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将近300年的时间里,世界城市文明从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城市人口比例从1750年的5.5%,到2050年即将增长到70%,各个城市之间的聚集和联系也逐渐加强。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进一步加深,要素的全球流动迅速增长,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城市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催生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新一轮城市竞争也在加速。
上海,华夏大地上的明珠城市,中国的经济之都,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引擎,世界知名国际性大都市。
6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500万人。现代、摩登、魔幻与繁荣,是它的标签;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它的精神。
新加坡,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赫赫有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
7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0万人。在弹丸之地上培育出了经济腾飞的花朵,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座城市,那一定是“奇迹”。
如果要将两个城市做一个比较,更多人心中的想法一定是:上海还远远追不上新加坡。
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金融中心,上海超越新加坡!
金融中心,历来是城市必争之地。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标指数,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
2007年3月开始,该指数开始对全球范围内的46个金融中心进行评价,并于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显示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变化。
该指数着重关注各金融中心的市场灵活度、适应性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评价体系涵盖了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声誉及综合因素等五大指标。
今年3月发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报告中,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再进一名,打破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始终占据前四的格局,超越新加坡和香港,高居榜单第四位;在整个亚洲仅次于东京,排名第二。
2019年9月发布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6)报告中,上海还排在新加坡和香港之后,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撰文分析称:上海超越新加坡仅有一步之遥。
如今,这一步之遥已经迈出,上海正式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
此时,距离邓小平推动“开放浦东”过去了30年,距离2009年国务院定调建设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过去了11年。
1990年,邓小平为首的国务院做出了开放浦东的决策,邓小平说:
“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从1989到2020,31年过去了,浦东成为“浦东奇迹”。
2009年4月,国务院也再次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流动自由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税收、信用和监管等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
文件明确提出了上海金融中心到2020年的战略任务,提出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即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金融市场体系。
从2009到2020,11年过去了,上海也从GDP不到香港的四分之一到2020年成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
上海做到了。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自2013年3月(GFCI13)开始,上海与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四的新加坡的差距就在逐渐缩小,终于在2020年迎头赶上,来了一个漂亮的反超。
从图片上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上海与新加坡相比,起点虽低,进步却更快。
这也侧面反应了上海在金融市场、机构、开放、改革创新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02. 上海稳了吗?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上海打破了“纽伦港”的超级金融城市格局。
上海的进步有目共睹。在低起点下发展到如今的高水平,上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奇迹”。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离不开这四大要素:世界一流的交易所、资本兑换、国际化的法治环境以及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而上海之所以进步如此神速,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上海本身就是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
上海不仅拥有证券交易所,而且还坐拥包括货币、债券、股票、外汇、期货、黄金和金融衍生品等在内的各类市场,同时还是各类中外金融机构的总部所在地,堪称全球金融市场要素最齐备的城市之一。
2018年上海金融直接融资额9.6万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场交易量增长23.4%,直接融资总额增长43.8%,市场交易量1646万亿元。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全球第一,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铜、天然橡胶等10个期货品种的交易量全球第一。
当然,这只是基础。上海金融中心排名的飞速进步,还得益于最近几年的政策加持:从2018年开始,上海接连获得了四个国家级“礼包”,分别为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科创板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这其中,科创板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均与金融有关。前者奠定了上海作为金融龙头的地位,后者则赋予上海探索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的可能。
与此同时,从2020年开始,中国进入金融全面开放之年。上海也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伦敦、东京、上海、新加坡、香港的评分差距相当微小,这些城市之间的竞争还会长期存在,上海还不能掉以轻心。
结合GFCI 27竞争力各次级指标的单独排名来看,上海虽然超越了新加坡,但与新加坡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短板。
世界顶级金融中心在所有领域都非常发达,同时兼具有一定特色。所以,提升弱项,发展特色强项,将是上海未来的发展目标。
总体来看,弱项方面,上海在营商环境和金融业发展方面亟需快速发展。同时,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国际声誉方面,对标其它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上海的综合影响力。
特色强项方面,金融科技实力逐渐成为影响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上海成为世界级金融科技中心势在必行。
如果上海未来能在营商环境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投资贸易自由化等领域做出更多探索,同时稳步提升金融科技实力,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才会更加稳固。
03. 进击的上海,全面追赶新加坡
上海的“进击”不止体现在全球金融地位的提高,也体现在更多方面。
先从港口说起。
港口,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产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加坡——因扼据马六甲海峡,虽然“不产一滴油”,却集散大量货物(例如石油),也由此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及交易中心。
众所周知,上海位于航三角地区入海口,也是因港而兴。
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上海航运业一度差点发展不下去。当时,处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港水深8~13米,达不到深水港要求(水深15米),越来越难以满足货柜船舶大型化发展步伐。
彼时,上海港的货轮要趁涨潮时才能出港。国际上,往往要先用大船将货运到新加坡,再转成小船运抵上海。当时,在全球货柜港口排名中,前20名都找不到上海港的名字,情势一度非常严峻。
1992年,中央寄予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厚望。当时的背景是,我国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大量制造业产品要出去,需要一个通江达海的港口。然而,没有深水港,怎么做国际航运中心?
