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五大心理病症患者更早求医

随着人们对心理疾病的意识提高,病患从出现疑似病状到真正求助的间隔时间缩短了不少。

2016年第二次展开的新加坡心理卫生调查发现,重郁症、躁郁症、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以及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等酗酒问题这六个心理疾病当中,只有强迫症的求助间隔时间中位数拉长,从2010年的九年增至2016年的11年。

其余五个心理疾病的间隔时间都减少了。例如,躁郁症患者的求医间隔时间从九年减至四年,而酒精滥用的酗酒者更是从13年大幅减至四年。研究团队认为这个现象令人欣慰。

对于强迫症患者的求助间隔时间拉长,除了因为很多人没意识到他们某些行为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理卫生学院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研究)庄绍安教授也指出,这或许是因患者的行为不被一般社会大众接受,而对自己的病况感到尴尬。

调查也发现,强迫症患者当中,较多的年龄介于18岁至34岁,而这个现象同样出现在重郁症、躁郁症以及酒精滥用的酗酒问题上。

专家:须更关注年轻患者

专家学者因此建议推出更多针对年轻人的援助措施。

心理卫生学院院长蔡奉俊教授说:“尽管年龄较大的人还是有患病风险,但数据显示我们有必要针对年轻人做得更多,包括深入地研究要如何帮助他们辨别和意识心理疾病。”

“年轻人之间可能很随意地用‘强迫症’这个词,我们就可研究这是否导致他们更愿意讨论相关疾病,还是会混淆他们对强迫症的认识。”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建文认为,有必要在学府和工作场所等地方,建立起同学同事相互照应的文化,而南大等学府都有一些朋辈支援团体的成立。“你的朋友若对这些疾病有认识,也会鼓励你求助于辅导员,对病情会有帮助。”

对此,蔡奉俊认同学府内成立朋辈支援团体的重要,而心理卫生学院也协助学府培训学生。“照顾国人的心理健康得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不是单一机构的事,而是学府、职场、社会服务业者等所有人的责任。”

照顾国人的心理健康得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不是单一机构的事,而是学府、职场、社会服务业者等所有人的责任。——心理卫生学院院长蔡奉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