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新加坡多久了?
你会说英语吗?
当看到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可能有人就会想:难道出国到新加坡去,会英语不是必须的吗?
的确,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语言问题是出国首先要克服的。人生地不熟,如果再碰上语言不通,那可真是异国漂泊,无枝可依了。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不管是留学还是工作,中介或是互联网上的报道都会给出这样一个指向:不会英语又想出国?没问题!去新加坡呀!
一边是一些人大力鼓吹的“英语无谓论”,另一边,身在新加坡的人又总会因为英语不好而遭遇各种各样的状况。
今年7月,在新加坡City Square的Daiso店内,一名新加坡男子当众对着店员和经理破口大骂的视频被网友上传到Facebook,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而这名男子发飙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店员不会英语,一直在跟他说中文。他把经理叫出来,随后开始责难该店员和经理。
最最可笑的是,争执之中,他说他是可以听懂中文的,但是还是一直在跟店员强调:你从事服务业,你必须说英语。
那么问题来了:会说英语在新加坡到底是不是一个必备技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01. 英语在新加坡地位几何?
要想知道会说英语是不是在新加坡生存和生活的必备技能,首先就要知道:英语在新加坡的地位到底是怎么样的。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和文化并存的国家,其中包括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和少数欧亚族等。相应的,新加坡的新加坡四大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
这里要插播一个冷知识:新加坡的国语其实是马来语,这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分分合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连国语的地位都混不上,看来英语在新加坡的地位好像也不是很高啊?
还真不是。
虽然马来语才是新加坡的国语,但马来语在新加坡的普及程度其实并不高,新加坡“国人不识国语”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新加坡普及程度最高的语言,是英语。
英语在新加坡的通用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几乎所有新加坡政府文件都是用英语写的;新加坡的路标、指示牌、商场购物、产品的所有标注也以英语为主;新加坡的企业官网、工作邮件的办公语言也是英语……
这首先跟新加坡走的“开放型都市”的路线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新加坡自立国以来就在推行的“双语教育”也使得英语在新加坡的地位大大提高。
总而言之,英语在新加坡的重要性就摆在这了。
既然这么重要,那新加坡人的英语一定很好吧?
关于这个问题,官方与民间给出的却是不一样的答案。
2019年12月,知名英语教育机构EF发布了2019全球英语熟练度指标(EF EPI)。EF EPI每年发布一次,取样来自全世界测试者的测试报告,经过公平且科学的权重设计归值,结果可以作为重要的成人英语能力参考。
该项调查到2019年已经是第九版,报告涉及测试人数超过230万人,囊括了100个国家或地区。 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成人英语熟练度在全球排名第五,在亚洲排名第一。
再来听听群众的声音。
美国亿万富豪罗杰斯为了让女儿学好华语,举家移民新加坡的故事,在新加坡本地早已家喻户晓。
罗杰斯是新加坡政府很愿意引进的重量级外来人才。他两个女儿学华语的故事被本地媒体广泛报道,甚至引来不少海外媒体的关注。
罗杰斯的两个女儿这些年在新加坡拿了很多华语奖项,还一度成为新加坡“讲华语运动”的代言人。
不过她们的父亲似乎对新加坡的双语环境并不满意。
2018年,罗杰斯在旧金山的一场讲座上说: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
“(新加坡)很多人讲华语。我搬到那里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自己不说华语,而他们既讲英语也讲华语。所以我说,这真是太好了!但是我根本不知道的是,到了那里才发现,他们说的英语烂,说的华语也烂(they speak bad English and bad Mandarin)。”
罗杰斯本人是不懂华语的,他对新加坡人华语的评判可能也是间接来自他的女儿。但作为一个英语母语者,罗杰斯对新加坡人英语水平的批判更加值得引起注意。
其实2019年12月,当新加坡英语水平被评为世界第五、亚洲第一的消息扩散开来之后,就有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新加坡人的英语口音和语法这么差,凭什么在评选中名列前茅?
