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义工与精神病患视讯互动 线上传递温情

疫情当下,心理卫生学院和跑步俱乐部Runninghour的义工们没有因为阻断措施,而暂停对病患和特需者表达关怀。他们通过视讯通话或社交平台组织活动,在抗疫期间,线上传温情。

冠状病毒疫情当下,人与人虽然须保持社交距离,但是温情和爱心仍然可以通过线上传递。

为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心理卫生学院和本地各家医院和疗养院一样,暂停由义工主导的志愿服务项目。自上个月初,心理卫生学院义工开始以视讯通话的方式与病人互动后,该医院的长期住院者病房,每逢周末又响起文娱和庆生活动的欢歌笑语。

心理卫生学院目前有约1000名长期住院者,平时有约300名义工定期探访他们。义工会策划活动,陪同病人一起制作手工、歌唱,或从事运动项目,有时也会安排病人外出参观景点。目前,仍有超过100名义工以远程方式,每逢周末在线上与病人交流。

心理卫生学院义工经理蔡秀凤说,心理卫生学院从1月底开始暂停义工的探访。“起初,义工准备手工和彩绘制作材料,让院方转交给病人,让他们自行进行活动。不久后,不少义工表示希望能为病人做更多,建议以视讯通话的方式和病人互动。”

院方于是开始和义工们进行策划。有鉴于近来视讯通话爆出网络安全隐忧,为避免病患身份外泄,院方和义工同意,在视讯通话时,病房那方不打开摄像镜头。也就是说,病人能看在屏幕上看义工,但义工看不到病人。连线时,病房护士也会从旁协助和引导病人进行活动。

院方上个月11日首次尝试让义工和病人进行视讯通话,效果令人鼓舞,义工和病人都有久别重逢的喜悦。

蔡秀凤说,义工暂停探访的两个多月里,病房在周末尤其寂静,病人明白是因为疫情,但不少人还是惦记着义工。“我们当天首次进行连线,病人在屏幕上看到义工都很雀跃,纷纷说想念义工,彼此亲切问候,场面感人。”

新加坡管理大学学生杨咏晴(23岁)在心理卫生学院当义工已有四年,也是义工小组Matchsticks的组长。院方首次试行视讯通话那天,她是其中一名连线的义工,当天有不少平时和她熟络的病人叫出她的名字,令她感到温馨。

连线活动 节目紧凑多元

杨咏晴坦言,进行视讯通话时,义工们在屏幕上看到彼此,但病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起初不大习惯。

她说:“还好我们和病人相当熟悉,也认得彼此的声音,逐渐适应这种互动方式。平时和病人面对面沟通,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视讯通话通常是一大群人在线上一起交流。有些病人或许不会像平时一样,分享太多个人的事情。尽管如此,视讯通话整体上还是相当顺畅的。”

义工们连线时会准备一系列活动项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每次连线的时限约40分钟至一小时,义工安排的活动十分紧凑,除了唱歌和做运动,示范简单的手工制作,有时还会帮病人庆祝生日,甚至呈献魔术表演。上星期天的母亲节,义工特地举办线上音乐会,由擅长乐器的义工或自由业表演者表演曲目。

义工在母亲节当天为心理卫生学院病人举办线上音乐会。义工郑淳耀(左图)和白洁怡分别演奏钢琴和小提琴。(心理卫生学院提供)

心理卫生学院高级专科顾问医生苏心荃助理教授说,长期住院者多数患有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导致他们难以独立生活,融入社会的能力也有限,他们在医院都超过一年,未来出院的可能性也不高。

他说:“义工同这些病人交朋友,通过和他们交流和鼓励,让病人有机会与医护团队以外的人进行社交。对我们很多病人来说,义工也为他们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柱,因此能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继续维持义工和病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一件好事。”

线上与义工齐做运动 特需者保持身心活跃

Runninghour的特需者和义工在病毒阻断期间转为线上“相聚”做运动。图为运动指导员徐慧娟(左下图)和唐世伟(左上图)在一次线上活动中示范暖身动作,在家中观看直播的特需青年黄诗鉫(右图)跟着一起做运动。(Runninghour提供)

线上“相聚”做运动,甚至还可进行“虚拟跑”,本地跑步俱乐部Runninghour的特需者和义工在病毒阻断期间,继续保持身心活跃。

成立约11年的Runninghour是一个通过跑步活动,鼓励特需人士融入社会的合作社组织。其成员包括智障、体障、视障及自闭症人士,以及陪这些特需人士跑步的义工。该俱乐部每周二、四、六召集会员聚集在不同地点,进行包括跳尊巴舞、跑步及循环训练(circuit training)等活动。  

病毒阻断措施在4月初启动后,这些活动都暂停,Runninghour决定将活动转到线上。负责策划运动项目的Runninghour管委员会成员徐慧娟说,特需者和义工们平时几乎每周都会碰面,俱乐部希望通过线上活动,让成员在这期间保持联系,彼此加油打气,以便有动力继续做运动。

Runninghour会在平时固定的活动时间,借助视讯通话软件或社交媒体平台,由负责指导的义工线上做示范,或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运动视频,让参与者在各自家中同步做运动,或跳尊巴舞。

预录视频中,义工在示范高强度间歇训练动作时,无法同步讲解,徐慧娟会将相关的文字记录(transcipts)预先发给视障人士,让他们借助手机应用将文字转为声音,充分参与活动。

30多人参加虚拟跑

徐慧娟说,阻断措施的限制促使他们在策划活动时,更勇于尝试新点子。本月初,Runninghour首次举办虚拟跑,在同一时间召集30多名特需者和义工在各自家中,或到住家附近的公园跑步,结束后互传照片。

负责领导虚拟跑的义工许婉娴说,会员们对虚拟跑活动的反应比预期来得踊跃。她说,进行线上运动项目,事先的策划和准备工作比平时来得多,但义工都愿意透过这个方式,让特需者在这非常时期保持平时的运动规律。许婉娴也是管委会成员。

视障青年黄诗鉫(26岁)受访时说:“线上做运动的好处是,我不出门就能参与。比较不理想的是,某些动作做错,旁边没有人可以纠正我。我还是会想念平时的跑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