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病毒让新加坡面对建国以来最大危机,执政党决定在这个时候举行大选,希望在宪法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项重要的民主程序,让新一届政府可以专心致志处理抗疫与经济建设,以保障新加坡人的生命、生计和未来。
投票结果显示,在政治多元化和疫情造成的危机感之间,新加坡人选择了多元化,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总得票率不仅跌到1965年以来的第二低,还痛失一个四人集选区,损失一个部长、一个高级政务部长,以及一个高级政务次长。
前三军总长,现任职总秘书长黄志明带领的竞选团队,竟然不敌一支新手军,说明了什么?
投票结果显示,在政治多元化和疫情造成的危机感之间,新加坡人选择了多元化。(档案照)
这反映两个问题,第一,选民对政治多元的诉求,超越了疫情造成的危机感;第二,人民对强势领导风格的接受度已今时不同往日。
政治多元的诉求是全球大趋势,高度国际化的新加坡更是不可能置外。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显然知道这股全球性的反建制风已吹到新加坡,在回应多元化诉求方面,他们让国会里非选区议员人数增加,并且让他们也享有投票权,希望以此满足民众希望国会有不同声音的诉求。
反对党把非选区议员制度指涉为限制他们发展的手段,从选举结果看来,这个策略是奏效的。
当社会日益多元,各种差异自然增加,在传统的种族、宗教、文化、语言、贫富之外,思想上的差异也自然产生。多元化是受到普遍认同的价值,即使这样,多元化的程度本身也很多元,每个人在光谱的某一个地方,最后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然后再从一个不太整齐的状况中,理出一个共同的方向。
行动党得票率滑坡显示人民对强势领导风格的接受度已不同往日。图为工人党支持者昨晚欢呼喊口号(何炳耀摄)
世代拔河
反建制思潮在全球掀起浪潮,新加坡的一些年轻人也在社会上寻找不平等,为弱势者发声,认为唯有改变现有体制,自己才有机会参与主导国家的进程。但也有另外一些年轻人看到其他地方缺乏合理的民主程序,所以正义无法伸张,回头看新加坡,可以接受在现有的社会结构和框架中,以建设性的参与方式,让社会和国家走向更好的将来。
两种想法都是正面的,前者试图用否定与另建来达到目的,后者以参与和沟通来推动议程。
王瑞杰副总理提出的各种对话,就是希望年轻人能够通过参与和对话,感受到自己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这个努力不可谓没有成绩,但是它抵挡不了世界的大趋势,最多只是减弱这个浪潮的冲击力。
虽然这次大选,执政党受到挫折,但是这种沟通和合作的方式必须继续,而且要让人民确切感受到政府愿意变通,制度可以改变,而且改变一定要具包容性。
放眼未来
这次大选提出了好几个重要的课题,除了前面谈到的政治多元化,对经济发展的方式、对过去我们视为不易公开讨论的宗教、种族问题等,都被端到台面上,然而九天的竞选期很短,一个必须分出高下的竞争环境,不是讨论这类课题的时机和场景,敏感的课题,无法在情绪激昂的时候理出头绪。
但是这个时代,大概没有什么课题可以完全不谈,政治和思想领袖们需要思考处理这些敏感课题的新方式。
另外,现在人们的知识水平高,思想比较细腻,不太能接受抹黑和动辄报警的处理方式。
工人党最年轻的候选人辣玉莎在此次竞选中曾因失言风波为平淡的选情投下震撼弹。(档案照)
以辣玉莎事件为例,新加坡人普遍认为自己有能力分辨这是刻意的歧视,还是26多岁年轻女生的无心之失。
我想未来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条例,禁止任何人在选举期间突然爆出对候选人不利的争议性事件,这不仅对候选人不公平,也让选民非常不满,最后对一个公平公正的选举结果,是有伤害的。
怎么样才是强有力的委托?
李显龙总理和执政党的领袖们都一再提醒选民,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希望选民给予强有力的委托。于是,人们很自然地问:怎么样才算强有力的委托?
李显龙总理(右二)和执政党领袖多次提醒选民,新加坡面对史无前例挑战,希望选民给予强有力委托(档案照)
横扫93席是不可以想像的,所以我一开始就不认为执政党赢得所有选区,就是强有力委托。虽然政治领袖都不说,我猜想他们希望的是接近2015年的得票率,也就是接近70%,开票的结果却是接近2011年的成绩。
2011年的得票率是60.1%,当时被视为“分水岭大选”。这次61.24%的得票率说明2011年那场大选确实是分水岭,从此人民行动党已经很难再获得接近70%的得票,这是新的政治现实。
李总理在6月30日提名之后的记者会上说:“如果选举之后结果是,你得到绝大多数的支持,但是那小部分不把票投给你的人对结果极度不满,那就是国家分裂,信任丧失,缺乏相互尊重。这就是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出现的现象。我想那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反过来,如果执政党没有得到绝对大多数的支持,但是选民的不满声音被听到,多元化的诉求得以实现,而且下来政府认真处理,那这个国家不会分裂。只要新加坡人有共同的信念,不论怎么样的结果,都是好的结果。
投票程序令人失望
最后必须说2020年7月10日的投票日,必定记录在新加坡历史里。这一天发生的事,是一记警钟,我们需要努力找出问题,纠正过失。
这场在意料不到危机下举行的大选,在关键的这一天发生出乎意料的事--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投票,必须延长两小时。这对一向讲求效率,重视精准度的新加坡来说,是难以想像的。但是,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而且发生在全民专心在为国家前途投票的这一天。
本届大选不少投票站昨天一早就出现人龙,有些热点战区甚至从早排到晚。(何家俊摄)
从投票过程、防疫安排、人流控制,到投票那一刻,今天是让人失望的。我们要避免以单一事件来评断整个制度,但投下神圣一票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事故,见微知著,让人不免要质问有关当局,究竟有没有审慎对待他们的工作?
在治理问题上,经常用的一个英文词汇“integrity”,中文翻译起来没有一个百分百吻合的词,用在人身上,它指的是“诚信”,用在制度和事物上,它指“可靠”和“完整性”。政治上,integrity受到质疑,必然引发信任危机,这是我们这个小国必须避免的。
选举局昨晚突然宣布投票时间延长两小时,引发反对党质疑。图为盛港一投票站晚上仍有人排队投票(海峡时报)
我们的观点可以多元,但一代一代的新加坡人辛苦建立起来的制度,必须要让我们有信心,也需要在每一个环节都得到认真维护,大家才愿意不论风雨,共同努力下去。
多元化是受到普遍认同的价值,即使这样,多元化的程度本身也很多元,每个人在光谱的某一个地方,最后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然后再从一个不太整齐的状况中,理出一个共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