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安:又见息魔

尽管媒体以“血洗股市”及“哀鸿遍野”等惊心动魄的词句概括上个星期的小股灾,但有不少分析师认为,这只是一个“健康的调整”,并非熊市的到来。

一般而言,股市下跌10%以上属于调整,达20%以上才算是进入熊市。道琼斯工商指数上个星期四闭市报2万3860点,与今年1月26日高峰期的2万6616点比较,下降超过10%。在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道指一天内就下跌22.6%。

分析师们认为,股市的估值已经过高,早就应该进行调整。因此,美国劳工部前个星期五公布强劲的工资增长数据,让股市有个调整的借口。他们进一步指出,在调整过后股市将继续回到上升的轨道,因此建议投资者“趁低吸购”。

然而,上个星期的股灾显示,市场对低利率的依赖程度已经成瘾,一旦利率出现快速回升的迹象,投资者就争先夺门而出,走为上着。其次,市场过于自信与自满,而金融机构基于利率及波动率还会继续处于低水平的假设,推出复杂的衍生产品,加剧股市的波动。

此外,长期超低利率与宽松货币政策吹涨了资产泡沫,也导致全球债务激增。利率正常化可能引发资产价格的重新定价,从而产生连锁反应。

因此,今天的“低价”到了明天,可能又成为高价。那些经过前几轮股灾冲击的投资者,或许都有过越买越低的惨痛经历。

不论上个星期的股市只是调整或是熊市到来的预警,投资者的信心已经动摇。接下来,股市的波动会加剧,特别是全球正迈入加息的周期。因此,现在断言股市不会进入熊市,或许为时过早。况且道指去年全年上涨25%,而香港恒生指数则上升36%,因此下跌20%也只是回吐过去一年的涨势,并非不可能。

投资者应留意市场追踪指标

每当股市暴跌时,市场都会出现许多分析,使小股民感到无所适从。尽管如此,投资者还是应该留意市场追踪的指标。

首先,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息的速度以及幅度,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联储局去年底说,今年将加息三次,市场预期每次加息是0.25个百分点。此外,它也将持续缩减资产负债表。如果加息的速度以及幅度超过预期,或是缩表的速度过快,股市将会出现另一轮的震荡。在考虑加息时,联储局紧盯通胀以及失业率。因此,这方面的数据公布,也牵动股市。

其次,美国公债市场的规模超过14万亿美元(约18.6万亿新元),公债的价格以及收益率直接冲击股市。由于市场预期联储局加息,导致10年期公债的收益率节节上升。在美国劳工部公布就业数据后,10年期公债的收益率上升至2.84%,而上个星期五更攀升至2.88%。一旦收益率突破3%的心理关口,债市以及股市可能再度出现瞬间的剧烈波动。

此外,两年期与10年期公债收益率的差距,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最近,这两个公债收益率的差距收窄。若短期利率超过长期利率,预示市场看淡未来的经济前景。

第三,上个星期的股市暴跌,再度显现金融市场的投机风险。长期的低利率及波动率孕育了多种做空波动率的衍生产品,以便从股市波动率下降中获利。然而,股市暴跌导致波动率(VIX)暴涨,重创了这些做空的金融工具。

瑞士信贷银行发行的VelocityShares反向VIX短期交易票据的价格,在上个星期一失去高达96%的价值。这个做空工具在1月11日高峰期总值高达22亿美元,但在“黑色星期一”受重创后,瑞信决定终止这个产品,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据估计,在美国市场,押注波动率的金融工具总值超过80亿美元,涉及的银行不仅一家。此外,发展迅速的挂牌基金(ETF), 总值超过4万亿美元。它们在股市波动时通过电脑程序进行更频繁的对冲,加剧了股市的波动。

这不禁让人想起2008年发生的次贷问题与垃圾债券。它们几乎拖垮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并引爆全球股灾。复杂及高风险的金融工具在市场发挥的传导效应,以及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曝险,不可小觑。

利率上升反映经济增长加速,但也提高企业与个人的借贷成本,从而影响消费与投资的情绪,总体上对股市不利。因此,在过去利率高涨时期,有人以“息魔”形容利率的冲击。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超低利率环境中,“息魔”这个字眼已销声匿迹。

不过,上个星期的股灾提醒我们,市场还是担心息魔重返市场,更害怕它惊醒酣睡的老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