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Grab退出共享脚踏车市场 拟转攻电动踏板车服务

Grab已决定放弃之前获颁的共享脚踏车执照,并获得陆交局的同意,今后打算专注于新推出的共享电动踏板车服务。陆交局宣布,有意提供共享个人代步工具服务的业者,可在2­月11日以前上网申请执照。

虽已获颁执照可在本地经营共享脚踏车业务,业者Grab却决定退出这个市场,打算申请新执照专注于提供共享电动踏板车服务。

陆路交通管理局昨天发文告宣布,有意在本地提供共享个人代步工具服务的业者,可从今天起上网申请执照,截止日期为2­月11日。

与此同时,有意进军共享脚踏车市场的业者也可在这期间向当局申请执照,已在去年9月获颁执照的共享脚踏车业者也能申请扩大车队。

以提供私召车服务为主的Grab是当时获得共享脚踏车“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执照的业者之一,获准试验经营1000辆脚踏车,让当局评估其经营方式及是否能符合监管要求。

不过,Grab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透露,公司此次不会申请扩大共享脚踏车车队,或是把“监管沙盒”晋升为正式的营业执照(full licence)。

Grab发言人指出,公司是在检讨了目前的营运环境及征求用户反馈后做出这个决定。“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但Grab打算把精力专注于新推出的共享电动踏板车服务,并已在去年12月获得陆交局的同意,放弃了共享脚踏车的‘监管沙盒’执照。”

该公司是在去年11月推出GrabWheels应用,试行提供共享个人代步工具服务。

陆交局受询时证实已同意Grab放弃共享脚踏车执照。它也呼吁业者在申请营业执照前,先自我评估是否有能力和决心在本地市场提供服务。

据了解,Grab放弃执照后并不能取回之前所支付的执照费。

陆交局此次只会让共享个人代步工具业者申请“监管沙盒”执照,先试验经营较小数量的车队,再根据其运作表现决定是否颁发正式的营业执照。

陆交局设定的评估标准包括业者能否有效管理用户随意停车的问题、车队的使用率,以及业者过去的运作记录,如是否曾在获颁执照前在公共场所违例营业等。

除了Grab,已在本地一些私人场所提供共享电动踏板车服务的业者Neuron Mobility、Telepod、Beam和Scootbee受询时都表示将在下来一个多月内向陆交局申请执照,但都没有透露有意申请的车队数量。

业者不得让用户带代步工具回家充电

据共享个人代步工具“监管沙盒”执照的规定,业者的车队最多不能超过500辆,比共享脚踏车“监管沙盒”执照的1000辆顶限来得低。

此外,陆交局也规定业者的共享个人代步工具型号必须符合美国的UL2272标准,而业者也不能让用户把代步工具带回家自己充电。

陆交局受询时指出,本地的一些火患与电动代步工具充电不当有关,而国外也有火患是因共享个人代步工具在住宅范围内充电所引起。

为确保使用量较高的共享个人代步工具维保得当,陆交局将限制业者为代步工具充电的运作,如只让旗下职员或合格的承包商进行充电等。

陆交局也说,共享个人代步工具充电的地点须是“适当的环境”,例如业者营业范围内的维保区,或是专用于维修或进行充电的车间。

从2016年至2018年,本地共有108起火患与电动个人代步工具有关,其中82起在住宅范围内发生。

另一方面,分别已获准在本地经营3000辆和1000辆共享脚踏的业者SG Bike和随行单车(Anywheel)受询时都表示,有意向当局申请扩大车队数量,但都没有透露具体数据。

获准在本地经营2万5000辆共享脚踏车的摩拜(Mobike),以及曾向当局要求缩减车队至1万辆脚踏车的ofo,至截稿时并未答复是否申请扩充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