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老板和他的 “流动餐车”

王铎(午阳餐饮创始人)的真实经历创作

01 I 甘肃,上海,广州,新加坡…

1994年7月20日,高考结束还没来及看成绩,我就和发小(现在YIH做兰州拉面的师傅)离开家乡闯荡上海滩,开始了一段学徒生涯。我当时选择的,也是一直用到现在的手艺,便是烹饪。在上海的几年,我尽可能地融入到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中,耳濡目染地掌握了很多南方特色食物的做法,比如很有名的上海生煎,小笼包,还有各式甜点、汤品等。

1995年的上海, 改革开放尚未全面成熟。结束学徒时期的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饭碗,大多时候都是挤在同乡的店里等待工作,一度对未来感到迷茫。我通过报纸看到了当时珠三角地区的繁荣,于是下决心继续向南飞。

辗转来到广州,我独自一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站住了脚,并且很幸运地进入到当时很兴旺的白天鹅宾馆(全国连锁的“五星级”企业),成为里面的面点大厨。作为地道的西北人,做面点向来是我的拿手活儿。也是因着这份工作,我有机会接触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

1999年9月,一位客人对我做拉面的手艺赞不绝口,后来私下联系到我,问我有没有意向出国发展。交谈之后,我才知道他是新加坡翡翠饮食集团(Crystal Jade)里一个高管的亲戚;而当时的翡翠集团,正要向新加坡引入“拉面小笼包”这个概念。这根突然抛来的“橄榄枝”,让我又惊又喜。

终于,在10月1日这一天(我的生日),我等来了新加坡翡翠集团总裁的面试。过五关斩六将,又历经各种周折,三个月后我拿到了新加坡的签证。人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出现彩虹,我就这样离开了祖国,于2000年的2月5号搭乘航班,第一次踏上了新加坡的国土。

02 I 翡翠,御宝,小江南…

2000年,新加坡最火爆的餐厅——翡翠拉面小笼包在乌节路义安城正式开业。我当时在店里接触过不少明星,《还珠格格》剧组的很多人都到我们那边用过餐;还有国内国外来的的许多政要,我们也都接待过。

那位新加坡翡翠集团的总裁,后来也成为工作中非常倚重我和赏识我的伯乐。一年后,我便成为翡翠的部门总厨,也是翡翠高级管理层里唯一一名中国大陆人。同时在翡翠集团,我有机会系统化、标准化地接触并学习了粤菜,跟随总裁和香港来的大厨们学习和吸收了不少做菜的的精髓。我们的理念就是以最好的食材、最精细的步骤来烹饪食物。做人做菜都是一样,慢工出细活。当然还要了解不同食材的特性,不断研究和探索不同的烹饪方式,这也为后来我在食堂开发杂菜饭奠定了基础:任何时候,出品的不断创新都是我的目标。

一直到2014年的时候,我跟随我的这位上司,以及另外17名高级员工离开了翡翠集团,创立了新加坡另一家知名企业,御宝餐饮(Imperial Treasure)。那段时间,我有机会到各个国家的御宝分店进行指导培训,东南亚的国家几乎是走遍了。

再后来,在新加坡拥有了一定积累的我,决定离开稳定但发展有限的集团,去到外面开创自己的品牌。我们先是在 Marina Square 里盘了一家店做各式南方菜,取名“小江南”。因为味道正,前两年店里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后因金融机构的重心搬迁影响了我们的客源,我们只好开始与国内合营;却因为合作理念不同,最终分道扬镳了。

03 I 国立大学,学生食堂,午阳餐饮…

2016年从“小江南”出来后,我有迷茫过一小段时间,但心中对于创业仍旧抱有很多的想法和期许。有一次和朋友交流,从他那听说NUS理学院的食堂正在进行公开招标。朋友鼓励我不妨去试试。

老实讲,从未接触过校园餐饮的我,那时候对于承包食堂窗口的兴致不太大。实地考察一番后,我发现食堂虽不比外面餐厅高端洋气,但是客源稳;年轻人身上那股蓬勃向上的活力,也是非常打动我的一方面。寻思著这或许是个新路子,我便向校方投递了简历。

后来听说单是“中国菜”这个窗口,当时就有20多家竞争对手来竞标。面试那天,我们按照之前在外面做餐厅的标准准备了试菜品种,通过专业的讲解和对食物高品质的追求打动了面试官。一周后,我便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想来在外做餐厅的经历也是为我们加分不少。

2016年3月18号,是我们在国大的首秀,也就是“午阳餐饮”正式起步的第一天。营业三个月后,理学院的食堂需要进行大规模翻新,我们只能暂时搬离,于7月份进军了YIH食堂。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更多工学院的师生,为他们提供中国家常菜的同时,也根据大家的提议加入更多馒头花卷,包子凉菜,也开始附送一些随餐汤水(如绿豆汤、蛋汤、菜汤)。