不管是罗杰斯,还是群众对新加坡英语能力排行的反映,都离不开新加坡的一种特色语言现象:Singlish。
简单来说,Singlish是一种以英语为基础,混杂了新加坡中文、华族方言和马来文词汇的英语,就如加勒比地区的克里奥尔语和出现在巴布亚的皮钦语,以及旧上海带有中国口音的“洋泾浜英语”。
其成因就在于在早期的新加坡社会,多数老一辈的新加坡人没有真正学过英语,但却需要以这个语言来沟通,于是将就使用了混杂式的英语。
相较于英语,Singlish在语法和口音上都没那么讲究,脑子里出现什么词汇就可以信手拈来加在句子里,句子末尾也可以加上很多诸如Lah、Leh一类的语气词。
总的来说,Singlish虽然亲切,非常具有新加坡特色,但它也相当粗糙,真正的英语母语者其实并不是很能赞同Singlish的表达方式。
但不管怎样,在新加坡,哪怕你只会几句Singlish,也比对英语一窍不通要强得多。
因为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新加坡其实存在着语言的“隐形鄙视链”。
02.英语,新加坡的”隐形鄙视链”
从国内到新加坡的人,要么就是在这边工作,要么就是在这边读书,要么只是到这边生活。
然而在这些场景中,不论你如何试图回避假装看不见,英语的”鄙视链“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来自职场的英语鄙视
5年前,小A跟随老公来到新加坡,因为英语不够好,所以找工作的时候,每每到了面试那关就一定会被打回来。
想小A一个堂堂中国985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却因为英语不好,在新加坡找不到工作,只能成为一名家庭主妇。
恶补了半年英语后,小A终于在一间会计公司找到了工作。但是跟同事交流时,还是有障碍。碰到着急的时候她也总能看到同事的白眼,然而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比她更惨的小B是某全球500强公司市场部的小主管,在国内也是妥妥的小领导一枚。2018年底,小B从上海调到了新加坡,带领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团队里大部分都是NUS、NTU毕业生,没有一个人讲中文。
英语不太好的他每次开组会,除了开场一句英语几乎就插不上话。久而久之,手下的这帮年轻人对他也就失了尊敬。
有一天小B路过茶水间,听见里面是下属在学他说话,嘲笑他英文发音不标准,还说除了开场一句话他就不会说别的了。
小B很是气愤,原本想立刻冲进茶水间骂他们一顿,但英语不好,连怎么骂他们都不知道……
——来自学校的英语鄙视
小C是2017年大学毕业到新加坡读研究生的理科男。
在到新加坡之前,他的英语就不太好,雅思成绩也是将将才到研究生申请的最低标准。到了新加坡之后,各种各样的Presentation几乎要了他的命。
有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Presentation,一紧张,他说话更不利索。他想表达课后再单独约时间去找教授讨论一下的意思,就当着全班的面说:“Can I have a date with you?”(我能和你约会吗?)
全班哄堂大笑,摸不着头脑的他下台之后在同学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说了什么,顿时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陪读妈妈小D则要承担更多的痛苦:因为英语不好,她唯一的女儿在国际学校受到同学的排挤,没有小朋友愿意跟她一起玩。
小D去找老师了解情况,从老师那里得知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试图跟她女儿沟通,但是因为她女儿英语不好,听不懂也没法表达,小朋友们就没办法继续和她玩到一起去。
眼睁睁地看着女儿放学回来皱巴巴的小脸,听着女儿越来越不愿意去上学的抱怨,小D的心都在滴血……
——来自生活中的英语鄙视
职场和学校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官方的场合,对英语的要求也会高一些,可即便是在最最平常不过的生活化场景中,也有很多人惨遭英语“鄙视”。
小E的妈妈就是个中典例。2019年小E生产之后,她的妈妈从国内来到新加坡照顾她。
有一天小E和老公都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正好赶上公寓的门禁卡更新,家里只有小E妈妈和孩子两个人。
小E妈妈抱着孩子出门买菜的时候就被公寓工作人员拦下了,结果因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能给小E打电话求助。而小E接电话的时候,工作人员的态度已经有些急躁,想来也是解释了很久了。
…… 这样的尴尬,相信英语表达有些问题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曾碰到过。
每当这个时候,就恨不得自己谷歌翻译附体,可惜还是听不明白,也张不开嘴,碰上态度好一些、稍微有耐心一点的人还好,万一碰上个凶巴巴的,看你听不懂英语就冲你翻起了白眼或者干脆大喊大叫,那个时候的心情别提有多差了。
但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否认,不懂英语,在新加坡真的会被“鄙视”。
03. 不懂英语,在新加坡活不下去吗?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也不懂英语,但我在新加坡不也生活了这么多年吗?
是的,不懂英语,在新加坡确实可以活下去。
但想要活得好,还是有点难的。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一部分人的鄙视。正如第二部分所述,新加坡存在着英语的“隐形鄙视链”,如果不懂英语,不管是在职场里、校园里还是生活中,都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些时候,一些人甚至毫不遮掩这份鄙视。
文章开头提到的因为不懂英语,只会说华语而被Diss的服务生绝对不是个例。事实上,近几年,新加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的事件见诸报端。
2018年6月,一名新加坡男子到美食街打包食物,为他服务的女服务生只会说中文。该男子非常生气,先是用英语大骂女服务生:
“你不能要求我讲中文,你来到新加坡,这是我的国家,我是新加坡人,你必须要至少学会说一点英语”。
之后,他又用不标准的中文说:
“你不会讲英文,你Go back to your country OK?(回你的国家去),我是新加坡人OK?新加坡人不会讲华语可以吗?讲英语可以吗?”
