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历史上名气最大的私会党! 这些洪门弟兄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新加坡历史上名气最大的私会党! 这些洪门弟兄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导语:一直以来,大家对新加坡的印象都是治安良好,但即使是这样安全的新加坡,历史上也曾有不少私会党的存在,其中最著名的,就应该是洪门弟兄了。关于他们的历史,你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这神秘的洪门故事。新 加坡警方说新加坡已经没有私会党,这些对社区治安造成威胁的不良分子,充其量只能称为“街头党”。警方解释,现在的街头党组织松散,有别于上世纪五十到七 十年代活跃的传统华人私会党,街头党并未有组织性地参与可从中牟取利益的非法活动。许多街头党虽沿用传统私会党堂号,以博取同党间的认同,但实际上与昔日 的私会党没有关联。街头党的活动并无明确目标,党员常在娱乐场所消磨时间,为一点芝麻小事而闹事。加入街头党的青少年不像当年的华人私会 党,而是来自各族群。这些青少年街头党年纪轻轻,多来自破碎家庭或因为在家里缺乏父母关怀,心理失衡,找寻同党的肯定。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有爱有希望的生活 环境,好好学习与人沟通的方式。言犹在耳,2011年2月26日,私会党“108海陆山”总舵主在新山遭毒打毙命,警方在出殡时押走了九个“兄弟”。不论是早期有组织性的华人私会党还是近期各族乌合之众凑成的街头党,只是换一个形式出现,本质都离不开对社区安全的威胁。在舆论压力下,警方大力扫荡街头党,并援引刑事法令中的“第55条”(Section 55)临时条款,无限期拘留至少6人。在 1950与1960年代的新加坡,私会党主要有“24”和“08”两大派系,过后派系增生,多达300多个,包括“18”、“32”、“108”、“洪顺 堂” 、“红军”、“小义和”、“凤凰山”、“北海堂”等;据前私会党徒说,“洪顺堂”的名声最响,在道上是比较“正派”的黑社会。私会党经常为了争夺地盘而格 斗,血腥残暴,所使用的武器林林总总,巴冷刀、匕首、菜刀、木棍、硫酸、链条都很常见,谈判破裂时敲破的啤酒瓶也可以猛捅对方致命。

私会党的入党礼当 时每年的殴斗案多达400起。在河水山、红山、亚历山大与合乐路一带,几乎每天都有殴斗案,甚至涉及多起谋杀案。由于私会党势力庞大,市民不敢出面指证, 警方只能使用社团法令第55节,以私会党属于非法社团为由,逮捕私会党徒并不准他们保释。后来私会党越来越猖獗,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新加坡立法议院在 1958年8月13日通过了刑事法(临时条款)修正法案,授权警方不需拘捕状也可逮捕及扣留私会党徒。

19岁德士司机牵连在24和08的派系斗争,在Kembangan被砍挂。 c.1959

08私会党员出殡时,在Bukit Timah六英里被24私会党攻击。 c.19591959 年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把解决私会党问题当作重要任务,治安当局宣布让私会党徒有个自新的机会。 “抗拒从严,坦白从宽”,从1959年10月19日到11月3日的16天内,让愿意改过自新的私会党徒前去劳工与律政部自首。警方不拘留这些洗心革面的党 徒,还为他们安排工作,提供出路。结果有818名私会党徒自首。宽限期一过,警方马上展开全岛大扫荡,逮捕了40多名私会党头目,将私会 党的气焰打压下去。到了1970年代末,新加坡的私会党支离破碎时,与洪门有关的代号三八二十一还是十分猖獗。还记得1970年代福南街头街尾两帮人马相 约谈判,巴冷刀藏在沟渠里,还事先通知街坊晚上九点过后躲在家里,免得遭受池鱼之殃。 1980年代初,我常光顾的牛车水戏院街(Smith Street)琓鱼摊的摊主被残余的私会党徒捅了数刀,刀刀致命。据说摊主是小贩商联会的主席,也许个性过于耿直,得罪了一些摊贩,结下仇家,性命保不过 中年。

私会党的党徽早 年有一支横行新马的私会党,跟中国反清复明的义士所组成的天地会关系密切。天地会、三合会、洪门都属于同一组织,因为环境或地域不同,才使用了不同的名 称。义士们对内称洪门(代号三八二十一,刚好凑成一个洪字),天地会是福建台湾一带的称呼,到了两广和港澳,则称为三合会。天地会来到南洋各地,最初也称 三合会,后来为了适应殖民地的法令,才改称为义兴公司(Ghee Hin Kongsi)。

三八二十一,刚好凑成一个洪字义 兴(槟城:1799年,新加坡:1825年,柔佛:1844年)和海山(1823年)是马来亚组织最庞大的私会党,成立于槟城,麻六甲和新加坡三个海峡殖 民地,之后散布到各个马来土邦。成立初期属于地缘性的同乡互助福利团体,后来才演变成互相争斗的帮派组织。这些私会党分作四个、八个或十二个主要干部,然 后分成许多支派,每个干部及每个支派,都有一位头目管理,会员称领袖为大哥。义兴公司会员证书

“义 兴公司”的组织有白扇、先生以及草鞋等几个等级。白扇在组织里的地位最高,主持开坛仪式。海山派客家私会党属于天合会(也许是取自天地会与三合会),在新 加坡的总部设在海山街(Upper Cross Street),打着“海山公司”(Hai San Kongsi) 四个大字招牌。当时还有其他的大型私会党包括福建帮义福、客家帮洪家等,帮派间的利益冲突与暴力械斗,就这样延续两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