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尚达曼:终身学习为高等教育注入新流动性

报读工教院进修培训课程的国人中,有10%原先已拥有大学文凭或专业文凭,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看重的是工教院实用性强的培训计划。

终身学习的意识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注入新流动性。国人在提升知识与技能时,以课程和专业决定报读大学、理工学院或工艺教育学院,而不是按文凭决定就读学府。

副总理兼社会及经济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昨天出席工艺教育局成立25周年的庆祝活动时指出,科技将继续在各领域带来更为频密的颠覆性变化,国人必须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自我提升,才能找到工作,持续改善生活质量。

这意味着我国教育制度不能只专注提供国人21岁前的教育,鼓励国人终身学习的“技能创前程”计划(SkillsFuture)将成为我国教育制度,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成分。

尚达曼在致辞中谈到这个新思维时指出:“工教院是技能创前程计划的重要支点……最根本的是,无论你毕业自哪个专业,你会随着所属领域和事业发展变化而不断学习。你可能有时会到理工学院,有时去大学,有时去工教院。这取决于你想要获取哪些技能,而非你之前的学历如何。这意味着我们的制度将拥有一种新的流动性(fluidity)。”

尚达曼指出,报读工教院进修培训课程的国人中,有10%原先已拥有大学文凭或专业文凭,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看重的是工教院实用性强的培训计划。

此外,工教院也投入科研工作中,在先进制造与工程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直接参与创新过程。例如,工教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合作,研发了一种让医生更快速去除肾结石的手术仪器。尚达曼说,各大高等学府同时进行多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这模糊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也有助于促进高等学府的流动性。

工艺教育局成立于1992年,取代了当时的工业与职业训练局(Vocational and Industrial Training Board),从最初为小学离校者提供职业培训,转型成为为中学离校者提供培训的高等学府。2005年,工教局整顿属下10个卫星学院,成立分布在蔡厝港、宏茂桥和四美的三大学院。

尚达曼指出,政府陆续制定产业转型蓝图,推动23个领域的转型,这是新加坡经济转型“极为重要”的阶段,而工教院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关键和战略性”角色,但工教院要取得成功,关键要素在于雇主与企业的支持。

“我们需要更多像北欧国家那样的文化,雇主非常认真看待培训,这不只是为了应付生意上的需求,而是对于投资提升员工感到自豪,以及与同行合作,一起为所属领域培养未来人才而培养集体自豪感。”

工教局局长兼总裁卢巧玉致辞时指出,工教院与国内外伙伴共签署130多份谅解备忘录,并同各领域达成1700个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近1万个实习岗位,与企业接轨也令教职人员获益匪浅。工教院昨天在仪式上颁发奖状给25个国内外合作伙伴,包括樟宜综合医院、三星、全国职工总会和德国教育、青年及体育部等,感谢他们的支持。工教局计划持续扩大实习计划,目标是在2020年前,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习。

出席工教局25周年庆祝活动的还包括教育部长(高等教育)王乙康、前教育部长李玉全和前内阁部长丹那巴南。