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可能逐渐削弱社会凝聚力,在不同群体之间制造分歧,影响或比恐怖袭击这类一次性事件更长远。政府和学界得加紧研究疫情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才能确保社会维持韧性,以便在疫情消退后能尽快复原。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研究所昨午针对冠病疫情举行论坛,新加坡在疫情期间展现的社会韧性,是论坛聚焦的课题之一。
担任讲者的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卓越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萨稀·贾古玛(Shashi Jayakumar)指出,学界以往在研究社会韧性时,一般只关注社会在经历恐怖袭击事件后,能否快速复原。但近日的冠病疫情显示,大规模传染病疫情也可能对社会凝聚力带来巨大冲击。
学者:须确保排外思想不渗透本地
冠病疫情在全球多地引起一股强烈的排外情绪,在西方一些国家,甚至升级为针对亚洲人的暴力攻击。尽管新加坡并未出现严重的排外情绪,我国必须确保这类思想不渗透本地。
萨稀·贾古玛解释:“大规模流行性疾病对社会的影响,不一定像恐怖袭击那么一目了然。但社会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能有多强的复原能力,仍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指出,就算疫情消退,政府仍得留意疫情是否在人们心中遗留下排外或者是种族歧视的种子。政府和学界已经逐渐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下来得更明确地朝这个目标迈进。
论坛特别通过面簿直播的方式举行,其他讲者分别是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婉婷博士、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司长李坚明副教授,以及大华银行经济师颜圣充。疫情带来的网络信息战是论坛的另一焦点。
孙婉婷指出,政府在疫情期间及时和全面地发布最新消息,是遏制假信息的最佳方法。一旦信息不完整,人类的自然反应是通过其他渠道弥补缺失的信息,造谣者也可由此趁虚而入。
预测公众反应 先打“预防针”
本月初,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ORSCON)上调至橙色级别时,网络假信息就加剧了国人的恐慌,导致全岛超市出现抢购热潮。对此,孙婉婷认为,政府得在发布消息前,全面地预测公众可能出现的反应,并事先为公众打好“预防针”,而政府相信也已注意到这一点。
她举例说:“本月中旬,坊间开始盛传政府可能把警戒级别调高至红色,卫生部及时站出来明确说明不会调高警戒级别,这就是为公众打‘预防针’的好例子。”
政府在疫情期间及时和全面地发布最新消息,是遏制假信息的最佳方法。一旦信息不完整,人类的自然反应是通过其他渠道弥补缺失的信息,造谣者也可由此趁虚而入。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婉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