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股价过去两天大涨逾三成 赫比国际引起私有化猜测

吕爱丽 报道

oilailai@sph.com.sg

股价自今年最高点近乎腰斩的赫比国际(Hi-P International)于过去两天大涨逾三成。由于公司透露其控股股东正在考虑一项与股份有关的交易,引起市场猜测公司是否有意除牌私有化。

公司的股价于周一大涨近31%;昨天再涨3.77%,闭市报1.10元。过去两天该股交易量都接近2000万股,是平时的四倍。

由于股价异常波动,公司于周一遭新加坡交易所询问。

公司昨天回复询问时说,未有任何未经公布的消息可能造成交易异常。可是,“据公司了解,一名控股股东正在考虑一项与公司股份有关的交易,这项交易或许能、或许不能完成。”

公司也说,直至目前,未有其他方向公司提出有关股份交易的建议。

根据新交所的守则,控股股东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总发行股数的15%或以上,但不包括库存股。控股股东也实际掌控公司。

新交所的资料显示,赫比国际的执行董事长兼执行总裁姚晓东持股83.8%。

长期观察赫比国际的兴业证券中小市值主管薛泽铭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姚晓东向来参与公司运营甚深,“他是一个喜欢握有掌控权的领导人。”

由此看来,公司的控股股东所指应该就是姚晓东。

对于公司近日的股价波动,薛泽铭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除牌私有化。可是,他看不见私有化对公司的好处,“除非公司打算到其他地方挂牌。”

薛泽铭说,另一个触发点可能是姚晓东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决定自掏腰包买下。

自今年5月启动股票回购以来,公司已经进行29次回购。新交所投资者教育网站SGX My Gateway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回购了大约870万股。

股价被市场低估通常是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动机之一。

至于姚晓东会否脱售持股,薛泽铭不排除此可能性,但他说:“若要卖,为什么不趁今年初股价大好时卖?”今年3月中旬,公司的股价一度来到2.72元。

而且,姚晓东去年才从第二大股东莫仕(Molex)手中买下22%股权。

被私募股权基金看上?

另有市场人士指出,公司充沛的现金部位,可能引起私募股权基金的兴趣。

根据公司最近一次公布业绩,公司的净现金约为6350万元。

投资咨询公司United First Partners董事邓文雄受访时说,私募基金擅于进行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而通常这类收购,被收购对象的现金部位是重要考量。

邓文雄指出,过去本地不乏类似案例。例如飞讯科技(Fisher Tech)被美国私募基金Platinum Equity收购、精创工业(Innovalues)被北星(Northstar)收购以及怡得乐(Interplex)被霸菱(Baring)收购。这三家公司均已除牌。

不过,邓文雄提醒,这一切乃是市场猜测,投资者最好还是留意公司接下来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