无独有偶,2017年,一篇在新加坡网民中引起热议的文章说的也是这个内容。文章的标题开门见山:READER: PRCS SHOULD NOT WORK IN S’PORE IF THEY CAN’T SPEAK ENGLISH。
翻译成中文就是:中国人如果不懂英文,就请不要在新加坡工作。
对于这类事件,网友们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认为:到新加坡工作就是应该学习英语,毕竟入乡随俗,要学会使用官方语言;也有人认为:说英语并不代表高人一等,没必要非得把语言的问题上纲上线。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不难发现,在新加坡,哪怕操著一口口音极重的印度英语,也比一句英语都说不出来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
其次,不懂英语,就无法真正地融入新加坡本地社会。
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毕竟大多数新加坡本地人使用的官方语言还是英语。
但退一步讲,就算懂英语,要融入本地社会也绝非易事。因为一开口,别人就会知道你是哪里人。
这还要“归功于”辨识度极高的Singlish。相对于标准的英语,新加坡的本地人对Singlish的使用频率往往更高,即便你是标准的英式/美式发音,在Singlish面前都会被自动归为异类。
在一场本地人居多的社交聚会中,听着身边的人“can lah,can lah”地聊天,你往往想找个机会插进去都找不到。
当你终于寻着机会完整地表达了一句,用的还是标准的美式发音,身边的本地人可能会轻飘飘地看一眼,然后自动散发出一种“非我族类”的气场。
一场聚会下来,说Singlish的还是跟说Singlish的聊的最多。而空有一口标准英语的你,还是没能交到几个朋友。
最后,在新加坡不会英语和在其他英语国家不会英语的情况还有些不一样。
举个例子,在美国,你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不会英语,那可就真是什么办法都没有,毕竟你无法保证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华人,都能用中文交流。
为了生活下去,你只能逼迫自己努力学习。没办法,不学英语就没法交流,没法交流就没法生活。
一般来说,到英语国家生活/留学/工作的人,就算不会英语,或是英语不好,刚开始都会有一段语言的尴尬期,但随着的时间的流逝也一定会取得英语上的进步。
原因很简单,每天都有人跟你说英语,你不得不学,不得不进步。
而在新加坡呢?这种动力几乎不存在。
当你面对商场的售货员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一句英语时,她们一般会会心一笑,然后体贴地跟你说:没关系你可以讲华文。
当你在小贩中心正组织语言点餐时,小贩中心的老板:来,小妹,吃还是包?
当你准备了很久,自以为用英语流利地跟同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同事稍微皱了下眉:em, 我们可能还是用华文讲比较清楚。
……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对本地人来说或许是好事,培养了他们有毫无压力切换双语沟通的能力。可对大部分不懂英语或是学了一身“夹生”英语的外国人来说,没有这种说英语的氛围,也就失了前进的动力。
说到底是因为没有压力,反正不懂英语在新加坡也不是活不下去。
这也不知是福是祸。
还有更糟糕的,最后一点会和前面两点联动,造成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英语不好——不敢开口说——别人都会说中文——不用英语交流——融入不了本地社会——英语更差——更不敢说……
这样一来,往往没过几年,就会发现:自己来了新加坡,英语反而退步了。而英语不好,被鄙视,以及无法融入本地社会对自己而言都成了常态。
碰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会选择跟自己更有共同语言、也更有归属感的华人圈开展社交与沟通,而这样做的结果,也无异于是为自己在新加坡的“不合群”又添了一把柴。
最后,还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但不管你的英语到新加坡之后是进是退,还是止步不前,小编想,多学学英语总不是坏事。
第一,不会英语的你在新加坡可以活下去,但很可能活不好;第二,技多不压身;第三,掌握一门技能,赢得更多尊重,更能融入当地,何乐而不为?
活到老,学到老。古人诚不欺我。
资料来源:
1. 李慧敏:真正把新加坡族群和宗教凝聚起的语言,不是“英女皇英语”而是伟大的“Singlish”
2. 维基百科:新加坡式英语
3. 8视界新加坡:调查:年轻华人认为 自己掌握双语程度仍有落差
4. 每日头条:这篇文章火了:“不懂英文就不要在新加坡工作”!
5. 新加坡红蚂蚁:罗杰斯给双语教育打分——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
6. 万宗纶:柯文哲认为中英文一样强、一样被重视的新加坡,是“不存在的新加坡”
7. 联合早报: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
8. RedChili21:店员用华语和顾客说话!男子当众破口大骂!网友:华语不会听,英语又讲不好!
9. 多维新闻:不会英文 新加坡人辱骂中国服务生:滚回你的国家
10. 随笔南洋: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罗杰斯是后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