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拨不开的经济迷雾

就势

论市

新加坡作为一个小而开放的经济体,贸易额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三倍,又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很难对这些外在干扰独善其身。

不论是世界两大经济体或亚洲两大经济体发生贸易战,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郭书真

queks@sph.com.sg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从口水战到正式开打,持续了一年多。迈入8月,两国的紧张关系愈演愈烈,正当两国官员在进行谈判之际,时不时搅局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出手,在8月1日突然宣布从9月1日起对余下30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额外关税。

中国当然不可能不还手。8月5日,中国宣布暂停采购美国农产品,人民币跌至11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美国正式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贸易战急剧升级,全球金融市场哀鸿遍野,股市8月魔咒再现。

一年多来,全球经济一直被中美贸易战阴影笼罩,金融市场也被两国之间反反复复的关系牵动着。虽然大家明知道这场贸易战不会在短期内解决,但是每每两国的关系看似有些许改变时,市场的风险偏好也会跟着转向、阴晴不定。

以往,每当特朗普的讲话拖累股市后的一两个交易日,市场便会找到回弹的理由。这一次的跌势有点持久。追踪47国股票的MSCI明晟全球市场指数连跌六日,创今年最长连跌期。当然这里头还夹持着香港的动荡、日本对韩国挑起的贸易争端等因素。

日韩摩擦演变或掀贸易战受关注

是的,一个美国似乎还不够,日本也来插一脚。日本政府8月2日决定将韩国从贸易“白色清单”中除名,加强了对三项原料输往韩国的管制。这些原料是制造记忆芯片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关键材料,韩国的相关产业直接受到冲击,全球科技公司的供应链也受影响。

日韩两国的摩擦会不会演变成全面贸易战,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新加坡作为一个小而开放的经济体,贸易额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三倍,又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很难对这些外在干扰独善其身。不论是世界两大经济体或亚洲两大经济体发生贸易战,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已经显现。根据预估,今年第二季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只增长0.1%,创下10年来最低季度增长,而季对季环比更是萎缩3.4%。有领先指标意义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7月份连续第三个月低于50的临界点,预示着制造业未来的表现将持续疲弱。

第二季劳动市场预估报告也显示总就业人数增长显著放缓,不包括女佣在内的总就业人数仅增加4000人,远不及上一季的1万零700人,并低于去年同期的6500人。随着技术性衰退风险加剧,雇主都在静观其变,分析师预计劳动市场会继续呈现疲态。

我国暂无必要推出振兴经济援助配套

由于经济前景不明朗,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局时隔11年后首次降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10月份的政策会议结束后,相信得采纳更宽松的立场,放慢让新元升值的步伐。然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一定就能提振经济。虽然说更便宜的新元有助增加出口的吸引力,但如果面对的是一场全球贸易战,弱势新元就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了。

坊间开始出现一些讨论——既然今年或明年将是大选年,政府会不会乘势推出振兴经济的援助配套呢?以目前的经济局势来看,个人觉得暂时没有这个必要。

首先,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是萎缩了一个季度,虽然经济师都推测第三季也会萎缩,但在看到实际数字之前,一切都只是推测。其次,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比仍在增长,只是相对平坦而已,一些领域目前的表现还算好。同样的,虽然总就业人数的增长显著放缓让人担忧,但是它毕竟还在增长。

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生病,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可能要生病了就开始灌药,这不但不会抑制发病,反而会有副作用。振兴配套就像是一帖药剂,在经济衰退时能协助企业和国人渡过难关。结构性改革或经济转型则是增强免疫力的过程,好让日后抵抗病毒的袭击。过早推出援助配套,不但没有办法发挥功效,反而可能拖缓改革或转型的步伐。

什么时候应该推出援助配套、配套规模该有多大,这些措施都必须审视经济情势后才能决定。当然,如果太迟才出手或药力不够,也会徒然无功。但大家也不必太担心,毕竟新加坡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献词就说了,如果有必要,政府将会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

毫无疑问,接下来的路不会好走。在全球经济面对贸易战威胁之际,发达国家用来推动经济的货币政策开始失灵,中央银行利用降息来应对经济衰退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日本央行推行负利率多年,始终无法推动通胀至2%的目标。欧洲央行有步日本后尘的危险。如今美国联邦储备局也踩在钢索上。当经济衰退真正来临时,这些深具影响力的央行恐怕就只能靠“直升机撒钱”的方式应对,到时可能把全球经济推入另一个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