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园区故事”

在美丽的金鸡湖西岸,矗立着一座标志性的雕塑——“圆融”。这个高约12米的雕塑“圆融”二字的英文名为“Harmony”,中文意为“和谐”。2001年6月8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参加完“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七周年”庆祝大会后,与中方领导人共同为“圆融”雕塑揭幕。其实,在苏州工业园区,与李光耀有着不解之缘的人和事还有很多。

曾经在都市花园考察过样板房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苏绣路与现代大道之间,有一个都市花园小区。走进这个小区,你会发现小区大门和路边的雕塑上,都有新加坡鱼尾狮的标志。这个小区,与李光耀也有着不解之缘。

原来,都市花园在最初开发时,李光耀曾参与了都市花园二期项目的开工典礼。由于当时的一期项目已经在建造当中,所以他还特地到一期项目的样板房进行了查看。家住都市花园22幢的刘先生告诉记者,1999年9月26日,他父亲到都市花园看样板房时,恰好碰到李光耀到都市花园参观和考察。“由于当时得知有中、新国家领导人参观,我父亲没有靠近样板房,只是在路边远远地看李光耀从车上下来,然后步行走进建筑工地。”刘先生表示,他父亲已经在五年前去世了。但当年他父亲在世每次谈及购买都市花园的房子时,曾表示“这房子中国和新加坡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值得购买”。于是,他们一家买了现在都市花园的这套房子。

记者也从相关资料中寻找到,当年李光耀进入都市花园一期样板房后,仔细查看了房屋质量,并对当时房屋建设表示相当的满意。就在同一天,李光耀还赶到中央公园开园仪式现场,与江苏省领导一同揭幕开园。当天,李光耀谈笑风生,精神矍铄。

如今,随着苏州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都市花园周边不仅有了邻里中心、商业广场、中央公园,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如果没有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魄力,我们就不可能看到今天美丽的苏州工业园区。”刘先生说,虽然李光耀刚刚去世,但老人对苏州工业园区的积极贡献不会磨灭。

李光耀遇见服务员面带笑容

“李光耀先生为中新两国作出过很大贡献,不简单。”昨天,谈及李光耀病危不幸病逝,苏州工业园区熙岸社区居民马克强感慨万千。原来,21年前,马克强曾有幸近距离多次接触过李光耀先生。而且,马克强目前就生活在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改革试验田”——苏州工业园区。他一步步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马克强说,1993年5月10日-14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副总理王鼎昌率由高层官员和新加坡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专程访问苏州,对在苏州成片开发工业园区的建议进行考察。他们当时就住在苏州竹辉饭店。

当年,马克强是苏州竹辉饭店的一名工作人员。马克强当时是经过政审后,获得允许能够近距离接触中新高层领导人的工作人员。马克强回忆,李光耀每次去竹辉饭店,都是李岚清副总理和章新胜市长接待的。李光耀每次来苏州,一定会住在竹辉饭店,因为当时竹辉饭店请的是新加坡管理团队。

“李光耀先生看上去很随和,很健康,待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感觉。”马克强说,在没见到李光耀之前,他和朋友们的认知里,新加坡是“禁止吃口香糖”的。所以心里一直认为新加坡人“很严肃、很古板”,国家元首也可能“特别威严”。但真正接触后,发现李光耀还是很随和。“李光耀见到我们服务人员也是面带笑容。”马克强表示,当时,市外办的人对他们竹辉饭店的工作人员讲,最终在苏州和青岛之间选择苏州做“改革试验田”,还是李光耀看好苏州的硬件和软件。

李光耀本人同意设立“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苏州中心”

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内,有一个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苏州研究院内还有一个“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苏州中心”。而这个“中心”,是李光耀本人同意设立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11月15日,是国内首家世界一流大学在华开设并自主运营的研究院,也是中新两国合作在科教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隶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国大设立的研究生院。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致力于“培养和启迪当今世界与未来的领导者,以提升亚洲治理水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亚洲转型”。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成立于2004年8月4日,并且以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名字命名。201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增设了“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苏州中心”。今年10月,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苏州中心将迎来首批学生,主要培养现代化社会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也将促进苏州社会经济和创新公共管理的转型升级。

姑苏晚报记者 张登峰

1992年10月1日,李光耀首访苏州,在苏州园林留园内合影留念。

1993年5月10日,李光耀应邀访问苏州。

李光耀在苏参观。

李光耀参观苏绣作品。

2009年5月25日,李光耀来苏参加园区开发建设15周年庆祝活动。 

本版资料图片均由陈伟礼摄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