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莱坊:4月阻断措施期间买家兴致不减 286私宅单位成交

周文龙 报道

chewbl@sph.com.sg

尽管受到阻断措施影响,所有销售展厅必须暂时关闭,房地产经纪也不得与买家和卖家直接碰面,从4月7日至30日的阻断措施期间,本地仍有286个私宅单位成交。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整理的数据,上月共有581个私宅单位成交,约半数是在阻断措施推出前完成交易,其余是在阻断期间。相比3月份共1325个私宅单位成交,上月私宅成交量下滑56%。

莱坊指出,阻断措施的严格限制,是导致4月份私宅成交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但是成交数据也说明,即便面对阻断措施限制,仍有可能进行私宅买卖活动,买家也依然积极地寻求和购买私宅。”

莱坊咨询与研究部主管郑卫铭指出,4月份阻断措施期间成交的286个单位中,97个是新私宅,其余189个是转售单位。“由此可见,销售展厅在阻断措施期间关闭,发展商还是能卖出一些单位,市场依然有私宅需求。“

按季度而言,今年第一季私宅成交量为4106个单位,每月平均成交量约1369个单位。

郑卫铭指出,以4月交易情况看来,估计第二季私宅成交量将大幅下滑。“话虽如此,这不意味着私宅市场死沉、毫无生气可言。”

莱坊高档住宅与租赁部以及项目营销部主管庄美英也认为,本地私宅交易活动放缓,其实让买家有更多时间考虑购房决定。

“这可能是为什么买家仍积极寻找和购买私宅的原因,或作为投资用途,或作为自住用途。毕竟,无论经济局势如何演变,房地产始终是保有常年价值的必需品。”

她进一步指出,莱坊较早前进行的财富报告显示,在吸引亚洲投资者购买私宅方面,新加坡排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等传统市场。

此外,在各投资类别当中,本地超高净值人士最热衷于投资房地产。

零售空间零交易量

除了私宅市场,其他房地产领域也遭受阻断措施影响,交易量显著下跌。例如3月份分别有57个办公空间和41个零售空间转手,进入4月份阻断措施期间,只有五个办公空间转手,零售空间更是零交易量。

此外,厂房交易量也从3月份的68个,在阻断粗所措施期间减少至八个。唯有店屋交易量相对平稳,过去两个月都维持在10个单位的水平。

郑卫铭指出,阻断措施期间,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营销活动受限以及几乎所有实体零售店都无法经营等因素,造成许多公司暂时搁置扩张计划,选择把宝贵资源重新部署。

这多少影响了商业房地产的交易情况,造成上月交易量猛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