伴随着大伙儿的支持,“午阳餐饮”逐步成长,我们很快又标下了YIH另外一个窗口,开始加入香锅和拉面。2018年我们还在法学院(BTC校区)包下窗口做杂菜饭和麻辣香锅。理学院新餐厅装好后,那边两个窗口也重新开张营业了。

今年春节聚餐时,我们的员工已有18人:中国的,新加坡的,马来西亚的,越南的……大家齐心协力地工作,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按照以前集团化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程序做菜。我每天都会和师傅们一起研究开发新菜,督促自己时刻创新,还常到网上浏览学习新的美食元素;或者利用回国采购食材的机会,四处走走看看。

在食堂做菜还是比较特殊的,客户群体比较单一,95%都是老顾客,一不小心就会被“投诉”,“老板,你这菜再不换花样,我们就吃不下去了!”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大伙儿的用餐体验,也常常和同学里面的“老饕”们分享做菜的心得和经验。我深感“午阳餐饮”走到今天,离不开同学们的建议,鼓励,体谅与支持,是他们帮助我们不断成长。

04 I 新冠疫情,断路措施,流动餐车…

提到2020年,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疫情”这个关键词。对于我而言,这段时间更是不易。其实直到3月份,我们的营业额依然很好。到4月,新加坡开始实施断路措施,食阁餐厅等堂食都被禁止,学校也开始放假——我们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要生存!”我的员工里很多是拿工作准证的,面对几乎为零的收入状态,“等待”,对于那时候的“午阳餐饮”绝不是一个好办法。我每天焦头烂额地想法子,熬夜总结思路,也天天在员工群里跟大家开会讨论 。

没有人过来吃,我们就送出去!

于是,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午阳餐饮”的外卖体系——也就是很多同学熟知的“NUS流动餐车”。成立之初,我们没有很多外卖经验,也缺乏技术支持,就使用十分原始的点餐方式:群内接龙。但这个特别容易乱,同学们接着接着就给接串了,漏单等问题时有发生。

在一位热心同学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引入Google表格进行餐单展示和下单。相比接龙,Google表格好用很多;但是又存在订单被篡改的风险,让我们很是烦恼。之后,我们又相继尝试了Google问卷,甚至找到新加坡本地一家小公司帮我们做了一个小平台……不过总是存在各种局限性。员工处理订单的工作量依然很大,同学们下单的时候也不那么简便省时。

9月份,我找到国内的一个商家,请他们帮我们做了一个新的订餐小程序。伴随送餐新车的到来,这个订餐小程序也开始上岗了。如今疫情接近尾声,大家都恢复了自由,可以出来随意吃饭;我们食堂窗口的压力也逐渐加大。但“午阳餐饮”的4个外卖群我们还是会保留,继续以utown为主,给同学们提供可口饭菜。学校及周边的外卖也会继续接,没有最低消费并且三公里以内免送餐费。

05 I 致自己,致大家,致未来…

从外卖开始到今天,每天接到的订单我都收著:疫情时期每天200多单,现在大约40几单的样子。我很感恩,这一沓沓的单子,承载着大家对“午阳餐饮”的支持与鼓励,这更是我继续努力、敢于开拓的动力。也感谢我的员工们一直以来兢兢业业,让我得以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停一停去思考。还有亲爱的家人,谢谢你们的爱与包容,让我在工作之中更加坚定有力。

我的本职工作虽是餐饮烹饪,但骨子里还是有点小文艺的。疫情送餐的那会儿,有一次受到比较不公平的指责,我的心情很低落,忍不住在外卖群里发了一段自己的感想,题为《致疫情期的同学们》。有同学看完还跑来安慰我说,“老板,写得真好,都可以出书了!” 当然,我也在反省自己,提醒自己和员工学习更有耐心地和同学们交流。

感谢“南洋茶话”对我的访谈和记录,让我得已梳理来新20年的一些经历。最后,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再写一篇“小作文”献给亲爱的朋友们——

“岁月如白驹过隙白云苍狗,一个转身已经过了4年又6个月。在NUS食堂的日子里,我看过了来来去去的老师和同学,每一个毕业季的退群和开学季的进群验证都让我有些许的伤感。感谢曾经的和现在的你们,一路陪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怀着一颗感恩与谦卑的心为大家提供可口的饭菜。为回馈大家的支持,也继续在周日到周五的晚上在群里发红包,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王铎先生联系方式:fengzhongzhiziabc(微信))

(END)

本期作者:木歌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