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认为,以类推简化法让“锺”作为“鍾”姓的简化字,其接纳度肯定比“钟”来得高,因为“锺”更能凸显作为姓氏的独特性。
过去半个多世纪,“鍾”姓在中国和新加坡一直被简化为“钟”。但是中国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简化字“锺”,并注明是“用于姓氏人名”后,新加坡锺氏公会和世界各地的锺姓宗亲团体便坚持用这个“锺”,也希望大家不要再以“钟”取代他们的姓氏。
如此一来,本地国会议员锺奇雄、锺丽慧不应写成钟奇雄或钟丽慧。即使是人名,例如华社自助理事会执行理事长卜清锺,也不应写成卜清钟。
曾担任过新加坡锺氏公会三届会长,目前是会务顾问的锺志光(71岁)说,公会从不认同把锺写成钟,向来坚持姓氏应写成繁体字“鍾”或简化为“锺”。他坦言很多外来信函把他们写成“钟氏公会”,但公会对外信函都用“锺氏公会”。
现任会长锺定珠说,她自上学认字起,父亲便教她要把姓氏写成“锺”。位于维拉三美路(Veerasamy Road)的锺氏公会创立于1947年,目前有大约200名会员。
三年前筹办过第17届世界锺姓宗亲联谊大会的前署理会长锺骏源(54岁)说:“马来西亚锺氏宗亲总会自2015年便通过报章提醒教师、文字工作者与社团组织,把锺写成钟是不尊重他人姓氏的行为。新加坡锺氏公会那一年也吁请会员宗亲把姓氏从钟改回锺。”
本地书法家锺荣森2017年2月曾建议锺姓宗亲把自己的姓氏拆解为“千里金”,好比姓张的说自己是“弓长张”。
就姓氏而言,“锺”和“钟”(鐘)在大陆和台湾都有人姓。“锺”是在最新百家姓排行榜上名列第53的大姓,“钟”则是很罕见的姓氏。
两个字的历史演变
为厘清“鍾”和“鐘”的规范过程,《联合早报》访问多位专家学者,发现远至宋元时期,“鐘”就经常被人们简写成“鈡”,古时候称之为破体或小写。
新跃社科大学中文部主任罗福腾副教授一直从事语言学、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并发表专著和学术论文若干。他受访时说,这种简化法在民国时期被当时的教育部所采纳,1932年5月出版的《国音常用字汇》字典把“鐘”简化为“鈡”。民国政府在1935年8月21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时,官方第一次确定鈡为鐘的简体字,却保留鍾,让鈡、鍾二字各自独立,并行于世。
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国务院在1956年1月28日通过“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分阶段推广简化字。到了1959年7月15日,原本只是“鐘”简体字的“鈡”,开始兼作“鍾”的简化字。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钟”成为“鐘、鍾”的简体字通行于世。
中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1年开始着手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2009年征求意见,2013年6月正式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并在《三级字表》中增收简化字“锺”,注明“鍾”字用于姓氏人名时可简化为“锺”。
罗副教授认为汉字规范的原则,本来就有尊重传统、尊重民意的规则。多数锺姓人始终坚持把姓氏写作“锺或鍾”,《通用汉字规范字表》明确“锺”的使用地位,虽说只是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口,却还是顺从民意,照顾民间情感,值得嘉许。
研究领域包括汉语历史语言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潘秋平副教授说,把“鐘”和“鍾”简化为“钟”,意味着两个不同的字被合并在一起,失去原来的独立性。后来以类推简化法让“锺”作为“鍾”姓的简化字,其接纳度肯定比“钟”来得高,因为“锺”更能凸显作为姓氏的独特性。
他认为这牵涉到文字使用的心理习惯问题,而姓氏向来比较敏感,因为它涉及血缘、传承和独特性等问题。
国大中文系副教授黄贤强和李志贤都认为,既然《通用规范汉字表》已有“锺”字,大家就应该尊重当事人的诉求,让锺姓者用回他们所认同的祖宗姓氏。
鍾姓与鐘姓的来源不同。据《周礼·春官》记载,古代有一种官职名“鐘师”,“鐘氏”是周朝鐘师之后代。《湖南蓝山鐘氏族谱》也记载着鐘氏祖先是负责鐘吕乐器的乐师。
锺姓最大支系以微子启为始祖。微子启是商王帝乙之庶子,纣王的哥哥,也是周朝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所灭时,宋康王的弟弟公子烈逃到河南许州(颍川)隐居,由于他曾受封于锺邑,便以封地为姓,改子姓为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