程,刘悦说,他是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和相关机构的协助及介绍下得知这一带有合适场地,从基础设备到装潢等,前后投入50万元,耗时七个月准备。他说:“我们向来都有意创造有利于都市农业的环境,因此‘农民’是我们努力的成果之一。现在农夫越来越少,年轻一代不愿接班,因此我们创立这个平台……使用科技和都市耕作空间吸引新人才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