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科学局透露,去年共接获3万7563起不良药物反应报告,比起前年的2万5001起激增一半,当中多数由公共医院和综合诊疗所的医生和药剂师通报。其中,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绝大部分是西药,其次是疫苗。
因服用药物或注射疫苗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案例,过去六年呈上升趋势,去年跟前年相比更是激增一半,其中以非类固醇消炎药和抗生素为主。
卫生科学局在5月份发表的《不良药物反应》季刊中透露,当局去年共接获3万7563起不良药物反应报告,比起前年的2万5001起激增一半,当中多数由公共医院和综合诊疗所的医生和药剂师通报。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绝大部分是西药(97.6%),其次是疫苗(1.1%)、生物制药(0.8%),以及包括中成药、传统药物和化妆品在内的辅助保健品(0.5%)。
其中,接获最多不良反应报告的药类依序为非类固醇消炎药(24.3%)、抗生素(22.4%),以及止痛药和退烧药(10.3%)。病患服药后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则包括红疹、眼眶水肿(periorbital oedema),以及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卫生科学局指出,这个趋势与往年相似。
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以抗生素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coamoxiclav)居首,占总案例近8%。病患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细胞损害和黄疸症,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导致皮肤溃烂的史蒂芬强森综合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和毒性表皮溶解症。
常见的消炎退烧药成分布洛芬(ibuprofen)和止痛药成分扑热息痛(paracetamol)则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
女病患占六成 约两成病患年满60岁
出现不良反应的病患中,女性占六成,年过六旬的年长病患占19.5%,年龄介于50岁至59岁的病患则占9.8%。
另外,去年有171起报告跟辅助保健品和化妆品有关,其中99起是含葡萄糖胺产品引起的过敏反应,如红疹和瘙痒。
有八起关于肝脏不良反应的报告,与含多种成分的辅助保健品有关,当中多数病患已康复或正在康复中。
卫生科学局也发现八款添加未经申报成分的产品。其中六款含类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的产品可引发多毛症、库兴氏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及肾上腺机能不全。
其余两款则是含有违禁成分西布曲明(sibutramine)的减肥药,其中一人在服药后出现心悸和失眠,另一人在服用名为“BB Body”的减肥药后,因心脏衰竭须接受复苏抢救和长期治疗。
出现心悸和失眠的病患是20多岁的图像设计师吉莲(化名),她去年2月通过朋友介绍购买两盒“Bello Smaze”减肥药。第一天服药的几小时内,她开始心跳加速并一直冒汗,下来三天不断出现心悸和失眠,每晚睡不到四小时,导致她情绪抑郁,甚至有过轻生念头。
她受访时说:“我在购买辅助保健品时向来都很谨慎,一定会查看产品包装上注明的成分,遗憾的是那款减肥药并没注明含有西布曲明。”
自从那起事件后,吉莲不再服用辅助保健品,而是靠运动来保持身心健康。
注射疫苗后引发不良反应 约半数病患未满12岁
去年有366起跟疫苗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206起案例不超过18岁,当中有92.2%是12岁以下孩童。他们接种儿童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惊厥,严重者则患上脑膜炎、川崎病和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
12岁以上少年主要是在注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后出现头痛、晕厥和肠胃炎。这些不良反应报告是在去年中学推出校园HPV疫苗注射计划后接获的。
分析显示,跟前年相比,去年有更多报告是关于儿童在接种MMR(麻疹、腮腺炎和德国麻疹的统称)疫苗后出现德国麻疹、水痘疫苗引起惊厥、HPV疫苗引起晕厥,以及注射卡介苗(BCG)疫苗后患上骨髓炎。
卫生科学局指出,整体来说,去年收到的报告仍在产品包装内页说明书和医学文献注明的预期发病率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