为此,上海洋山深水港在茫茫大海上“无中生有”,上海也由此从“江河时代”迈入“海洋时代”。
洋山港孤悬海外30余公里,由大、小洋山等十几个岛屿组成。开发前,洋山岛全岛仅5000多人,没水没电。而后,经过6000多名各界科研人员六年半的前期调研和论证、超过1万名建设者三年半的建设,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区(一期)顺利开港。
洋山港作为上海无深水港历史的终结者、我国港口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其诞生之初便备受关注。2005年洋山港区(一期)开港时,便有评论指出:
“洋山港是仅仅为上海添了座码头,还是能以此为契机催生更广泛深刻的变化,将是评判这个世界级工程成败的关键”。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这是国务院在2009年给上海港提出的目标。
2020年7月11日,最新一期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在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上正式公布。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十强依次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纽约-新泽西、东京。
上海首次超越香港,打破了持续六年的新加坡、伦敦、香港三强局面,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航运中心之一。至此,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排名,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
值得一提的是,航运中心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发展概念,不仅仅体现了港口的发展。如果单纯看港口发展,上海港已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一般而言,货柜吞吐量是体现一座港口最重要的指标。2001年,上海港的货柜吞吐量还不到新加坡的一半。2010年,上海完成货柜吞吐量2905万标准箱(TEU),这一数据比新加坡多出大约50万标准箱。上海港货柜吞吐量首次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
彭博社当时评论说,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扩大,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也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凸显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说,上海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但不少业内专家指出,上海港在软实力方面仍不及新加坡。
2019年,全球货柜港口排名前十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广州港、釜山港、香港港、青岛港、天津港和迪拜港。
上海港领先新加坡,连续十年位居国际货柜第一大港地位。如果将全球货流、客流按照活跃度绘制一张网格图, 上海是其中最重要的支点之一。
此外,上海的航运软实力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截至2019年底,全球排名前100位班轮公司中的39家、全球5大船舶管理机构中的4家、国际船级社协会正式成员中的10家、全球排名前5的邮轮企业均在沪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
港口也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判断一座城市发展如何,除了用经济水平衡量,还可以看它的交通。
地铁轨交方面,上海拥有全世界里程最长的地铁系统,这张全世界里程最长的“地铁网”,如同血管一样,串联起整座城市。
而且根据规划,到了2020年年底,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将超过830公里。
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项目实施后,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最终将达到24条线路。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车站总数600余座。
除了地铁轨交,上海还有三大火车站。不久的将来,上海东站也即将加入。未来的上海将形成“四主多辅”的铁路客运枢纽布局。
空运方面,上海的两大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也表现出色。
FlightAI航空智能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全球机场客流量排名中,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名列第九,吞吐量七千万;上海虹桥机场名列第四十六,吞吐量三千万。
同一表单上,新加坡樟宜机场名列第十八,吞吐量六千万,不及上海浦东机场,更不及二者相加。
说到“宜居”,可以说是新加坡的一个特点了,适宜的气候,整洁的环境,便利的生活……
然而上海最近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致力于让生活更加人性化,建设舒适周到的“宜居之城”。
在上海工作生活可以享受到这里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从商圈林立的写字楼,到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从全国前列的医疗水平与医疗资源,到连连上涨、全国最高的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上至退休老人,下至幼小婴儿,上海这座城市都给予了人们很大程度的生活保障和生活便利。
就更别说上海的宜人气候、便捷的地理位置和数不尽的美食了。
城市文化方面,说到新加坡,一定会想到鱼尾狮、金沙酒店、圣淘沙。
而上海在打造城市地标方面也毫不逊色:永远喧嚣热闹的南京路、灯火璀璨的外滩、摩天大楼耸立的陆家嘴还有高大上的静安寺和新天地。
它繁华、时尚、让人印象深刻。
但它还有静谧、古朴和婉约的另一面。老旧的石库门、狭长的弄堂、沿街粗粗大大的梧桐树,都是它的底蕴。
都说新加坡是个包容性极强的城市,但上海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这座“千面城市”的包容性远远超过你的想像。
作为中国近代最早接受西方新事物的城市之一,历史上,上海一直都是一座能够海纳百川,兼收共融的城市。
这里注重契约精神,讲求公平与效率,即便是再微小的声音也能被听见。这里可以包容下你做的每一个选择,尽情按照你的步调和喜好去生活,享受自由,而没有人会觉得你奇怪。
魔都上海,就像它的称呼一样,拥有让人着迷和流连的魔力。
看完如今的上海,你还会觉得它比不上新加坡吗?
上海,还在进击中……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是金融体系变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又是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载体和枢纽。
2020年,上海金融中心完成阶段性目标后,又面临新的环境和任务。下一步要在促进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市场体系这个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提升自身功能。
总的来说,超越新加坡是上海的一次巨大跨越,但绝不是终点。
上海,应该有更大的野心和更远的布局。
下一步,上海剑指何方?
我们拭目以待。
上海, 曾经的“十里洋场”,如今的国际化都市。 曾经的小渔村,如今的大上海。
资料来源:
1. 苏宁金融研究院:上海要超越新加坡,需要补哪些短板
2. 上海全攻略:上海,又一次“红了”!
3. 大七环: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国都市圈如何突围?
4. 国民经略:上海稳了,香港悬了?
5. 上海发布:再进一名!上海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四位
6. 每经网:从港口工业经济到智慧城市体系 临港如何转型
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全球十强航运中心,上海首次超越香港,位居三强!长三角时代来临
8. 华夏时报网: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深圳再度入围前五,上海首次超越香港
9. 财经:上海为何能超越香港,跻身国际航运中心前三?| 专访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
10. 环球时报:上海超越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11. 维基百科:浦东开发开放
12. FlightAI航空智能大数据:2019全球50大机场出炉!深圳机场客货运增速居全球大型机场前三
13. https://www.longfinance.net/media/documents/GFCI_27_Chinese_Edition.pdf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